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增强图像色彩监控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61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夜间增强图像色彩监控摄像机,涉及一种摄像机。目前,传统摄像机设备根本无法在夜间采集到细节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镜头、分光装置、用于采集环境色彩信息的第一图像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亮度信息的第二图像传感器、与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相连的ISP处理器,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ISP处理器均设于壳体中,光线经镜头后到到达分光装置,然后通过分光装置使得可见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别进入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获得两幅图像,再经过ISP处理器处理以将两幅图像进行融合。本技术方案有效提高夜视图像质量,且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

Night Enhanced Image Color Monitoring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夜间增强图像色彩监控摄像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摄像机,尤其涉及夜间增强图像色彩监控摄像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监控摄像机,由于夜间照明不足,存在亮度偏低、图像质量下降,细节不见的情况,实现画质的提升是迫切的需求。目前国网内部对于监控在夜间照明不足的解决方式,主要采用红外进行补光,但是补光之后只能看到黑白的画面,丢失了大量的色彩信息。破坏电力设施的活动时间往往是在晚上,目前传统摄像机设备根本无法在夜间采集到细节信息。一味增加图像传感器靶面来获取更好的夜视画面技术已经到了瓶颈。随着图像传感器靶面的扩大,设备的总体成本是不断上升的,但提升的效果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夜间增强图像色彩监控摄像机,以达到提升夜视效果的目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夜间增强图像色彩监控摄像机,包括壳体、镜头、分光装置、用于采集环境色彩信息的第一图像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亮度信息的第二图像传感器、与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相连的ISP处理器,所述的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ISP处理器均设于壳体中,光线经镜头后到到达分光装置,然后通过分光装置使得可见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别进入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获得两幅图像,再经过ISP处理器处理以将两幅图像进行融合。本技术方案打破传统监控摄像机的视觉成像原理,采用两个图像传感器,模拟人眼的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分别采集环境色彩信息和亮度信息,同时捕捉可见光和红外光。该技术采用双图像传感器架构,一路图像传感器主要感知色彩信息,另一路主要感知亮度细节,色彩信息和亮度细节互不干扰。本技术方案满足低照度场景下全彩成像的要求,全面提升夜间监控效果,提供彩色、清晰、透亮的监控画面,有效提升对细节信息的捕获能力,既解决传统摄像机因红外补光而丢失色彩信息的难题,又解决因夜间环境光不足而导致画面噪点过大的缺陷,实现看得见,又看得清的效果;且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壳体的外侧设有用于采光的照度传感器。采用照度传感器,用来采集光亮度。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处理器均设于一电路板上。设一电路板上,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电路板与镜头平行设置,电路板与镜头之间设有所述的分光装置。镜头、分光装置、电路板顺序设置连接,有利于简化结构,且结构紧凑,有效降低成本,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对称设置。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位于电路板的相对分光装置一侧;所述处理器设于电路板的另一侧。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至分光装置的距离为b,其中:2.2mm≤b≤2.7mm。摄像机体积小,便于安装。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之间的中心距为a,其中4.8mm≤a≤5.2mm。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打破传统监控摄像机的视觉成像原理,采用两个图像传感器,模拟人眼的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分别采集环境色彩信息和亮度信息,同时捕捉可见光和红外光。该技术采用双图像传感器架构,一路图像传感器主要感知色彩信息,另一路主要感知亮度细节,色彩信息和亮度细节互不干扰。本技术方案满足低照度场景下全彩成像的要求,全面提升夜间监控效果,提供彩色、清晰、透亮的监控画面,有效提升对细节信息的捕获能力,既解决传统摄像机因红外补光而丢失色彩信息的难题,又解决因夜间环境光不足而导致画面噪点过大的缺陷,实现看得见,又看得清的效果;且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成像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镜头;2-照度传感器;3-分光装置;4-第一图像传感器;5-第二图像传感器;6-电路板;7-ISP处理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镜头1、分光装置3、用于采集环境色彩信息的第一图像传感器4、用于采集环境亮度信息的第二图像传感器5、与第一图像传感器4和第二图像传感器5相连的ISP处理器7,第一图像传感器4、第二图像传感器5、ISP处理器7均设于壳体中,光线经镜头1后到到达分光装置3,然后通过分光装置3使得可见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别进入第一图像传感器4和第二图像传感器5,获得两幅图像,再经过ISP处理器7处理以将两幅图像进行融合。本技术方案打破传统监控摄像机的视觉成像原理,采用两个图像传感器,模拟人眼的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分别采集环境色彩信息和亮度信息,同时捕捉可见光和红外光。该技术采用双图像传感器架构,一路图像传感器主要感知色彩信息,另一路主要感知亮度细节,色彩信息和亮度细节互不干扰。本技术方案满足低照度场景下全彩成像的要求,全面提升夜间监控效果,提供彩色、清晰、透亮的监控画面,有效提升对细节信息的捕获能力,既解决传统摄像机因红外补光而丢失色彩信息的难题,又解决因夜间环境光不足而导致画面噪点过大的缺陷,实现看得见,又看得清的效果。为采集环境的亮度信息,以提高图片质量,壳体的外侧设有用于采光的照度传感器2。采用照度传感器2,用来采集光亮度。为简化结构,并提高工作的可靠性,第一图像传感器4、第二图像传感器5、处理器均设于一电路板6上。设一电路板6上,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电路板6与镜头1平行设置,电路板6与镜头1之间设有分光装置3。镜头1、分光装置3、电路板6顺序设置连接,有利于简化结构。第一图像传感器4、第二图像传感器5对称设置。第一图像传感器4、第二图像传感器5位于电路板6的相对分光装置3一侧;所述处理器设于电路板6的另一侧。第一图像传感器4、第二图像传感器5至分光装置3的距离为b,b为2.48mm。第一图像传感器4、第二图像传感器5之间的中心距为a,a为4.96mm。以上图1、2所示的夜间增强图像色彩监控摄像机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专利技术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夜间增强图像色彩监控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镜头(1)、分光装置(3)、用于采集环境色彩信息的第一图像传感器(4)、用于采集环境亮度信息的第二图像传感器(5)、与第一图像传感器(4)和第二图像传感器(5)相连的ISP处理器(7),所述的第一图像传感器(4)、第二图像传感器(5)、ISP处理器(7)均设于壳体中,光线经镜头(1)后到到达分光装置(3),然后通过分光装置(3)使得可见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别进入第一图像传感器(4)和第二图像传感器(5),获得两幅图像,再经过ISP处理器(7)处理以将两幅图像进行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夜间增强图像色彩监控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镜头(1)、分光装置(3)、用于采集环境色彩信息的第一图像传感器(4)、用于采集环境亮度信息的第二图像传感器(5)、与第一图像传感器(4)和第二图像传感器(5)相连的ISP处理器(7),所述的第一图像传感器(4)、第二图像传感器(5)、ISP处理器(7)均设于壳体中,光线经镜头(1)后到到达分光装置(3),然后通过分光装置(3)使得可见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别进入第一图像传感器(4)和第二图像传感器(5),获得两幅图像,再经过ISP处理器(7)处理以将两幅图像进行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增强图像色彩监控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外侧设有用于采光的照度传感器(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夜间增强图像色彩监控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图像传感器(4)、第二图像传感器(5)、处理器均设于一电路板(6)上。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远飞叶君华朱英丁涛王铭李昊严凯力余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