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供应结构、姿轨控动力系统及火箭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490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火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质供应结构、姿轨控动力系统及火箭。一种介质供应结构,包括:壳体,设有容纳腔,壳体的底部适于连接待分离组件,且待分离组件在容纳腔轴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中;分离结构,设于容纳腔中,具有连接于容纳腔的腔壁上并远离容纳腔底部的第一状态,及在解除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连接后使待分离组件与壳体分离的第二状态;驱动装置,适于在接收到分离指令时,解除分离结构与容纳腔腔壁之间的连接,并驱动分离结构到达第二状态。通过设置分离结构,具有不影响介质供应的第一状态,以及将待分离组件与壳体分离的第二状态,减少了姿轨控动力系统后续飞行的重量,提高了有效载荷的携带能力。

Medium supply structure, attitude-orbit control power system and rocke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ckets, in particular to a medium supply structure, an attitude and orbit control power system and a rocket. A medium supply structure includes: a housing with a holding chamber, the bottom of which is suitable for connecting the components to be separated, and the projection of the components to be separated on the axis of the holding chamber is at least partially located in the holding chamber; a separation structur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holding chamber, has a first state connected to the wall of the holding chamber and far from the bottom of the holding chamber, and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leasing and the wall of the holding chamber. The driving device is suitable for remov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paration structure and the wall of the cavity when receiving the separation instruction, and driving the separation structure to the second state. By setting the separation structure, it has the first state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medium supply, and the second state which separates the components to be separated from the shell, which reduces the weight of the follow-up flight of the attitude-orbit control power system and improves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pay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质供应结构、姿轨控动力系统及火箭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箭
,具体涉及一种介质供应结构、姿轨控动力系统及火箭。
技术介绍
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姿态和轨道的调整控制,姿轨控动力系统是火箭飞行过程中姿态调整的执行机构,火箭不同飞行段需要的姿控发动机推力大小不同、推力器的配置位置也会有所区别。目前采用的方式之一是,在火箭不同子级设置多套姿轨控动力系统,每套系统均完整配置气液路供应系统和相应的推力器,这种方式部件配套数量多、结构复杂,气液路供应系统不能共用。为了减少系统的组件数量,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另外的方式,就是全箭配置一套配有多种推力规格的姿轨控动力系统,共用气液路供应系统,对于这种方式,通常采用姿轨控动力系统上的介质供应结构对推力器进行介质供应,介质供应结构上设有与介质源连通的介质入口,及与推力器连通的介质出口,介质从介质源通过介质供应结构供向推力器实现对推力器的介质供应,进而使得推力器对火箭提供动力,但推力器完成时段工作任务后不能被分离掉,只能继续随动力系统参加火箭的后续飞行,增加了火箭的配备重量,降低了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火箭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有效载荷运载能力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有效载荷携带能力的介质供应结构、姿轨控动力系统及火箭。一种介质供应结构,适于对姿轨控动力系统中的待分离组件进行介质供应,包括: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底部适于连接待分离组件,且所述待分离组件在所述容纳腔轴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分离结构,设于所述容纳腔中,具有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并远离所述容纳腔底部的第一状态,及在解除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连接后到达所述容纳腔底部、并使所述待分离组件与所述壳体分离的第二状态;驱动装置,适于在接收到分离指令时,解除所述分离结构与所述容纳腔腔壁之间的连接,并驱动所述分离结构到达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分离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容纳腔的径向连接所述分离结构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所述连接件为销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置物腔,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火工品,设于所述置物腔中,适于在被引爆的状态下切断分离结构与容纳腔腔壁的连接,并驱动所述分离结构到达所述第二状态;控制器,适于在接收到分离命令时,控制所述火工品引爆。所述分离结构朝向所述待分离组件的端面外周缘上设有凸尖,所述凸尖适于在所述分离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切断所述待分离组件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所述凸尖为沿所述分离结构朝向所述待分离组件的端面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结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介质源连通的介质入口,及与所述待分离组件连通的介质出口;所述分离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介质入口通过所述容纳腔与所述介质出口连通;所述分离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阻断所述介质入口与所述容纳腔的连通。所述分离结构的底部外周壁形成有第一锥面,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对应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锥面适配的第二锥面。所述分离结构的外周壁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适于对所述分离结构的外周壁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之间进行密封。所述待分离组件包括:介质供应总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至少一个推力器,分别与所述第二端连通。一种姿轨控动力系统,包括上述的介质供应结构。一种火箭,包括上述的姿轨控动力系统。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介质供应结构,适于对姿轨控动力系统中的待分离组件进行介质供应,包括: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底部适于连接待分离组件,且所述待分离组件在所述容纳腔轴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分离结构,设于所述容纳腔中,具有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并远离所述容纳腔底部的第一状态,及在解除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连接后到达所述容纳腔底部、并使所述待分离组件与所述壳体分离的第二状态;驱动装置,适于在接收到分离指令时,解除所述分离结构与所述容纳腔腔壁之间的连接,并驱动所述分离结构到达所述第二状态。通过在介质供应结构中设置分离结构,具有连接于容纳腔腔壁上且远离容纳腔底部的第一状态,使得分离结构的设置不影响介质的供应,当驱动装置在接到分离指令时,驱动装置解除分离结构与容纳腔腔壁之间的联系,并驱动分离结构运动至将待分离组件与壳体分离的第二状态,使得姿轨控动力系统中已完成工作任务的组件进行自动化分离,减少了姿轨控动力系统后续飞行的重量,提高了有效载荷的携带能力。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介质供应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置物腔,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火工品,设于所述置物腔中,适于在被引爆的状态下切断分离结构与容纳腔腔壁的连接,并驱动所述分离结构到达所述第二状态;控制器,适于在接收到分离命令时,控制所述火工品引爆。通过将火工品作为驱动源,为分离结构提供驱动力,能够保证分离结构与容纳腔腔壁的分离以及待分离组件与壳体的分离,且驱动源的获取比较方便。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介质供应结构,所述分离结构朝向所述待分离组件的端面外周缘上设有凸尖,所述凸尖适于在所述分离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切断所述待分离组件与所述壳体的连接。通过将分离结构朝向待分离组件的端面外周缘上设置凸尖,使得分离结构向下运动至第二状态时与待分离组件的接触面更小,单位面积受到的力更大,进而分离结构更容易将待分离组件与壳体切断连接,切离效果更好。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介质供应结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介质供应结构连通的介质入口,及与所述待分离组件连通的介质出口;所述分离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介质入口通过所述容纳腔与所述介质出口连通;所述分离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阻断所述介质入口与所述容纳腔的连通。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介质入口,分离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不影响介质向待分离组件的供应,即可实现不同的待分离组件可共用介质供应结构,减少姿轨控动力系统的组件配套数量,简化系统配置。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介质供应结构,所述分离结构的底部外周壁形成有第一锥面,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对应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锥面适配的第二锥面。通过将分离结构的底部和容纳腔的底部均设置成适配的锥面形式,使得分离结构在处于第二状态时,分离结构和容纳腔的底部之间密封效果更好,保证了待分离组件被分离掉后,容纳腔内部介质流道的密封性能。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介质供应结构,所述分离结构的外周壁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适于对所述分离结构的外周壁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之间进行密封。通过在分离结构的外周壁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设置密封圈,使得分离结构与容纳腔的周壁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既保证了介质供应过程中,分离结构与容纳腔腔壁的密封性能,防止介质向与待分离组件不同的方向流动,又保证了待分离组件被分离掉后,容纳腔内部介质流道的周壁密封性能。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介质供应结构,所述待分离组件包括:介质供应总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至少一个推力器,分别与所述第二端连通。通过设置介质供应总管,实现了介质从容纳腔向推力器的供应,保证了推力器的正常运行,且使得介质供应结构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化和紧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质供应结构,适于对姿轨控动力系统中的待分离组件进行介质供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有容纳腔(2),所述壳体(1)的底部适于连接待分离组件,且所述待分离组件在所述容纳腔(2)轴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2)中;分离结构(4),设于所述容纳腔(2)中,具有连接于所述容纳腔(2)的腔壁上并远离所述容纳腔(2)底部的第一状态,及在解除与所述容纳腔(2)的腔壁之间的连接后到达所述容纳腔(2)底部、并使所述待分离组件与所述壳体(1)分离的第二状态;驱动装置,适于在接收到分离指令时,解除所述分离结构(4)与所述容纳腔(2)腔壁之间的连接,并驱动所述分离结构(4)到达所述第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供应结构,适于对姿轨控动力系统中的待分离组件进行介质供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有容纳腔(2),所述壳体(1)的底部适于连接待分离组件,且所述待分离组件在所述容纳腔(2)轴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2)中;分离结构(4),设于所述容纳腔(2)中,具有连接于所述容纳腔(2)的腔壁上并远离所述容纳腔(2)底部的第一状态,及在解除与所述容纳腔(2)的腔壁之间的连接后到达所述容纳腔(2)底部、并使所述待分离组件与所述壳体(1)分离的第二状态;驱动装置,适于在接收到分离指令时,解除所述分离结构(4)与所述容纳腔(2)腔壁之间的连接,并驱动所述分离结构(4)到达所述第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供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结构(4)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与所述容纳腔(2)的腔壁通过连接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供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容纳腔(2)的径向连接所述分离结构(4)与所述容纳腔(2)的腔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供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销钉(6)。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供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置物腔,设于所述壳体(1)上,并与所述容纳腔(2)连通;火工品,设于所述置物腔中,适于在被引爆的状态下切断分离结构(4)与容纳腔(2)腔壁的连接,并驱动所述分离结构(4)到达所述第二状态;控制器,适于在接收到分离命令时,控制所述火工品引爆。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供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结构(4)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