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站散热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96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络基站散热柜,包括柜体,柜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基站设备的容纳腔;柜体包括多个壁板,至少一个壁板为冷凝板,冷凝板包括靠近容纳腔的第一面和远离容纳腔的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密封连接以形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包括第一毛细结构层、第二毛细结构层和多个毛细支撑柱,第一毛细结构层设置在第一面上,第一毛细结构层中吸附有工作液,第二毛细结构层设置在第二面上,多个毛细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毛细结构层和第二毛细结构层之间,相邻的两个毛细支撑柱与第一毛细结构层和第二毛细结构层共同围成一个蒸汽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迅速的将柜体内部的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中,使基站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Radiator of Network Bas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基站散热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基站散热柜。
技术介绍
为了使通信设备的网络基站免受破坏,业界通常将网络基站安装在相应的机柜中。随着通信系统从2G、3G逐渐发展到4G、5G,网络基站设备也越来越向大容量、大功率、高集成度方向发展,网络基站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不断增加,而环境温度是影响网络基站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控制机柜中的温度是设备供应商亟需解决的问题。网络基站在工作时,其输出功率只占设备输入功率的一部分,而功率损失一般都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方式是采用被动的自然对流以及加装散热片的方式进行散热,但是采用此种方式基站在运行时的噪音较大,当基站安装在靠近居民区的地方时明显不适用。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方式是在柜体中加装主动制冷设备(如空调、风扇等)进行散热,虽然其效果相比被动式散热的效果较好,但其能耗较高,且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基站散热柜,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柜散热性能较好,且能耗较低,可靠性好。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基站散热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基站散热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基站设备的容纳腔;所述柜体包括多个壁板,至少一个所述壁板为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包括靠近所述容纳腔的第一面和远离所述容纳腔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密封连接以形成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包括第一毛细结构层、第二毛细结构层和多个毛细支撑柱,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中吸附有工作液,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多个所述毛细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和第二毛细结构层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毛细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和第二毛细结构层共同围成一个蒸汽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基站散热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基站设备的容纳腔;所述柜体包括多个壁板,至少一个所述壁板为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包括靠近所述容纳腔的第一面和远离所述容纳腔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密封连接以形成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包括第一毛细结构层、第二毛细结构层和多个毛细支撑柱,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中吸附有工作液,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多个所述毛细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和第二毛细结构层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毛细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和第二毛细结构层共同围成一个蒸汽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基站散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第二毛细结构层和多个毛细支撑柱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基站散热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第二毛细结构层和多个毛细支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洋张进杨福理冷俊张国光盛莉莉谷俊江赵煜吴非帆李含华黎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