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军燕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分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559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分药装置,包括粗分系统、细分系统和基座,所述的基座设有2个水平的台面,所述的粗分系统位于上台面上,所述的细分系统位于下台面上,所述的粗分系统包括可倾斜拱起的底板和可闭锁、打开的活动门,细分系统包括处理器、称重传感器、容器、漏斗。本新型提供了既准确又快速的中药分药的技术方案,操作中,只需要拉动第一杆以及简单的调配,即可实现精准的分药,减轻了药剂师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A device for sepa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arse subsystem, a subdivision system and a bas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two horizontal countertops. The coarse subsystem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countertops, and the subdivision system is located on the lower countertops. The coarse subsystem includes an inclined arch floor and a lockable and open movable door. The subdivision system includes a processor and a weighing transmission. Sensors, containers, funnels. The new model provides an accurate and fast technical scheme for the s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operation, only the first pole is pulled and simple dispensing is needed to realize the precise s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which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pharmacists and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分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分配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药剂师在给患者配药时,经常会将一大堆中药均匀的分成几份。通常,有经验的中药药剂师会凭感觉均分,而缺乏经验的中药药剂师则会用电子秤或者传统的杆秤一点点称量,前者难免会由于主观因素影响到中药分配,致使药量分配不准确,从而影响到疗效;而后者,虽然精确称量,但是却耗费了很多的时间,效率太低。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既准确又有效率的中药分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分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分药装置,包括:粗分系统、细分系统和基座1,所述的基座1设有2个水平的台面,所述的粗分系统位于上台面102上,所述的细分系统位于下台面101上,所述的粗分系统包括箱体和操控组件5,所述的箱体包括垂直固定于上台面102两端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3、活动门7、底板13和背板14,所述的底板13和背板14固定连接构成箱体的底面和背面,所述的底板13和背板14的侧面与支撑板3的内面活动连接,2块支撑板3的前下角通过轴4固定连接,轴4上套有铁制轴套,所述的底板13的前端与轴套固定连接,2块支撑板3的前上角通过轴4固定连接,轴4上套有轴套,所述的活动门7的上端与轴套固定连接,活动门7的内面下端设有电磁铁17,并通过电磁铁17与铁制轴套连接,所述的活动门7的宽度大于2块支撑板3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操控组件5包括曲臂连杆和轴套,所述的曲臂连杆包括塑胶手柄501、以及一体连接的第一杆502、第二杆503和第三杆505,塑胶手柄501套于第一杆502的端部,在支撑板3的侧面底部设有通孔,有轴套穿过通孔并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第二杆503穿过所述的轴套延伸到底板13和上台面102之间的夹层15,第三杆505的端部设有滑块16,在底板13的底面设有与滑块16配合的滑槽18,所述的滑块16通过滑槽18与底板13活动连接,在第一杆502上还设有压块504,在支撑板3的外表面上设有与之相配的行程开关组件21,所述的行程开关组件21包括1个V形压条211、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212和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213,所述的V形压条211在拐点处以垂直于V形截面的轴铰接于支撑板3的表面,压块504始终位于V形压条211的夹角内,并与V形压条211保持压力下的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212位于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213的后上方,当V形压条211绕铰接轴转动时可分别触压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212和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213,所述的第一杆502和第三杆505从侧面看呈V字型,当电磁铁17断电、V字型绕第二杆503所在轴线向前下方转动时,可将活动门7以塑胶手柄501撑开,所述的细分系统包括漏斗2、容器6和称重传感器12,所述漏斗2具有相同的尺寸、并均匀设置在活动门7的下缘处,所述的漏斗2横向并排排列,相邻漏斗2的开口上缘固定连接,上台面102和下台面101之间设有垂直的立面,所述的漏斗2的侧壁通过连接杆与立面固定连接,在漏斗2的下开口处设有容器6,所述的容器6分别安放于不同的称重传感器12上,所述的称重传感器12安置于下台面101上,所述的下台面101与基座1底部之间的立面上还设有蓄电池9和处理器10,所述的蓄电池9与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212电联,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212与电磁铁17电联,所述的蓄电池9与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213电联,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213与处理器10电联,所述的处理器10分别与各称重传感器12电联,所述的称重传感器12设有显示屏。优选的,所述的底板18的侧面也设有滑块16,在支撑板3的内面设有与滑块16配合的滑槽18,所述的滑块16通过滑槽18与支撑板3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的背板14的内面还设有刻度尺8。优选的,所述的活动门7上还设有观察窗11。优选的,所述的容器6内设有中药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9和第二定位孔20,在第一杆502上还设有与上述定位孔相配的定位栓506。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定位孔19为限定粗分系统工作时底板13位置的结构,第二定位孔20为限定细分系统工作时底板13位置的结构。优选的,所述的压块504为弹性材料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中药分药装置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新型使分药操作快速准确,避免了以往的装置或者操作中“快速就会失之于准确,要准确称量就会很低效”的问题:在粗分系统中,只需要将中药按照刻度尺的标识均匀放在底板上,然后拉动第一杆502,活动门7打开,底板13上的中药就会等份分入不同的容器内,至此进入细分系统,如果这时候,还需要准确称量,只需要根据显示器的质量指示做简单的调配即可,相比起过去“一份一份的称量、调配”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效率。2、操作简单,基本实现了半自动化:需要动手的地方只有拉动第一杆502和简单的调配,其它过程都是自动完成,极大地减轻了药剂师的劳动强度。由于不需要过劳即可将中药精准分配,从而也为保证药效提供了支持。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中药分药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中药分药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中药分药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一种中药分药装置的操控组件仰视图;图5:为底板滑块和支撑板滑槽示意图;图6:为行程开关组件示意图及局部侧视放大图;1:基座,2:漏斗,3:支撑板,4:轴,5:操控组件,6:容器,7:活动门,8:刻度尺,9:蓄电池,10:处理器,11:观察窗,12:称重传感器,13:底板,14:背板,15:夹层,16:滑块,17:电磁铁,18:滑槽,19:第一定位孔,20:第二定位孔,21:行程开关组件,101:下台面,102:上台面,211:V形压条,212: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213: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501:塑胶手柄,502:第一杆,503:第二杆,504:压块,505:第三杆,506:定位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新型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中药分药装置,包括:粗分系统、细分系统和基座1,所述的基座1设有2个水平的台面,所述的粗分系统位于上台面102上,所述的细分系统位于下台面101上,所述的粗分系统包括箱体和操控组件5,所述的箱体包括垂直固定于上台面102两端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3、活动门7、底板13和背板14,所述的底板13和背板14固定连接构成箱体的底面和背面,所述的底板13和背板14的侧面与支撑板3的内面活动连接,2块支撑板3的前下角通过轴4固定连接,轴4上套有铁制轴套,所述的底板13的前端与轴套固定连接,2块支撑板3的前上角通过轴4固定连接,轴4上套有轴套,所述的活动门7的上端与轴套固定连接,活动门7的内面下端设有电磁铁17,并通过电磁铁17与铁制轴套连接,所述的活动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分药装置,其特征为:包括粗分系统、细分系统和基座,所述的基座设有2个水平的台面,所述的粗分系统位于上台面上,所述的细分系统位于下台面上,所述的粗分系统包括箱体和操控组件,所述的箱体包括垂直固定于上台面两端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活动门、底板和背板,所述的底板和背板固定连接构成箱体的底面和背面,所述的底板和背板的侧面与支撑板的内面活动连接,2块支撑板的前下角通过轴固定连接,轴上套有铁制轴套,所述的底板的前端与轴套固定连接,2块支撑板的前上角通过轴固定连接,轴上套有轴套,所述的活动门的上端与轴套固定连接,活动门的内面下端设有电磁铁,并通过电磁铁与铁制轴套连接,所述的活动门的宽度大于2块支撑板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操控组件包括曲臂连杆和轴套,所述的曲臂连杆包括塑胶手柄、以及一体连接的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塑胶手柄套于第一杆的端部,在支撑板的侧面底部设有通孔,有轴套穿过通孔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杆穿过所述的轴套延伸到底板和上台面之间的夹层,第三杆的端部设有滑块,在底板的底面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的滑块通过滑槽与底板活动连接,在第一杆上还设有压块,在支撑板的外表面上设有与之相配的行程开关组件,所述的行程开关组件包括1个V形压条、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和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所述的V形压条在拐点处以垂直于V形截面的轴铰接于支撑板的表面,压块始终位于V形压条的夹角内,并与V形压条保持压力下的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位于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的后上方,当V形压条绕铰接轴转动时可分别触压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和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一杆和第三杆从侧面看呈V字型,当电磁铁断电、V字型绕第二杆所在轴线向前下方转动时,可将活动门以塑胶手柄撑开,所述的细分系统包括漏斗、容器和称重传感器,所述漏斗具有相同的尺寸、并均匀设置在活动门的下缘处,所述的漏斗横向并排排列,相邻漏斗的开口上缘固定连接,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设有垂直的立面,所述的漏斗的侧壁通过连接杆与立面固定连接,在漏斗的下开口处设有容器,所述的容器分别安放于不同的称重传感器上,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安置于下台面上,所述的下台面与基座底部之间的立面上还设有蓄电池和处理器,所述的蓄电池与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电联,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与电磁铁电联,所述的蓄电池与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电联,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与处理器电联,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各称重传感器电联,所述的称重传感器设有显示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分药装置,其特征为:包括粗分系统、细分系统和基座,所述的基座设有2个水平的台面,所述的粗分系统位于上台面上,所述的细分系统位于下台面上,所述的粗分系统包括箱体和操控组件,所述的箱体包括垂直固定于上台面两端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活动门、底板和背板,所述的底板和背板固定连接构成箱体的底面和背面,所述的底板和背板的侧面与支撑板的内面活动连接,2块支撑板的前下角通过轴固定连接,轴上套有铁制轴套,所述的底板的前端与轴套固定连接,2块支撑板的前上角通过轴固定连接,轴上套有轴套,所述的活动门的上端与轴套固定连接,活动门的内面下端设有电磁铁,并通过电磁铁与铁制轴套连接,所述的活动门的宽度大于2块支撑板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操控组件包括曲臂连杆和轴套,所述的曲臂连杆包括塑胶手柄、以及一体连接的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塑胶手柄套于第一杆的端部,在支撑板的侧面底部设有通孔,有轴套穿过通孔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杆穿过所述的轴套延伸到底板和上台面之间的夹层,第三杆的端部设有滑块,在底板的底面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的滑块通过滑槽与底板活动连接,在第一杆上还设有压块,在支撑板的外表面上设有与之相配的行程开关组件,所述的行程开关组件包括1个V形压条、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和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所述的V形压条在拐点处以垂直于V形截面的轴铰接于支撑板的表面,压块始终位于V形压条的夹角内,并与V形压条保持压力下的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位于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的后上方,当V形压条绕铰接轴转动时可分别触压第一常开型行程开关和第二常开型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一杆和第三杆从侧面看呈V字型,当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燕周宇煊
申请(专利权)人:刘军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