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兆玉专利>正文

肱动脉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4511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肱动脉止血装置,包括支撑板、压迫垫及连接于支撑板上的第一绑缚带、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以及用于限制肘关节活动的U型关节护板,支撑板包括压迫段和连接于压迫段一端的托护段,压迫垫安装于压迫段的底部,托护段具有用于抵紧托护压迫点一侧组织的弧形托护部,弧形托护部的靠近压迫垫的一侧为其凸面侧。通过设计托护段,可对压迫点周围的组织进行抵紧托护,以及通过关节护板限制肘关节的活动,可有效提高压迫垫对压迫点的压迫效果,防止压迫点移位,避免产生皮下出血、皮下血肿等现象。在关节护板与带压迫垫的支撑板的配合作用下,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

Brachial artery hemostatic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rachial artery hemostatic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late, a compression pad and a first binding band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ing plate, a regulating screw, a regulating nut, and a U-shaped joint guard plate f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elbow joint. The supporting plate comprises a compression section and a supporting section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compression section. The compression pad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mpression section, and the supporting section has a supporting section for resisting the compression of the elbow joint. The arc bracket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orcing point, and the convex side of the arc bracket is close to the compression pad. By designing the supporting segment, the tissue around the compression point can be tightened, and the movement of elbow joint can be restricted by the joint guard plat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ression effect of the compression pad on the compression point, prevent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compression point,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subcutaneous hemorrhage, subcutaneous hematoma and other phenomena. Under the cooperation of joint guard plate and support plate with compression pa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workload of medical staff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肱动脉止血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肱动脉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肱动脉是心血管介入手术的临床穿刺路径之一。近年来,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多,术后止血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由于肱动脉介入手术穿刺点非常接近肘关节,使用传统方法或普通器械止血时,常因病人无意的活动造成压迫点移位,进而产生出血、皮下血肿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肱动脉止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肱动脉介入手术术后易产生并发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肱动脉止血装置,包括支撑板、压迫垫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绑缚带,进一步还包括调节螺杆、螺接于所述调节螺杆上的调节螺母以及用于限制肘关节活动的U型关节护板,所述关节护板上连接有多个第二绑缚带;所述支撑板包括压迫段和连接于所述压迫段一端的托护段,所述调节螺杆穿设于所述压迫段上,所述压迫垫固定于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母分设于所述压迫段的两侧,所述托护段具有用于抵紧托护压迫点一侧组织的弧形托护部,所述弧形托护部的靠近所述压迫垫的一侧为其凸面侧。进一步地,所述关节护板上正对开设有两个供所述第一绑缚带穿过的第一穿接孔,两所述第一穿接孔均靠近所述关节护板的槽口设置,沿所述关节护板的轴向各所述第二绑缚带分设于两所述第一穿接孔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杆和所述压迫垫均为透明器件。进一步地,所述压迫段及所述托护段均为透明板体。进一步地,所述压迫垫的压迫面上开设有用于压靠在手术用鞘管上的定位缺槽,所述定位缺槽位于所述压迫面的远离所述弧形托护部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绑缚带一端与所述托护段固定连接,所述压迫段设有用于装拆所述第一绑缚带的装拆部。进一步地,所述装拆部位于所述压迫段的远离所述托护段的一端且开设有容所述第一绑缚带穿过的第一穿接孔,所述第一绑缚带上设有魔术贴构件。进一步地,所述关节护板沿长度方向一端的宽度大于其另一端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绑缚带包括与所述关节护板的一侧相连的扣带和与所述关节护板另一侧相连的锁带,所述扣带上安装有锁定所述锁带的锁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绑缚带的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所述关节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二绑缚带的两端穿过的连接耳。本技术提供的肱动脉止血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计托护段,可对压迫点周围的组织进行抵紧托护,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压迫垫对压迫点的压迫效果,防止压迫点移位,避免产生皮下出血、皮下血肿等现象,另一方面,可增大支撑板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因支撑板移位而导致压迫失效;通过关节护板限制肘关节的活动,防止因肘关节活动造成压迫点移位的现象;通过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配合构成一丝杆结构式的调节单元,可以调节压迫力,在保证病人舒适度的情况下,保证有效的压迫止血效果。在关节护板与带压迫垫的支撑板的配合作用下,本技术提供的肱动脉止血装置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肱动脉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压迫止血部分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肱动脉止血装置中关节护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图3中关节护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肱动脉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肱动脉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主要标号为:1-支撑板;11-托护段;12-压迫段;2-压迫垫;3-第一绑缚带;4-调节螺杆;5-调节螺母;6-关节护板;61-第一穿接孔;65-连接耳;7-第二绑缚带;71-扣带;711-锁扣;72-锁带;75-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和图2,实施例一: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肱动脉止血装置进行说明。该肱动脉止血装置包括支撑板1、压迫垫2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上的第一绑缚带3,所述支撑板1包括压迫段12和连接于所述压迫段12一端的托护段11,所述压迫垫2安装于所述压迫段12的底部,所述托护段11具有用于抵紧托护压迫点一侧组织的弧形托护部,所述弧形托护部的靠近所述压迫垫2的一侧为其凸面侧,即该弧形托护部的凸面侧位于其凹面侧的靠近压迫垫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通过设计上述的托护段11,可对压迫点周围的组织进行抵紧托护,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压迫垫2对压迫点的压迫效果,防止压迫点移位,避免产生皮下出血、皮下血肿等现象,另一方面,可增大支撑板1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因支撑板1移位而导致压迫失效。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肱动脉止血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压迫段12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压迫垫2的压迫力的调节单元。通过该调节单元调节压迫力,在保证病人舒适度的情况下,保证有效的压迫止血效果。请参阅图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调节螺杆4和调节螺母5,所述调节螺杆4穿设于所述压迫段12上,所述调节螺母5位于所述压迫段12上方且与所述调节螺杆4螺接,所述压迫垫2固定于所述调节螺杆4的底端。上述调节螺杆4与调节螺母5即构成一丝杆结构,通过驱动调节螺母5旋转,即可驱动调节螺杆4沿其轴向作直线运动,从而使得压迫垫2作直线运动,达到调节压迫力的目的。当然,上述调节单元并不限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肱动脉止血装置,包括支撑板、压迫垫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绑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螺杆、螺接于所述调节螺杆上的调节螺母以及用于限制肘关节活动的U型关节护板,所述关节护板上连接有多个第二绑缚带;所述支撑板包括压迫段和连接于所述压迫段一端的托护段,所述调节螺杆穿设于所述压迫段上,所述压迫垫固定于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母分设于所述压迫段的两侧,所述托护段具有用于抵紧托护压迫点一侧组织的弧形托护部,所述弧形托护部的靠近所述压迫垫的一侧为其凸面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肱动脉止血装置,包括支撑板、压迫垫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绑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螺杆、螺接于所述调节螺杆上的调节螺母以及用于限制肘关节活动的U型关节护板,所述关节护板上连接有多个第二绑缚带;所述支撑板包括压迫段和连接于所述压迫段一端的托护段,所述调节螺杆穿设于所述压迫段上,所述压迫垫固定于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母分设于所述压迫段的两侧,所述托护段具有用于抵紧托护压迫点一侧组织的弧形托护部,所述弧形托护部的靠近所述压迫垫的一侧为其凸面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动脉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护板上正对开设有两个供所述第一绑缚带穿过的第一穿接孔,两所述第一穿接孔均靠近所述关节护板的槽口设置,沿所述关节护板的轴向各所述第二绑缚带分设于两所述第一穿接孔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动脉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和所述压迫垫均为透明器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动脉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段及所述托护段均为透明板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动脉止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玉畅智慧黄旭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兆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