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仓圆捆机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仓圆捆机控制系统。所述的液压系统分别控制换向阀Ⅰ、换向阀Ⅱ、换向阀Ⅲ、换向阀Ⅳ、换向阀Ⅴ、换向阀Ⅵ、换向阀Ⅶ与换向阀Ⅷ,所述的换向阀Ⅰ控制前仓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Ⅱ控制换向机构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Ⅲ控制换向机构二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Ⅳ控制后仓油缸与网刀复位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Ⅴ控制底板,所述的换向阀Ⅵ控制九把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Ⅶ控制八把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Ⅷ控制捡拾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合双仓圆捆机使用时,能够节省缠网打捆、吐包的时间,使工作效率提高。
Control system of double bund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仓圆捆机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仓圆捆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收获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后遗留大量秸秆,多数地区采用焚烧的方式,严重浪费了资源,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圆捆打捆机是一种常用的牧草或秸秆收获机械,主要用于将散乱状干草压缩紧密,并用绳索打成圆捆。现有的圆捆打捆机为单仓打捆机,圆捆打捆机在缠网打捆和吐包时,需要将打捆机停下来,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仓圆捆机控制系统,配合双仓圆捆机使用时,能够节省缠网打捆、吐包的时间,使工作效率提高。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仓圆捆机控制系统,主机PLC控制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控制切刀、换向机构、后仓、前仓、捡拾机构与网刀,所述的主机PLC接收触摸屏的控制信号,主控箱接收远程控制器发出的信号,所述的主控箱由拖拉机电源供电,所述的主控箱同时控制分控箱一、分控箱二与分控箱三,所述的分控箱一控制电磁阀、分控箱二控制电机、电磁离合、油泵、分控箱三接受尾门传感器、底门传感器、密度传感器信号,所述的液压系统分别控制换向阀Ⅰ、换向阀Ⅱ、换向阀Ⅲ、换向阀Ⅳ、换向阀Ⅴ、换向阀Ⅵ、换向阀Ⅶ与换向阀Ⅷ,所述的换向阀Ⅰ控制前仓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Ⅱ控制换向机构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Ⅲ控制换向机构二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Ⅳ控制后仓油缸与网刀复位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Ⅴ控制底板,所述的换向阀Ⅵ控制九把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Ⅶ控制八把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Ⅷ控制捡拾油缸。所述的双仓圆捆机控制系统,其特征是:PLC电源的1号端连接COM端、远程模块电源DX的1号端与电源-24V,所述的PLC电源的2号端连接远程模块电源DX的2号端与电源+24V的一端,所述的电源+24V的另一端连接S/S端,电磁阀1YA的C5端、电磁阀2YA的C4端、电磁阀3YA的C3端、电磁阀4YA的C2端、电磁阀5YA的C1端、电磁阀6YA的C0端、电磁阀7YA的C5端、电磁阀8YA的C4端、电磁阀9YA的C3端、电磁阀10YA的C2端、电磁阀11YA的C1端、电磁阀12YA的C0端、电磁阀13YA的C5端、电磁阀14YA的C4端、电磁阀15YA的C3端、电磁阀16YA的C2端、电磁阀17YA的C1端、电磁阀18YA的C0端、电磁离合的C5端、网刀的C4端、报警的C3端、油泵的C2端、网刀升电磁阀的C1端与网刀降电磁阀的C0端均连接电源+12V。有益效果:1.本技术配合双仓圆捆机使用,可控制双仓圆捆机的各个部件。2.本技术经试验,运行稳定,故障率小。3.本技术的PLC配合双仓圆捆机使用,可增加工作效率,减少人工。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控制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主控箱与分控箱的关系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换向阀控制关系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PLC控制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双仓圆捆机控制系统,其特征是:主机PLC控制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控制切刀、换向机构、后仓、前仓、捡拾机构与网刀,所述的主机PLC接收触摸屏的控制信号,主控箱接收远程控制器发出的信号,图1;所述的主控箱由拖拉机电源供电,所述的主控箱同时控制分控箱一、分控箱二与分控箱三,所述的分控箱一控制电磁阀、分控箱二控制电机、电磁离合、油泵、分控箱三接受尾门传感器、底门传感器、密度传感器信号,图2;所述的液压系统分别控制换向阀Ⅰ、换向阀Ⅱ、换向阀Ⅲ、换向阀Ⅳ、换向阀Ⅴ、换向阀Ⅵ、换向阀Ⅶ与换向阀Ⅷ,所述的换向阀Ⅰ控制前仓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Ⅱ控制换向机构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Ⅲ控制换向机构二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Ⅳ控制后仓油缸与网刀复位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Ⅴ控制底板,所述的换向阀Ⅵ控制九把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Ⅶ控制八把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Ⅷ控制捡拾油缸。所述的双仓圆捆机控制系统,PLC电源的1号端连接COM端、远程模块电源DX的1号端与电源-24V,所述的PLC电源的2号端连接远程模块电源DX的2号端与电源+24V的一端,所述的电源+24V的另一端连接S/S端,电磁阀1YA的C5端、电磁阀2YA的C4端、电磁阀3YA的C3端、电磁阀4YA的C2端、电磁阀5YA的C1端、电磁阀6YA的C0端、电磁阀7YA的C5端、电磁阀8YA的C4端、电磁阀9YA的C3端、电磁阀10YA的C2端、电磁阀11YA的C1端、电磁阀12YA的C0端、电磁阀13YA的C5端、电磁阀14YA的C4端、电磁阀15YA的C3端、电磁阀16YA的C2端、电磁阀17YA的C1端、电磁阀18YA的C0端、电磁离合的C5端、网刀的C4端、报警的C3端、油泵的C2端、网刀升电磁阀的C1端与网刀降电磁阀的C0端均连接电源+12V。所有的S/S端不用区分S/S为plc+24v端子,都是一样的。工作流程:首选plc对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进行自检分析,在确定机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可正常进行工作程序。第一步:人机交流控制器将工作指令下达主控箱,主控箱综合远程控制命令并实时自检。第二步:分控箱3接受相应传感器信号:断后仓草捆是否集满,集满后主控箱控制分控箱1实现草条换向至前小仓。第三步:主控箱控制分控箱2实现缠网、切网。第四步:主控箱控制分控箱1进行开仓吐包、关仓,然后进行草条换向至后仓,并且前仓吐包至后仓。第五步:主控箱继续进行打包循环。要想机器正常运转,首先换向机构换向后仓,让草料进入后仓。后仓料满,换向机构换向前仓,草料进入前仓,同时后仓进行缠网、切网、吐包。后仓完成吐包并关闭后,换向机构换向后仓,草料进入后仓,同时前仓打开预存的小草包仍入后仓,前仓关闭继续进行打捆循环。功能与故障自检,无故障的情况下进入下一打捆循环。该控制机构依靠工业控制电脑(PLC)为核心,搭配彩色人机交流触摸屏,与液压系统相配合,实现全程打捆高度自动化。不仅效率高而且操作简单。工作过程中,首先plc对NPN常开渐进传感器采回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控制各路液压输出阀实现相应的动作。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仓圆捆机控制系统,其特征是:主机PLC控制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控制切刀、换向机构、后仓、前仓、捡拾机构与网刀,所述的主机PLC接收触摸屏的控制信号,主控箱接收远程控制器发出的信号,所述的主控箱由拖拉机电源供电,所述的主控箱同时控制分控箱一、分控箱二与分控箱三,所述的分控箱一控制电磁阀、分控箱二控制电机、电磁离合、油泵、分控箱三接受尾门传感器、底门传感器、密度传感器信号,所述的液压系统分别控制换向阀Ⅰ、换向阀Ⅱ、换向阀Ⅲ、换向阀Ⅳ、换向阀Ⅴ、换向阀Ⅵ、换向阀Ⅶ与换向阀Ⅷ,所述的换向阀Ⅰ控制前仓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Ⅱ控制换向机构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Ⅲ控制换向机构二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Ⅳ控制后仓油缸与网刀复位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Ⅴ控制底板,所述的换向阀Ⅵ控制九把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Ⅶ控制八把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Ⅷ控制捡拾油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仓圆捆机控制系统,其特征是:主机PLC控制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控制切刀、换向机构、后仓、前仓、捡拾机构与网刀,所述的主机PLC接收触摸屏的控制信号,主控箱接收远程控制器发出的信号,所述的主控箱由拖拉机电源供电,所述的主控箱同时控制分控箱一、分控箱二与分控箱三,所述的分控箱一控制电磁阀、分控箱二控制电机、电磁离合、油泵、分控箱三接受尾门传感器、底门传感器、密度传感器信号,所述的液压系统分别控制换向阀Ⅰ、换向阀Ⅱ、换向阀Ⅲ、换向阀Ⅳ、换向阀Ⅴ、换向阀Ⅵ、换向阀Ⅶ与换向阀Ⅷ,所述的换向阀Ⅰ控制前仓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Ⅱ控制换向机构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Ⅲ控制换向机构二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Ⅳ控制后仓油缸与网刀复位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Ⅴ控制底板,所述的换向阀Ⅵ控制九把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Ⅶ控制八把刀油缸,所述的换向阀Ⅷ控制捡拾油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彭君峰,沈亮,卜凡余,李景岩,宋秋梅,高作祥,曹世宇,李俊,于洋,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德沃长恒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