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护理牙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675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水护理牙垫,包括牙垫本体和设在牙垫本体上的第一导管,牙垫本体和/或导管上设有与第一导管连通的若干个孔并形成若干个吸痰孔。有益效果:牙垫本体内充有气体且质地柔软,可防止病人的牙齿和牙龈损伤。分布在牙垫本体和导管上的吸痰孔可从病人口腔内部吸收过多的口水或痰液以防止溢流。气管固定座可开合,便于拆出气管并检查清洁护理病人的口腔。硅胶带可调节长度且为弹性材质,可进一步防止病人头部的皮肤被勒红甚至形成压疮。围挡可接收从病人口部流出的口水或痰液并通过第二导管将其引出。当口水或痰液过多时,可接入负压球主动收集清理口水或痰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口水护理及牙齿保护用具。

Saliva care toothpa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liva nursing toothpad, which comprises a toothpad body and a first catheter on the toothpad body. The toothpad body and/or the catheter are provided with several hole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atheter and form several sputum suction holes. Beneficial effect: The cushion body is filled with gas and soft in texture, which can prevent the injury of the patient's teeth and gums. Sputum suction holes distributed on the cushion body and catheter can absorb excessive saliva or sputum from the patient's oral cavity to prevent overflow. The tracheal fixing seat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the trachea and the examination of the oral cavity for cleaning and nursing patients. Silicone tape can adjust the length and is elastic material, which can further prevent the skin of the patient's head from reddening or even forming pressure sores. The enclosure receives saliva or sputum from the patient's mouth and drains it through a second catheter. When the saliva or sputum is excessive, the negative pressure ball can be connected to collect and clean the saliva or sputum a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medical saliva nursing and dental protection applian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水护理牙垫
本技术涉及医用口水护理及牙齿保护用具,特别涉及口水护理牙垫。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气管插管牙垫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其技术缺陷在于:有可能损伤牙齿和牙龈,且不利于口水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水护理牙垫,其材质柔软,可避免损伤牙齿和牙龈,且设有口水导管,可吸收口腔内的口水或痰液。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口水护理牙垫,包括牙垫本体和设在牙垫本体上的第一导管,牙垫本体和/或导管上设有与第一导管连通的若干个孔并形成若干个吸痰孔。作为改进,第一导管的一端封闭并形成吸痰端,吸痰端上设有若干通孔并形成若干吸痰孔,牙垫本体为筒体状,牙垫本体包裹吸痰端,第一导管的管壁上设有与牙垫本体的端面相邻的若干通孔并形成若干吸痰孔。作为改进,牙垫本体包括上垫体和设在上垫体的底部的下垫体,上垫体的根部与下垫体的根部相连,上垫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并形成上咬合部,下垫体的底部向上凹陷并形成下咬合部。作为改进,吸痰孔分布在上咬合部和下咬合部内且分布在上垫体的顶面和下垫体的底面。作为改进,上垫体和下垫体的端部的边缘围成呼吸口,上垫体和下垫体的根部相交处设有与呼吸口相通的气管插入口。作为改进,第一导管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的端部设有弧形胶片形成的围挡,第二导管与围挡的内侧连通,围挡的一边设有粘胶,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的根部汇合并形成第三导管。作为改进,第三导管的管口与收集袋或负压球连接。作为改进,牙垫本体为硅胶垫或内充有气体且质地柔软的气垫。有益效果:牙垫本体内充有气体且质地柔软,可防止病人的牙齿和牙龈损伤。分布在牙垫本体和导管上的吸痰孔可从病人口腔内部吸收过多的口水或痰液以防止溢流。围挡可接收从病人口部流出的口水或痰液并通过第二导管将其引出。当口水或痰液过多时,可接入负压球主动收集清理口水或痰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头肩部口水护理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头肩部口水护理巾在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头肩部口水护理巾在加装吸水垫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头肩部口水护理套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头肩部口水护理套装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硅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口水护理牙垫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口水护理牙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气管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拔管监测器的安装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拔管监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与说明书附图涉及的名词与标号包括:毛巾层1、防水层2、第一接触区3、第二接触区4、第三接触区5、第一吸水孔6、排水口7、收集袋8、固定带9、第二吸水孔10、第一水垫11、第二水垫12、固定点13、肩部保暖区14、吸水垫15、牙垫本体16、第一导管17、吸痰孔18、上垫体19、下垫体20、上咬合部21、下咬合部22、呼吸口23、气管插入口24、围挡25、第二导管26、第三导管27、固定座本体28、缝隙29、插入端30、伸出端31、夹紧部32、气管固定胶33、耳板34、固定环35、硅胶带36、绳子37、观察孔38、拔管监测器39、监测脚40、光源41、光电传感器42、蜂鸣器43、无线通信模块44、套绳4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至12,一种头肩部口水护理套装,包括头肩部口水护理巾、口水护理牙垫和医用气管固定座。参照图1至3,一种头肩部口水护理巾,包括毛巾层1、设在毛巾层1上的防水层2和设在防水层2与毛巾层1之间的可更换的吸水层,吸水层可以是一次性吸水纸,毛巾层1、防水层2和吸水层形成三层复合结构,毛巾层1的上部形成第一接触区3,毛巾层1的中部形成第二接触区4,毛巾层1的下部形成第三接触区5,防水层2设在第一接触区3和第二接触区4之间,防水层2上设有若干通孔并形成若干第一吸水孔6。参照图2,病人的口鼻腔分泌物可通过第一吸水孔6流入吸水层并被吸水层吸收,从而保持防水层2干爽,只需定期更换吸水层就能保持防水层2持续干爽,可防止病人的头颈部皮肤因潮湿而产生各种皮肤问题,并且免于频繁更换整个床单位,有利于保持床单位整洁并降低清洁成本。为了可将过多的口鼻腔分泌物从毛巾层1的两侧导出,防水层2的各边被缝合在毛巾层1的上表面,防水层2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到与毛巾层1的左右边缘,防水层2的形状为长方形。为了收集过多的口鼻腔分泌物,防水层2的两端分别设有缺口并形成排水口7,排水口7的下方设有可更换的收集袋8,收集袋8的口部与排水口7相对,收集袋8可通过魔术贴等方式可分离地贴合在毛巾层1上。为了防止病人的头肩部与头肩部护理巾之间发生错位,防水层2上设有两根固定带9,固定带9的根部缝合在毛巾层1上,固定带9的端部可通过魔术贴等方式相互搭接并贴合固定。为了防止口鼻腔分泌物向病人的颈部溢流,固定带9的表层为防水材料,固定带9的表层设有若干通孔并形成若干第二吸水孔10,固定带9的内部设有可更换的吸水层。参照图1至3,为了防止病人的头部产生压疮,第一接触区3的中部设有环形水垫并形成第一水垫11。为了方便病人侧卧并进一步防止病人的头部产生压疮,第一水垫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水垫11连通的环形水垫并形成第二水垫12。为了进一步防止口鼻腔分泌物溢流,参照图3,防水层2上方设有可更换的吸水垫15,第一接触区3与第二接触区4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吸水垫15的两个固定点13,吸水垫15可以是纸尿片等一次性吸水用品。为了给病人的肩部提供额外的保暖,第三接触区5的中部设有缺口并在第三接触区5的两端分别形成肩部保暖区14。参照图2至3,肩部保暖区14可采用加厚的保暖毛巾材质,肩部保暖区14可环绕在病人的颈部周围并覆盖病人的肩部,肩部保暖区14可塞入被褥中,进一步提升保暖效果。参照图5、6、8和9,为了适应有牙病人的口腔状况,牙垫本体16可包括上垫体19和设在上垫体19的底部的下垫体20,上垫体19的根部与下垫体20的根部相连,上垫体19的顶部向下凹陷并形成上咬合部21,下垫体20的底部向上凹陷并形成下咬合部22。病人的牙齿可咬合在上咬合部21和下咬合部22内,可进一步防止牙垫本体16移位并防止病人的牙齿和牙龈损伤。为了从病人口腔内部吸收过多的口水或痰液,吸痰孔18分布在上咬合部21和下咬合部22内且分布在上垫体19的顶面和下垫体20的底面。为了进一步防止过多的口水或痰液溢流,第一导管17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管26,第二导管26的端部设有弧形胶片形成的围挡25,第二导管26与围挡25的内侧连通,围挡25的一边设有粘胶,第一导管17与第二导管26的根部汇合并形成第三导管27。粘胶与病人嘴唇周围的皮肤贴合,使围挡25可接收从病人口部流出的口水或痰液并通过第二导管26将其引出。为了收集过多的口水或痰液,第三导管27的管口与收集袋8或负压球连接。收集袋8可方便地更换。当口水或痰液过多时,可接入负压球主动收集清理口水或痰液。参考图4至9,一种口水护理牙垫,包括牙垫本体16和设在牙垫本体16上的第一导管17,为了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水护理牙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垫本体和设在牙垫本体上的第一导管,牙垫本体和/或导管上设有与第一导管连通的若干个孔并形成若干个吸痰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水护理牙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垫本体和设在牙垫本体上的第一导管,牙垫本体和/或导管上设有与第一导管连通的若干个孔并形成若干个吸痰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水护理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封闭并形成吸痰端,吸痰端上设有若干通孔并形成若干所述吸痰孔,牙垫本体为筒体状,牙垫本体包裹所述吸痰端,第一导管的管壁上设有与牙垫本体的端面相邻的若干通孔并形成若干所述吸痰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水护理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垫本体包括上垫体和设在上垫体的底部的下垫体,上垫体的根部与下垫体的根部相连,上垫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并形成上咬合部,下垫体的底部向上凹陷并形成下咬合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水护理牙垫,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淇婷林新锋温敏勇蔡俊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