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外骨骼运动模态切换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到外骨骼运动控制领域,特指一种下肢外骨骼运动模态切换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下肢外骨骼在助力运动控制时需要符合人体运动意图和运动模态,完备的外骨骼控制策略往往是能适应较多运动模态的。人体下肢运动主要分为支撑期和摆动期两种模式,膝关节运动分屈曲运动和伸展运动两种模式,这四种模式组成了更多的下肢运动模态。在日常生活中下肢活动主要有蹲起、水平行走、上下坡和上下楼梯四种,每一种活动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模态的细分程度对应着外骨骼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往往细分程度越高整体性能越佳。但模态种类的增加使得模态间的切换判断变得复杂。良好的切换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多模态运动控制的快速自如切换,进一步提高外骨骼的自动控制能力。现有外骨骼主要依靠“意图检测——运动控制”的方法实现外骨骼机器人主动助力运动控制。该控制方法的前提是首先确定划分运动模态种类;进而通过传感器数据进行运动意图检测,识别当前运动模态;最后根据不同的运动模态设计不同的控制器,应用不同的控制方法,达到多模态运动控制的目的。其中运动意图检测主要是依靠多源外围传感器数据融合。对于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外骨骼运动模态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S1:建立二维图表;在二维图表中表格最左侧一列为初始模态,最上侧一行为目标模态,表格中“√”表示从初始模态到目标模态的有效切换;“〇”表示模态保持不变;表格中的空白表示从初始模态到目标模态不可进行切换;S2:基于步骤S1的二维图表进行运动模态控制切换;初始位置始终在图表中的“〇”上,定义模态的切换方向可以向左或向右进行,但向左或向右切换的落脚点必须是有效切换“√”处;模态进行左或右的切换后,进行向上或向下操作,使得终点位置必须落回到图表当前列的模态维持“〇”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外骨骼运动模态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S1:建立二维图表;在二维图表中表格最左侧一列为初始模态,最上侧一行为目标模态,表格中“√”表示从初始模态到目标模态的有效切换;“〇”表示模态保持不变;表格中的空白表示从初始模态到目标模态不可进行切换;S2:基于步骤S1的二维图表进行运动模态控制切换;初始位置始终在图表中的“〇”上,定义模态的切换方向可以向左或向右进行,但向左或向右切换的落脚点必须是有效切换“√”处;模态进行左或右的切换后,进行向上或向下操作,使得终点位置必须落回到图表当前列的模态维持“〇”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外骨骼运动模态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操作过程为从状态1“〇”出发,经过直角操作,到状态2“〇”终止,完成由状态1到状态2的模态切换,且状态2可以作为下一模态切换操作的初始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肢外骨骼运动模态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建立该二维图表的步骤包括:S101、设运动模态个数为n,建立(n+1)*(n+1)表格;S102、从图表第一列第二行开始,按列方向将所有运动模态进行列写,顺序随意,该列作为模态切换的初始模态;S103、从图标第一行第二列开始,按行方向将所有运动模态再次列写,顺序随意,但一般和步骤1中模态列写顺序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郎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健行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