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插接式功能性转换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82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插接式功能性转换接口,属于转换接口领域,其包括电路主板、与电路主板线路输入端连接的上级接入端以及与电路主板线路输出端连接的下级接出端,所述上级接入端包括线路连接板和连接导线,所述线路连接板的线路输入端与连接导线连接,所述线路连接的线路输出端连接有金手指;所述电路主板上固定设置有与其线路输入端连通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金手指插接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无需通过转换接口内的电路主板与上级接入端中的连接导线直接焊接,便能够达到转换接口正常使用要求的效果。

A Separate Plug-in Functional Conversion Inte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插接式功能性转换接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换接口的
,特别涉及一种分体插接式功能性转换接口。
技术介绍
在电子行业中,不同的接口类型,如VGA接口、DVI接口、HDMI接口、DP接口等之间的数据信息转换均需通过不同功能的转换接口实现。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转换接口,其内部包括功能性电路主板1以及同轴线22,同轴线22的各个接线端通常均焊接于电路主板1上两侧线路的输入端的焊盘上,既简单快捷,无需再设计其他连接方式,同时又能实现二者间的可靠连接。但同轴线与电路主板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存在如下问题:1、通常电路主板的板型较大,且板上未进行焊接时已布满电子元件,制作成本较高,而焊接不可避免地会存虚焊、假焊、脱焊等不良现象,反复焊接或误操作后容易使整块电路主板上的焊盘脱落,整块电路主板便会直接报废;2、同轴线必须同步地焊接于电路主板上,即焊接工序只能在同轴线完成加工以及电路主板完成加工后,才能形成为完成的转换接口成品,且在转换接口转运出厂的过程中二者之间也容易发生脱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转换接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插接式功能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插接式功能性转换接口,包括电路主板(1)、与电路主板(1)线路输入端连接的上级接入端(2)以及与电路主板(1)线路输出端连接的下级接出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级接入端(2)包括线路连接板(21)和连接导线,所述线路连接板(21)的线路输入端与连接导线连接,所述线路连接板(21)的线路输出端连接有金手指(211);所述电路主板(1)上固定设置有与其线路输入端连通的插接件(11),所述插接件(11)与金手指(211)插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插接式功能性转换接口,包括电路主板(1)、与电路主板(1)线路输入端连接的上级接入端(2)以及与电路主板(1)线路输出端连接的下级接出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级接入端(2)包括线路连接板(21)和连接导线,所述线路连接板(21)的线路输入端与连接导线连接,所述线路连接板(21)的线路输出端连接有金手指(211);所述电路主板(1)上固定设置有与其线路输入端连通的插接件(11),所述插接件(11)与金手指(211)插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插接式功能性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11)为FPC连接器或FFC连接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插接式功能性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级接入端(2)还包括连接座(23),所述连接导线为同轴线(22),所述线路连接板(21)部分嵌设于连接座(23)内,所述同轴线(22)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座(23)内并与线路连接板(21)的线路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插接式功能性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22)的一端均与线路连接板(21)上任一侧面的线路输入端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插接式功能性转换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3)的一端开设有供电路主板(1)插入的插接缺口(231),所述插接缺口(231)内固定设置有定位块(232),所述电路主板(1)插入插接缺口(231)的一端开设有定位缺口(12),当所述定位缺口(12)的底壁与定位块(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政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矽米亚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