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85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罐,它包括外桶体,在所述外桶体上部设有上桶体,在所述上桶体上设有加高环,在所述加高环上设有盖子,在所述外桶体内设有内桶体,在所述外桶体内侧壁和内桶体外侧壁之间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下端连接至外桶体底面,所述隔离板将外桶体和内桶体之间分成四个池,分别为好氧池Ⅰ、好氧池Ⅱ、沉淀池和缺氧池,在好氧池Ⅰ上方的外桶体和内桶体之间设有进水管,在所述进水管相对的外桶体侧壁上设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生物填料与水网格分离,不易堵塞,采用微型风机供氧,能耗低,无渗漏,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罐。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一般采用回转式或罗茨风机供氧,水泵提升,机电设备较多,处理日处理量在0-3m3/d的生活污水时能耗大、投资高;生物填料随水流动,需采用网格进行生物填料与水分离,结构相对复杂、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生物填料与水网格分离,不易堵塞,采用微型风机供氧,能耗低,无渗漏,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的微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罐。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微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罐,它包括外桶体,在所述外桶体上部设有上桶体,在所述上桶体上设有加高环,在所述加高环上设有盖子,在所述外桶体内设有内桶体,在所述外桶体内侧壁和内桶体外侧壁之间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下端连接至外桶体底面,所述隔离板将外桶体和内桶体之间分成四个池,分别为好氧池Ⅰ、好氧池Ⅱ、沉淀池和缺氧池,在好氧池Ⅰ上方的外桶体和内桶体之间设有进水管,在所述进水管相对的外桶体侧壁上设有出水管,在所述内桶体底部设有粪渣提升器,所述粪渣提升器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桶体(1),在所述外桶体(1)上部设有上桶体(2),在所述上桶体(2)上设有加高环(3),在所述加高环(3)上设有盖子(4),在所述外桶体(1)内设有内桶体(5),在所述外桶体(1)内侧壁和内桶体(5)外侧壁之间设有隔离板(6),所述隔离板(6)下端连接至外桶体(1)底面,所述隔离板(6)将外桶体(1)和内桶体(5)之间分成四个池,分别为好氧池Ⅰ(7)、好氧池Ⅱ(8)、沉淀池(9)和缺氧池(10),在好氧池Ⅰ(7)上方的外桶体(1)和内桶体(5)之间设有进水管(11),在所述进水管(11)相对的外桶体(1)侧壁上设有出水管(12),在所述内桶体...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桶体(1),在所述外桶体(1)上部设有上桶体(2),在所述上桶体(2)上设有加高环(3),在所述加高环(3)上设有盖子(4),在所述外桶体(1)内设有内桶体(5),在所述外桶体(1)内侧壁和内桶体(5)外侧壁之间设有隔离板(6),所述隔离板(6)下端连接至外桶体(1)底面,所述隔离板(6)将外桶体(1)和内桶体(5)之间分成四个池,分别为好氧池Ⅰ(7)、好氧池Ⅱ(8)、沉淀池(9)和缺氧池(10),在好氧池Ⅰ(7)上方的外桶体(1)和内桶体(5)之间设有进水管(11),在所述进水管(11)相对的外桶体(1)侧壁上设有出水管(12),在所述内桶体(5)底部设有粪渣提升器(13),所述粪渣提升器(13)包括沉渣箱(14)和隔板(15),在所述隔板(15)下部设有过水孔(16),在所述沉渣箱(14)底部设有泄水孔(17),所述隔板(15)将内桶体(5)分为化粪池Ⅰ(18)和化粪池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启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