棱镜安装装置及棱镜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631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棱镜安装装置及棱镜组件,涉及桥梁施工用具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用于设置棱镜,所述空心结构中设有用于连接棱镜的连接头,所述壳体设有用于观测所述空心结构中棱镜的第一通孔;至少一个支座,所述支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支座将所述盒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棱镜安装装置,其能够防范高空落物和大风,且装置中安装棱镜的结构可拆卸重复使用。

Prism mounting device and prism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棱镜安装装置及棱镜组件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棱镜安装装置及棱镜组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施工测量中,大型桥梁、跨江河海大桥越来越多,桥梁高度更高,结构更加复杂。主塔在各种外因内因的作用下,主塔塔柱变形在未对其进行系统的观测下都是未知的,塔柱的变形量是桥梁施工中重要的数据,因此各个主塔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塔柱的变形进行监测。现有项目在主塔观测点设置棱镜用于监测主塔塔柱变形,但是存在如下缺陷:(1)高空落物和风对棱镜的影响防范不足;(2)棱镜安装随意,拆卸困难,很难再次使用,循环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棱镜安装装置,其能够防范高空落物和大风,且装置中安装棱镜的结构可拆卸重复使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棱镜安装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用于设置棱镜,所述空心结构中设有用于连接棱镜的连接头,所述壳体设有用于观测棱镜的第一通孔;至少一个支座,所述支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支座将所述壳体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为钢板制的空心方体结构,所述壳体的一面设有观测棱镜的第一通孔,其对立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支座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座包括螺杆支座、锥形螺母、紧定螺钉以及垫块,所述锥形螺母一端与所述螺杆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紧定螺钉连接,所述紧定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支座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设有壳盖,所述壳盖设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壳盖上设有连接棱镜的连接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盖边缘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将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卡接或者分离。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棱镜组件,包括:棱镜;以及,壳体,所述壳体为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中设有所述棱镜,所述空心结构中设有连接所述棱镜的连接头,所述壳体设有观测所述棱镜的第一通孔;至少一个支座,所述支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支座将所述壳体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为钢板制的空心方体结构,所述壳体的一面设有观测所述棱镜的第一通孔,其对立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支座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座包括螺杆支座、锥形螺母、紧定螺钉以及垫块,所述锥形螺母一端与所述螺杆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紧定螺钉连接,所述紧定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支座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设有壳盖,所述壳盖设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壳盖上设有连接所述棱镜的连接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盖边缘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将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卡接或者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的棱镜安装装置,其壳体为空心结构,能够防范高空落物和风,支座与壳体可拆卸连接,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棱镜可重复使用。(2)本技术中的棱镜安装装置,其壳体为钢板制的空心方体结构,取材方便,制造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棱镜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棱镜安装装置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棱镜安装装置壳体的剖视图;图中:1-壳体,11-连接头,12-第一通孔,13-壳盖,131-卡接部,14-第二通孔,2-支座,21-螺杆支座,22-锥形螺母,23-紧定螺钉,24-垫块,3-棱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棱镜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用于设置棱镜,空心结构中设有用于连接棱镜的连接头11,壳体1设有用于观测空心结构中棱镜的第一通孔12;至少一个支座2,支座2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且支座2将盒体1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棱镜安装装置,其壳体1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内部安装棱镜,能够防范高空落物和风对棱镜造成损伤,支座2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保证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棱镜可重复使用。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壳体1为钢板制的空心方体结构,取材方便,制造简单,成本低。壳体1的一面设有观测棱镜的第一通孔12,其对立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用于将壳体1与支座2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4优选为2个,以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参见图2所示,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支座2包括螺杆支座21、锥形螺母22、紧定螺钉23以及垫块24,锥形螺母22一端与螺杆支座21连接,另一端与紧定螺钉23连接,紧定螺钉23穿过第二通孔14将壳体1与支座2连接。具体地,螺杆支座21和锥形螺母22连接后,调整锥形螺母22到螺杆支座21底端至预定的距离,使用混凝土将螺杆支座21和锥形螺母22固定,紧定螺钉23穿过第二通孔14将壳体1与支座2连接,垫块24具有防松功能,安装和拆卸方便。当然,支座2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连接结构件,如挂钩等可拆卸分离的连接方式。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2和图3所示,壳体1设有壳盖13,壳盖13设于盒体1上部,壳盖13上设有连接棱镜的连接头11,壳盖2边缘设有卡接部131,卡接部131将盒盖2与壳体1卡接或者分离,便于棱镜的安装和拆卸,连接头12与棱镜可以螺纹连接,且能够调节棱镜的高度,方便调整棱镜监测主塔塔柱变形。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壳体1的钢板厚度为不小于8mm,保证壳体1具有足够的强度防范高空落物和风。壳体1和支座2均选用不锈钢材质,可以抵御海水腐蚀。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棱镜组件,包括:棱镜3;以及,壳体1,壳体1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中设有棱镜3,空心结构中设有连接棱镜3的连接头11,壳体1设有观测棱镜3的第一通孔12;至少一个支座2,支座2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且支座2将盒体1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棱镜组件,其壳体1为空心结构,棱镜3安装于壳体1空心结构内部,壳体1能够防范高空落物和风对棱镜3造成损伤,支座2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保证壳体1棱镜3可重复使用。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壳体1为钢板制的空心方体结构,取材方便,制造简单,成本低。壳体1的一面设有观测棱镜的第一通孔12,其对立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用于将壳体1与支座2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4优选为2个,以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参见图2所示,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支座2包括螺杆支座21、锥形螺母22、紧定螺钉23以及垫块24,锥形螺母22一端与螺杆支座21连接,另一端与紧定螺钉23连接,紧定螺钉23穿过第二通孔14将壳体1与支座2连接。具体地,螺杆支座21和锥形螺母22连接后,调整锥形螺母22到螺杆支座21底端至预定的距离,使用混凝土将螺杆支座21和锥形螺母22固定,紧定螺钉23穿过第二通孔14将壳体1与支座2连接,垫块24具有防松功能,安装和拆卸方便。当然,支座2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连接结构件,如挂钩等可拆卸分离的连接方式。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2和图3所示,壳体1设有壳盖13,壳盖13设于盒体1上部,壳盖13上设有连接棱镜的连接头11,壳盖2边缘设有卡接部131,卡接部131将盒盖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棱镜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用于设置棱镜,所述空心结构中设有用于连接棱镜的连接头(11),所述壳体(1)设有用于观测棱镜的第一通孔(12);至少一个支座(2),所述支座(2)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支座(2)将所述壳体(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棱镜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用于设置棱镜,所述空心结构中设有用于连接棱镜的连接头(11),所述壳体(1)设有用于观测棱镜的第一通孔(12);至少一个支座(2),所述支座(2)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支座(2)将所述壳体(1)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钢板制的空心方体结构,所述壳体(1)的一面设有观测棱镜的第一通孔(12),其对立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4),所述第二通孔(14)用于将所述壳体(1)与所述支座(2)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棱镜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包括螺杆支座(21)、锥形螺母(22)、紧定螺钉(23)以及垫块(24),所述锥形螺母(22)一端与所述螺杆支座(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紧定螺钉(23)连接,所述紧定螺钉(2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4)将所述壳体(1)与所述支座(2)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壳盖(13),所述壳盖(13)设于所述壳体(1)上部,所述壳盖(13)上设有连接棱镜的连接头(1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棱镜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13)边缘设有卡接部(131),所述卡接部(131)将所述壳盖(13)与所述壳体(1)卡接或者分离。6.一种棱镜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仁刘晓明朱建阳孙光周景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