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373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预先将液晶显示面板划分为n个区域,所述n个区域的长度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长度相同,所述n个区域的宽度之和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图像时,按照预先划分的区域分区域进行背光调制,在液晶(LC)稳定后按顺序逐个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n个区域的背光。

A Display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指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VR)渐渐兴起,用户在使用虚拟现实设备时,用户的全部视野都被VR头显所覆盖,视觉系统所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整个视野,在这种情况下,VR所造成的眩晕就会有更加复杂的成因。一个物体移动时眼睛看到的情况:随着位置变化,物体的轨迹是一条线;而显示器显示出来的图像在每一个点显示一段时间之后就跳到下一个点。一旦当人的头部运动,那么人眼也会相对于显示的物体有相对的运动,原来静止不动的物体的轨迹就不再是一个点,而是在每一帧结束之时跳回到它“应该”在的位置。然而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则会保留上一帧和这一帧的图像,于是图像造成拖影,从而导致眩晕。想要让物体的图像更加连续的移动,最好也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是提高刷新率。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降低余晖(Persistence),只有非常短的时间内屏幕在发光,也就是“零余晖”(ZeroPersistence)。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刷新率足够高就不会察觉到屏幕只有每一帧很短时间发光。但是为了弥补亮度的不足,每一帧内像素发光的强度要大大提升。低余晖显示对VR头显的意义在于,头动时物体的轨迹更加接近于物理世界的真实轨迹。但是,在现有的余晖显示方案当中,采用的是单一的同步信号(TE)作为插黑信号,TE插黑最后一行扫描完之后液晶没有响应完背光就开启了,很容易造成看到拖影,而且随着产品分辨率增加,TE信号可调的范围越来越小,由此导致插黑后的亮度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包括:预先将液晶显示面板划分为n个区域,所述n个区域的长度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长度相同,所述n个区域的宽度之和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按照预先划分的区域分区域进行背光调制,在液晶稳定后按顺序逐个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n个区域的背光。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2,3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n个区域的宽度相同;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按照预先划分的区域分区域进行背光调制,在液晶稳定后按顺序逐个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n个区域的背光,包括:在第n个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开始扫描图像后,从第一时间起始延迟第第二时间后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第n个区域的背光。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行扫描速度×屏幕分辨率/n)+液晶响应时间;所述第二时间采用以下公式计算:(1/帧频)-(行扫描速度×屏幕分辨率/n)-液晶响应时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分区模块和背光调制模块,其中:所述分区模块,用于预先将液晶显示面板划分为n个区域,所述n个区域的长度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长度相同,所述n个区域的宽度之和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背光调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按照预先划分的区域分区域进行背光调制,在液晶稳定后按顺序逐个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n个区域的背光。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2,3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n个区域的宽度相同;所述背光调制模块用于在第n个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开始扫描图像后,从第一时间起始延迟第第二时间后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第n个区域的背光。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法,通过分区域背光调制,实现了背光和帧频的脱钩,使得背光的亮度不受每帧时间的限制,从而提升背光的亮度。同时由于在液晶稳定后点亮各区域的背光,从而可以解决拖影的问题。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实施例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实施例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显示方法流程图;图2为区域划分示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显示装置示意图;图4为背光调制显示方案示意图;图5为双背光系统板原理流程图;图6为驱动设置连接图;图7为驱动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为了解决解决液晶最后几行未响应背光就开启以及插黑亮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如下方案,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先将液晶显示面板划分为n个区域,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预先将液晶显示面板屏幕从水平方向划分为n个区域。所述n个区域的长度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长度相同,所述n个区域的宽度之和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可选地,n的取值可以根据液晶显示面板的大小进行确定。例如对于手机或VR设备等小型屏幕,可以划分为2-4个区域,对于电脑、显示器、电视等大型屏幕,可以划分5-30个区域。上述的划分仅为举例,n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30]。可选地,为了方便处理,划分的n个区域可以大小相同。例如将整个液晶显示面板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区域1、区域2和区域3,如图2所示,可见,区域1、区域2和区域3的长度均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长度相同,3个区域的宽度相加之和为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宽度。可以按照区域1、区域2和区域3的顺序对三个区域分别插黑。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插黑并不是插入整帧,而是分区域插入。步骤2,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按照预先划分的区域分区域进行背光调制,在液晶稳定后按顺序逐个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n个区域的背光。例如,在第n个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开始扫描图像后,从第一时间起始延迟第第二时间后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第n个区域的背光。液晶稳定可以是指液晶翻转完成。点亮的顺序可以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以与扫描的顺序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法,通过分区域地延迟点亮背光,实现了背光和帧频的脱钩,使得背光的亮度不受每帧时间的限制,从而提升背光的亮度。同时由于在液晶稳定后点亮各区域的背光,从而可以解决拖影的问题。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行扫描速度×屏幕分辨率/n)+液晶响应时间。(公式1)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时间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1/帧频)-(行扫描速度×屏幕分辨率/n)-液晶响应时间。(公式2)可以由微控制器(MCU)在收到TE时间后进行中断,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第一时间即延迟时间,根据公式2计算出第二时间即使能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预先将液晶显示面板划分为n个区域,所述n个区域的长度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长度相同,所述n个区域的宽度之和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按照预先划分的区域分区域进行背光调制,在液晶稳定后按顺序逐个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n个区域的背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预先将液晶显示面板划分为n个区域,所述n个区域的长度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长度相同,所述n个区域的宽度之和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按照预先划分的区域分区域进行背光调制,在液晶稳定后按顺序逐个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n个区域的背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2,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n个区域的宽度相同;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按照预先划分的区域分区域进行背光调制,在液晶稳定后按顺序逐个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n个区域的背光,包括:在第n个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开始扫描图像后,从第一时间起始延迟第第二时间后点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第n个区域的背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行扫描速度×屏幕分辨率/n)+液晶响应时间;所述第二时间采用以下公式计算:(1/帧频)-(行扫描速度×屏幕分辨率/n)-液晶响应时间。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区模块和背光调制模块,其中:所述分区模块,用于预先将液晶显示面板划分为n个区域,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昭晖丛林韩文超宋一帆申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