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缆绳安全防护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76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缆绳安全防护锁,包括引曳机,所述引曳机的两端安装有引曳轮,且引曳轮的两端通过轴销与焊接片相固定,所述引曳机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且引曳机与驱动电机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之间安装有固定轴管,所述固定轴管的一端设置有缆绳卡锁,所述引曳机的一端通过钢缆绳穿过槽口与缆绳卡锁相连接,所述缆绳卡锁的一端设置有锁紧件,且锁紧件的一端安装有回卷机构,所述固定轴管的外侧包裹有防滑轴套,所述钢缆绳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缆绳卡锁,可以在电梯发生坠落的情况下将缆绳卡死,防止轿厢急速降落引发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缆绳安全防护锁
本技术涉及电梯防护
,具体为一种电梯缆绳安全防护锁。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目前的电梯缆绳在电梯遇到紧急故障下落时,无法提供安全防护锁死功能,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电梯缆绳安全防护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缆绳安全防护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梯缆绳在电梯遇到紧急故障下落时,无法提供安全防护锁死功能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缆绳安全防护锁,包括引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曳机的两端安装有引曳轮,且引曳轮的两端通过轴销与焊接片相固定,所述引曳机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且引曳机与驱动电机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之间安装有固定轴管,所述固定轴管的一端设置有缆绳卡锁,且缆绳卡锁表面设置有槽口,所述引曳机的一端通过钢缆绳穿过槽口与缆绳卡锁相连接,所述缆绳卡锁的一端设置有锁紧件,且锁紧件的一端安装有回卷机构,所述固定轴管的外侧包裹有防滑轴套,所述钢缆绳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卡块。优选的,所述引曳机的另一端通过钢缆绳与驱动电机连接。优选的,所述回卷机构通过锁紧件与钢缆绳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的一端通过弹性组件与第二卡块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钢缆绳的一端安装有拉力缓冲块。优选的,所述钢缆绳的另一端通过夹持件与缆绳卡锁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固定轴管的一端设置有缆绳卡锁,缆绳卡锁表面设置有槽口,引曳机的一端通过钢缆绳穿过槽口与缆绳卡锁相连接,当电梯轿厢发生坠落现象时,由于缆绳卡锁的一端设置有锁紧件,锁紧件的一端安装有回卷机构,回卷机构通过锁紧件与钢缆绳相连接,回卷机构能够配合引曳机对钢缆绳进行回卷,同时利用锁紧件将钢缆绳卡死,防止其继续滑落;(2)钢缆绳的一端安装有拉力缓冲块,钢缆绳的另一端通过夹持件与缆绳卡锁固定,通过设置有拉力缓冲块,可以在电梯急速坠落时提供拉力缓冲作用,夹持件能够将缆绳卡锁卡死,有效防止钢缆绳继续穿过槽口向下滑落,起到良好的安全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拉力缓冲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架;2、引曳机;3、驱动电机;4、钢缆绳;5、支撑底座;6、焊接片;7、引曳轮;8、回卷机构;9、防滑轴套;10、槽口;11、固定轴管;12、锁紧件;13、缆绳卡锁;14、弹性组件;15、第二卡块;16、第一卡块;17、夹持件;18、拉力缓冲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梯缆绳安全防护锁,包括引曳机2,引曳机2的两端安装有引曳轮7,且引曳轮7的两端通过轴销与焊接片6相固定,引曳机2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3,且引曳机2与驱动电机3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底座5,支撑底座5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1,且固定架1之间安装有固定轴管11,固定轴管11的一端设置有缆绳卡锁13,且缆绳卡锁13表面设置有槽口10,引曳机2的一端通过钢缆绳4穿过槽口10与缆绳卡锁13相连接,缆绳卡锁13的一端设置有锁紧件12,且锁紧件12的一端安装有回卷机构8,固定轴管11的外侧包裹有防滑轴套9,钢缆绳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卡块16。进一步,引曳机2的另一端通过钢缆绳4与驱动电机3连接,通过驱动电机3带动引曳机2对钢缆绳4进行收卷。进一步,回卷机构8通过锁紧件12与钢缆绳4相连接,利用锁紧件12将钢缆绳4卡死,防止其继续滑落,回卷机构8能够配合引曳机2对钢缆绳4进行回卷。进一步,第一卡块16的一端通过弹性组件14与第二卡块15相连接。进一步,钢缆绳4的一端安装有拉力缓冲块18,通过设置有拉力缓冲块18,可以在电梯急速坠落时提供拉力缓冲作用。进一步,钢缆绳4的另一端通过夹持件17与缆绳卡锁13固定,夹持件17能够将缆绳卡锁13卡死,有效防止钢缆绳4继续穿过槽口10向下滑落,起到良好的安全防护效果。工作原理:使用时,引曳机2的两端安装有引曳轮7,引曳轮7的两端通过轴销与焊接片6相固定,引曳机2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3,引曳机2的另一端通过钢缆绳4与驱动电机3连接,通过驱动电机3带动引曳机2对钢缆绳4进行收卷,固定轴管11的一端设置有缆绳卡锁13,且缆绳卡锁13表面设置有槽口10,引曳机2的一端通过钢缆绳4穿过槽口10与缆绳卡锁13相连接,当电梯轿厢发生坠落现象时,由于缆绳卡锁13的一端设置有锁紧件12,锁紧件12的一端安装有回卷机构8,回卷机构8通过锁紧件12与钢缆绳4相连接,回卷机构8能够配合引曳机2对钢缆绳4进行回卷,同时利用锁紧件12将钢缆绳4卡死,防止其继续滑落,钢缆绳4的一端安装有拉力缓冲块18,通过设置有拉力缓冲块18,可以在电梯急速坠落时提供拉力缓冲作用,钢缆绳4的另一端通过夹持件17与缆绳卡锁13固定,夹持件17能够将缆绳卡锁13卡死,有效防止钢缆绳4继续穿过槽口10向下滑落,起到良好的安全防护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缆绳卡锁13,可以在电梯发生坠落的情况下将钢缆绳4卡死,防止轿厢急速降落引发危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缆绳安全防护锁,包括引曳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曳机(2)的两端安装有引曳轮(7),且引曳轮(7)的两端通过轴销与焊接片(6)相固定,所述引曳机(2)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3),且引曳机(2)与驱动电机(3)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底座(5),所述支撑底座(5)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1),且固定架(1)之间安装有固定轴管(11),所述固定轴管(11)的一端设置有缆绳卡锁(13),且缆绳卡锁(13)表面设置有槽口(10),所述引曳机(2)的一端通过钢缆绳(4)穿过槽口(10)与缆绳卡锁(13)相连接,所述缆绳卡锁(13)的一端设置有锁紧件(12),且锁紧件(12)的一端安装有回卷机构(8),所述固定轴管(11)的外侧包裹有防滑轴套(9),所述钢缆绳(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卡块(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缆绳安全防护锁,包括引曳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曳机(2)的两端安装有引曳轮(7),且引曳轮(7)的两端通过轴销与焊接片(6)相固定,所述引曳机(2)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3),且引曳机(2)与驱动电机(3)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底座(5),所述支撑底座(5)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1),且固定架(1)之间安装有固定轴管(11),所述固定轴管(11)的一端设置有缆绳卡锁(13),且缆绳卡锁(13)表面设置有槽口(10),所述引曳机(2)的一端通过钢缆绳(4)穿过槽口(10)与缆绳卡锁(13)相连接,所述缆绳卡锁(13)的一端设置有锁紧件(12),且锁紧件(12)的一端安装有回卷机构(8),所述固定轴管(11)的外侧包裹有防滑轴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华闵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