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隔离的真空灭弧室组合及真空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759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内置隔离的真空灭弧室组合,包括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组件、联动组件和拉杆组件;所述真空灭弧室和所述隔离组件串联,所述拉杆组件连接操作机构;所述拉杆组件动作,通过所述联动组件驱动所述真空灭弧室和所述隔离组件先后动作;且分闸时,所述真空灭弧室先进行分闸动作,所述隔离组件后进行分闸动作;合闸时,所述隔离组件先进行合闸动作,所述真空灭弧室后进行合闸动作。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A Vacuum Arc Extinguishing Chamber Combination with Internal Isolation and Vacuum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隔离的真空灭弧室组合及真空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配电
,具体涉及柱上真空断路器。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强化配电网的安全管理,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开始大力推进配电设备一二次融合项目。其中柱上真空断路器是一次回路中主要设备。但由于真空灭弧室分断断口距离一般只有8到10毫米,断口距离比较小,在分闸状态时,当供电线路上产生很高的过电压或于雷电等冲击时,真空断口很可能被击穿,使开关另一侧再次带电,造成事故。在主干线路上,这一隔离不可靠的现象更为明显,威胁更大。因此,国家电网对线路分段和联络点的柱上真空断路器必须配套隔离刀闸,且所配隔离刀闸应满足电气倒闸操作中的热备的要求。然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柱上真空断路器大多是外置式的隔离刀。这种外置隔离刀需要单独操作,还需增加与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同时,外置隔离刀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其触刀易氧化从而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发热等隐患。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柱上真空断路器进行改进,尤其是真空灭弧室部分的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隔离的真空灭弧室组合,包括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组件、联动组件和拉杆组件;所述真空灭弧室和所述隔离组件串联,所述拉杆组件连接操作机构;所述拉杆组件动作,通过所述联动组件驱动所述真空灭弧室和所述隔离组件分别动作;且分闸时,所述真空灭弧室先进行分闸动作,所述隔离组件后进行分闸动作;合闸时,所述隔离组件先进行合闸动作,所述真空灭弧室后进行合闸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隔离的真空灭弧室组合,包括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组件、联动组件和拉杆组件;所述真空灭弧室和所述隔离组件串联,所述拉杆组件连接操作机构;所述拉杆组件动作,通过所述联动组件驱动所述真空灭弧室和所述隔离组件分别动作;且分闸时,所述真空灭弧室先进行分闸动作,所述隔离组件后进行分闸动作;合闸时,所述隔离组件先进行合闸动作,所述真空灭弧室后进行合闸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隔离的真空灭弧室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灭弧室包括灭弧室静触头和灭弧室动触头,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隔离刀板、隔离静触头和导电块,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支架、传动块、导向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支架固定设置,所述支架上开设有限位槽和导向槽;所述传动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导电块上,且所述传动块可沿所述限位槽滑动,所述传动块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时,所述灭弧室动触头可与所述灭弧室静触头接触或分离;所述导电块固定设置,且所述导电块和所述灭弧室动触头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刀板后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导电块上,所述隔离静触头固定设置,所述隔离刀板在所述导电块上转动时,所述隔离刀板前端可与所述隔离静触头接触或分离;所述导向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佩龙钱羽晖李成才徐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安智能电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