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分频电路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94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8:23
一种三分频电路耳机,它涉及电信通话辅助设备领域。它包含耳机后腔、耳柄、三频喇叭、三分频电路板、耳机前腔、硅胶耳塞;含耳机后腔侧部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耳柄,三频喇叭设置在耳机后腔的内部,三分频电路板与三频喇叭连接,耳机前腔将连接好的三频喇叭、三分频电路板盖在耳机后腔内;硅胶耳塞设置套在耳机后腔的外部突起部位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通过模拟分频电路,将全频段的声音分为高中低三个独立的声频,减少了耳机内的杂音,提高了耳机播放音乐时的保真效果,让声音具有较高的辨识度,给使用者更好的听觉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分频电路耳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信通话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分频电路耳机。
技术介绍
通话耳塞(又称耳机),它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消费者对耳机的质量外观要求和功能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耳机本身的声音保真功能。市面上现有的耳机大多为全频电路耳机,将声音通过耳机直接播放,会产生杂音,导致使用者不能体验到声音的高辨识度,音乐的保真效果较差,不能给使用者更好的听觉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三分频电路耳机,它通过模拟分频电路,将全频段的声音分为高中低三个独立的声频,减少了耳机内的杂音,提高了耳机播放音乐时的保真效果,让声音具有较高的辨识度,给使用者更好的听觉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它包含耳机后腔1、耳柄2、三频喇叭3、三分频电路板4、耳机前腔5、硅胶耳塞6;耳机后腔1侧部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耳柄2,三频喇叭3设置在耳机后腔1的内部,三分频电路板4与三频喇叭3连接,耳机前腔5将连接好的三频喇叭3、三分频电路板4盖在耳机后腔1内;硅胶耳塞6设置套在耳机后腔1的外部突起部位上,耳机内的其余零部件均由耳机前腔5盖在耳机后腔1上后固定。所述的耳柄2头部固定在后腔1的侧表面上,耳柄2的尾部设置有耳机线接孔21。耳机线接孔21用于将外部接收声音信号的耳机线接入耳机内部的三分频电路板4,通过三分频电路板4采样处理后,将声音传至三频喇叭3,再传入使用者的耳中。所述的三频喇叭3分为高频喇叭、中频喇叭、低频喇叭组合而成。三种频率的喇叭有利于耳机播放声音时的保真效果。所述的三分频电路板4包含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高频喇叭S1、中频喇叭S2、低频喇叭S3;电容C1连接在三分频电路板4的信号接入位置,电容C2、电容C4、电阻R1、电阻R3与电容C1串联,电阻R2与电阻R1并联后连接于高频喇叭S1;电容3并联于电容4后连接于中频喇叭S2;电容C5与电阻R5、电阻R6串联后连接于低频喇叭S3,高频喇叭S1与中频喇叭S2并联,中频喇叭S2与低频喇叭S3并联后接地。高频喇叭S1、中频喇叭S2、低频喇叭S3同时将经过三分频电路板4处理后的声音播放出来,达到对声音进行保真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原有的全频段电路耳机的基础上,将全频段电路板替换成三分频电路板,将原有的单个喇叭替换成由高频喇叭、中频喇叭、低频喇叭组合而成的三频喇叭,将三分频电路板与三频喇叭进行电路连接后置于耳机的腔体内,耳机播放声音时将呈三种频率同时播放,提高声音品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通过模拟分频电路,将全频段的声音分为高中低三个独立的声频,减少了耳机内的杂音,提高了耳机播放音乐时的保真效果,让声音具有较高的辨识度,给使用者更好的听觉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三分频电路板4的连接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耳机后腔1、耳柄2、三频喇叭3、三分频电路板4、耳机前腔5、硅胶耳塞6、耳机线接孔2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高频喇叭S1、中频喇叭S2、低频喇叭S3。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耳机后腔1、耳柄2、三频喇叭3、三分频电路板4、耳机前腔5、硅胶耳塞6;耳机后腔1侧部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耳柄2,三频喇叭3设置在耳机后腔1的内部,三分频电路板4与三频喇叭3连接,耳机前腔5将连接好的三频喇叭3、三分频电路板4盖在耳机后腔1内;硅胶耳塞6设置套在耳机后腔1的外部突起部位上,耳机内的其余零部件均由耳机前腔5盖在耳机后腔1上后固定。所述的耳柄2头部固定在后腔1的侧表面上,耳柄2的尾部设置有耳机线接孔21。耳机线接孔21用于将外部接收声音信号的耳机线接入耳机内部的三分频电路板4,通过三分频电路板4采样处理后,将声音传至三频喇叭3,再传入使用者的耳中。所述的三频喇叭3分为高频喇叭、中频喇叭、低频喇叭组合而成。三种频率的喇叭有利于耳机播放声音时的保真效果。所述的三分频电路板4包含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高频喇叭S1、中频喇叭S2、低频喇叭S3;电容C1连接在三分频电路板4的信号接入位置,电容C2、电容C4、电阻R1、电阻R3与电容C1串联,电阻R2与电阻R1并联后连接于高频喇叭S1;电容3并联于电容4后连接于中频喇叭S2;电容C5与电阻R5、电阻R6串联后连接于低频喇叭S3,高频喇叭S1与中频喇叭S2并联,中频喇叭S2与低频喇叭S3并联后接地。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原有的全频段电路耳机的基础上,将全频段电路板替换成三分频电路板,将原有的单个喇叭替换成由高频喇叭、中频喇叭、低频喇叭组合而成的三频喇叭,将三分频电路板与三频喇叭进行电路连接后置于耳机的腔体内,耳机播放声音时将呈三种频率同时播放,提高声音品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通过模拟分频电路,将全频段的声音分为高中低三个独立的声频,减少了耳机内的杂音,提高了耳机播放音乐时的保真效果,让声音具有较高的辨识度,给使用者更好的听觉体验。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分频电路耳机,它包含耳机后腔(1)、耳柄(2)、三频喇叭(3)、耳机前腔(5)、硅胶耳塞(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三分频电路板(4),所述的三分频电路板(4)包含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高频喇叭(S1)、中频喇叭(S2)、低频喇叭(S3);电容(C1)连接在三分频电路板(4)的信号接入位置,电容(C2)、电容(C4)、电阻(R1)、电阻(R30与电容(C1)串联,电阻(R2)与电阻(R1)并联后连接于高频喇叭(S1);电容(3)并联于电容(4)后连接于中频喇叭(S2);电容(C5)与电阻(R5)、电阻(R6)串联后连接于低频喇叭(S3),高频喇叭S1与中频喇叭(S2)并联,中频喇叭(S2)与低频喇叭(S3)并联后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分频电路耳机,它包含耳机后腔(1)、耳柄(2)、三频喇叭(3)、耳机前腔(5)、硅胶耳塞(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三分频电路板(4),所述的三分频电路板(4)包含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高频喇叭(S1)、中频喇叭(S2)、低频喇叭(S3);电容(C1)连接在三分频电路板(4)的信号接入位置,电容(C2)、电容(C4)、电阻(R1)、电阻(R30与电容(C1)串联,电阻(R2)与电阻(R1)并联后连接于高频喇叭(S1);电容(3)并联于电容(4)后连接于中频喇叭(S2);电容(C5)与电阻(R5)、电阻(R6)串联后连接于低频喇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美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