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045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7:07
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喷管模型,对喷管模型划分网格;确定燃烧气体参数;步骤二、预设喷管内流场的初始条件和喷管的边界条件;步骤三、对离散后的完全NS方程组进行定常计算,获得流场密度分布值、流场压力分布值和流场温度分布值;步骤四、将喷管壁面压力分布值与试验测试获得的喷管壁面压力分布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当比较结果大于预设值时,转入步骤五,否则转入步骤六;步骤五、调整燃烧气体参数,然后转入步骤二;步骤六、将喷管的实际压力作为喷管的出口压力,对离散后的完全NS方程组进行非定常计算,获得喷管壁面实际压力分布值即可对喷管的侧向载荷进行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属于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推进

技术介绍
随着航天推进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火箭发动机愈来愈多采用大面积喷管以获得高推进效率和大比冲来提高整个火箭工作性能。然而,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工作环境会跨越很宽的高度范围,为了在整个飞行过程中获得可接受的性能,喷管都是按中间环境压力设计的,而大部分情况下,大面积比喷管工作在非设计条件下,当背压高于设计值一定程度时,喷管会处于严重的过膨胀状态,由于过膨胀状态而引发的喷管内复杂激波演化过程会形成多种形式的流动分离现象,由此可能带来严重的侧向载荷问题,从而导致喷管的结构破坏。美国的J-2发动机、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俄罗斯的RD-0120发动机、欧洲的火神发动机和日本的LE-7A等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均遇到了比较严重的喷管侧向载荷问题。近几十年来国外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实验及数值研究工作以解释喷管过膨胀状态下侧向载荷产生的物理机制及相关因素对侧向载荷幅值的影响,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然而,由于喷管侧向载荷产生的物理机制十分复杂,对很多因素也十分敏感,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喷管模型,对喷管模型划分网格;确定燃烧气体参数;步骤二、预设喷管内流场的初始条件和喷管的边界条件;步骤三、采用Roe格式对喷管内流场的完全NS方程组进行离散;然后对离散后的完全NS方程组进行定常计算,获得流场密度分布值、流场压力分布值和流场温度分布值;所述流场压力分布值包括喷管壁面压力分布值;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述的喷管壁面压力分布值与试验测试获得的喷管壁面压力分布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当比较结果大于预设值时,转入步骤五,否则转入步骤六;步骤五、调整燃烧气体参数,然后转入步骤二;步骤六、将喷管的实际压力作为喷管的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喷管模型,对喷管模型划分网格;确定燃烧气体参数;步骤二、预设喷管内流场的初始条件和喷管的边界条件;步骤三、采用Roe格式对喷管内流场的完全NS方程组进行离散;然后对离散后的完全NS方程组进行定常计算,获得流场密度分布值、流场压力分布值和流场温度分布值;所述流场压力分布值包括喷管壁面压力分布值;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述的喷管壁面压力分布值与试验测试获得的喷管壁面压力分布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当比较结果大于预设值时,转入步骤五,否则转入步骤六;步骤五、调整燃烧气体参数,然后转入步骤二;步骤六、将喷管的实际压力作为喷管的出口压力,将步骤三中所述的流场密度分布值、流场压力分布值和流场温度分布值作为喷管内流场的初值,对离散后的完全NS方程组进行非定常计算,获得喷管壁面实际压力分布值即可对喷管的侧向载荷进行预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采用结构网格对喷管模型进行网格划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比确定步骤一中所述的燃烧气体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NS方程组的湍流模型使用一方程SA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时间推进采用LU-SGS方法,对离散后的完全NS方程组进行定常或非定常计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气体参数包括比热比、分子量。7.一种大面积比喷管侧向载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划分模块、参数设定模块、第一流场计算模块、结果判断模块、第二流场计算模块;所述网格划分模块用于建立喷管模型,然后对喷管模型划分网格,并将网格发送给所述第一流场计算模块和第二流场计算模块;所述参数设定模块用于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俊武杨云军刘周龚安龙周伟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