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装置及聚能圈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468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装置和应用在该燃烧装置上的聚能圈,该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和富氧提供组件,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部,在所述燃烧部的径向外侧设置有聚能圈,所述聚能圈包括用于集聚燃烧能量的聚能部、用于支撑的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聚能部和支撑部之间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同时与所述燃烧部和富氧提供组件连通,所述富氧提供组件能够提供利于燃烧的富氧气体。该燃烧装置通过富氧提供组件提供富氧气体,富氧气体通过设置在连通部上的第一空腔传递给燃烧部,为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使燃烧更充分,从而实现了提高热效率、提高燃烧温度、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装置及聚能圈
本技术涉及燃烧装置
,特别是一种燃烧装置及聚能圈。
技术介绍
燃气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然而灶具目前普遍存在着由于排出的烟气中携带的固体未燃尽,造成的热效率不高,有害气体CO超标以及氮氧化物的生成。目前,大都致力于在环保节能的角度上提高热效率,排烟黑度降低,燃烧分解和形成的可燃有害气体充分燃烧,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装置和应用在该燃烧装置上的聚能圈,该燃烧装置通过富氧提供组件为燃烧提供富氧气体,使燃烧更充分,从而实现了提高热效率、提高燃烧温度、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有益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和富氧提供组件,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部,在所述燃烧部的径向外侧设置有聚能圈,所述聚能圈包括用于集聚燃烧能量的聚能部、用于支撑的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聚能部和支撑部之间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同时与所述燃烧部和富氧提供组件连通,所述富氧提供组件能够提供利于燃烧的富氧气体。优选地,所述连通部构造为环形,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内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区域连通。优选地,所述通孔构造为长形孔,在所述连通部的周向上延伸。优选地,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通孔在所述连通部的周向上均匀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富氧提供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下端,所述富氧提供组件的富氧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空腔。优选地,所述富氧提供组件包括富氧腔,在所述富氧腔内设置有富氧膜,所述富氧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气体入口和所述富氧气体出口,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连接到所述富氧气体出口上或者经所述富氧气体出口伸入所述富氧腔内。优选地,所述支撑腿的下端伸入所述富氧腔内3-7mm;和/或,所述富氧气体出口构造为圆弧状,所述支撑腿的横截面构造为与所述富氧气体出口对应的圆弧状。优选地,所述富氧提供组件还包括气流产生装置,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富氧腔的气体入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富氧提供组件还包括空气腔,所述空气腔和富氧腔形成在同一个盒体内,所述富氧膜设置在所述富氧腔内靠近所述空气腔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燃烧装置为燃气灶,包括面板和底壳,所述富氧提供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上。优选地,所述支撑腿的高度大于500mm且不大于800mm,所述支撑腿内的第二空腔形成烟囱效应,所述富氧提供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腿的下端或者靠近下端的位置。另一方面,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上述的燃烧装置中的聚能圈,包括聚能部、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聚能部和支撑部之间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能够与所述燃烧装置的燃烧部和富氧提供组件连通。优选地,所述连通部构造为环形,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内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区域连通。优选地,所述通孔构造为长形孔,在所述连通部的周向上延伸。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燃烧装置和应用在该燃烧装置上的聚能圈,该燃烧装置通过富氧提供组件提供富氧气体,富氧气体通过设置在连通部上的第一空腔传递给燃烧部,为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使燃烧更充分,从而实现了提高热效率、提高燃烧温度、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示出本技术提供的燃烧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示出本技术提供的富氧提供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3示出本技术提供的富氧提供组件的富氧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技术提供的聚能圈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技术提供的燃烧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6示出本技术提供的聚能圈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本技术提供的聚能圈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本技术提供的聚能圈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9示出本技术提供的又一实施例的燃烧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燃气灶;11、燃烧器;111、燃烧部;1111、出火孔;12、富氧提供组件;121、富氧腔;1211、富氧膜;1212、气体入口;1213、富氧气体出口;122、空气腔;123、气流产生装置;13、聚能圈;131、聚能部;1311、第三空腔;1312、第一通孔;132、支撑部;1321、第二空腔;1322、支撑腿;133、连通部;1331、第一空腔;1332、通气孔;14、面板;15、底壳;16、锅架;161、锅支撑部;162、锅架支撑部;17、盛液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烧装置和一种聚能圈13,如图1所示,包括燃烧器11和富氧提供组件12,所述燃烧器11包括燃烧部111,在所述燃烧部111的径向外侧设置有聚能圈13,在聚能圈13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同时与所述燃烧部111和富氧提供组件12连通,所述富氧提供组件12能够提供利于燃烧的富氧气体,通过富氧提供组件12提供的富氧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普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要高,富氧气体更有利于助燃,优选燃烧装置为燃气灶1,通过富氧提供组件12为燃气灶1的燃烧器11提供有利于燃烧的富氧气体,可有效保证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灶1的热效率,同时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降低燃气灶1烟气中CO及NOX含量,从而实现了提高热效率、提高燃烧温度、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的有益效果。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4所示,所述聚能圈13包括位于所述燃烧部111附近的聚能部131及对所述聚能部131进行支撑的支撑部132,所述聚能部131内设置有第三空腔1311,所述第三空腔1311同时与所述燃烧部111和富氧提供组件12连通,所述富氧提供组件12能够提供利于燃烧的富氧气体,通过富氧提供组件12提供的富氧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普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要高,富氧气体更有利于助燃,优选上述燃烧装置为燃气灶1,通过富氧提供组件12为燃气灶1的燃烧器11提供有利于燃烧的富氧气体,可有效保证燃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灶1的热效率,同时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降低燃气灶1烟气中CO及NOX含量,从而实现了提高热效率、提高燃烧温度、降低有害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和富氧提供组件,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部,在所述燃烧部的径向外侧设置有聚能圈,所述聚能圈包括用于集聚燃烧能量的聚能部、用于支撑的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聚能部和支撑部之间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同时与所述燃烧部和富氧提供组件连通,所述富氧提供组件能够提供利于燃烧的富氧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和富氧提供组件,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部,在所述燃烧部的径向外侧设置有聚能圈,所述聚能圈包括用于集聚燃烧能量的聚能部、用于支撑的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聚能部和支撑部之间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同时与所述燃烧部和富氧提供组件连通,所述富氧提供组件能够提供利于燃烧的富氧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构造为环形,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内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区域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构造为长形孔,在所述连通部的周向上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通孔在所述连通部的周向上均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富氧提供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下端,所述富氧提供组件的富氧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空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氧提供组件包括富氧腔,在所述富氧腔内设置有富氧膜,所述富氧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气体入口和所述富氧气体出口,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连接到所述富氧气体出口上或者经所述富氧气体出口伸入所述富氧腔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娅丽丁泺火林玉绵刘小平李忠堂叶伟林刘书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