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44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其中,滤波器通过改进传统调谐螺钉伸入谐振柱的结构,将调谐螺钉的中间部分掏空形成中空部,谐振柱上凸出形成与中空部配合的凸起部,凸起部的上端伸入到中空部内,加大了调谐螺钉与谐振柱的感应面积,等同于加大谐振器的分布电容,另外也有效缩小了滤波器的体积,减少了成本。

A Filter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腔体滤波器作为一种选频设备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用于将特定频率范围的干扰信号或杂波信号滤除。腔体滤波器的谐振腔体积越小,谐振频率越高。在谐振腔局限的空间中,为了使谐振频率更低,可增加谐振器与壳体的分布电容,或增加谐振器长度。现有技术中,结合图1、图2所示,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101、谐振柱102、盖板103和设于盖板中的调谐螺钉104,谐振柱102可为一体成型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生产成本低、装配简单,但是频率相对较高;谐振柱102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如图2所示,该结构虽然频率降低,但是材料成本高(谐振柱102的材料直径约为图1中的2倍),且分体式结构制造也相对复杂。在低频段滤波器设计中,为了降低谐振频率,通常会在谐振柱102可末端加载电容圆盘105的结构以增加电容,降低频率,如图2所示。但是在对上述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上述两种谐振柱的生产方式一般是把谐振柱柱体和电容盘一体成型,谐振柱整体用一根棒料切削而成,而电容盘的尺寸一般比谐振器的本体大很多,在谐振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切削很多不必要的材料,这样一方面浪费材料,另一方面浪费生产工时。为了解决上述谐振柱与电容盘一体成型所存在的材料浪费的问题,现有技术有对上述结构做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该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201和设置于腔体上的盖板203,所述腔体201内设有谐振柱202和环状体211,所述谐振柱202装配在腔体201内底面,环状体211装配在盖板下表面,环状体211的表面与谐振柱202的表面形成电容。上述专利中的环状体211套在谐振柱202顶部,其与谐振柱202之间会产生电容,从而增加腔体201内的电容量,与此同时电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电容电感的增加可导致频率的减低,从而达到低频的目的。此结构可减少谐振柱加大盘,或谐振器长度弯曲拉伸等措施,有效降低成本。但是上述专利中的结构需额外增加装配环状体,或将环状体一体压铸在盖板中,存在材料成本提高的弊端;另外,该结构的环状体套在谐振柱顶部,即包住谐振柱的顶部,由于谐振柱顶部的电容比较强大而顶部又被环状体套所包围,所以导致需要引用电耦合(电容)的结构非常局限,如空间耦合抽头、飞杆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不影响滤波器扩散分布电容的前提下,有效缩小体积并减少成本的滤波器及通信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波器,包括腔体和设置于腔体上的盖板,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谐振柱,所述盖板上贯穿有调谐螺钉,所述调谐螺钉下端伸入到谐振柱内,且所述调谐螺钉设置有自下端向上延伸的中空部,所述谐振柱包括与所述中空部相配合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上端伸入到所述中空部内。优选地,所述谐振柱与腔体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谐振柱或部分谐振柱与腔体分体设计。优选地,所述谐振柱包括分体的上部谐振柱和下部谐振柱,所述下部谐振柱一体成型于腔体底面上,所述上部谐振柱与下部谐振柱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谐振柱包括柱体和由柱体上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电容圆盘。优选地,所述凸起部与柱体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凸起部与柱体分体设计,且固定于柱体上。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延伸入中空部的部分设置于谐振柱的上部。优选地,所述谐振柱、调谐螺钉、中空部与凸起部均同纵轴中心线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滤波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改进传统调谐螺钉伸入谐振柱的结构,将调谐螺钉的中间部分掏空,供谐振器中心部位凸出的部分伸入,加大了调谐螺钉与谐振柱的感应面积,等同于加大谐振器的分布电容,可达到低频的目的。2、本技术相对加设环状体的结构,不会导致所有分布电容集中在封闭的空间中,方便引用电耦合,也不会影响谐振器扩散分布电容,方便电容性交叉耦合;且因无需加设环状体,所以也相应有效缩小了体积,减少了成本。3、本技术的谐振柱采用国标螺柱加工,相比粗大谐振柱成本显著降低。附图说明图1~图3是现有几种腔体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上部谐振柱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上部谐振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D-D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调谐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D-D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301、腔体,302、盖板,303、谐振柱,304、调谐螺钉,305、谐振腔,306、调谐腔,307、凸起部,308、中空部,401、腔体,402、盖板,403、上部谐振柱,404、调谐螺钉,405、谐振腔,406、调谐腔,407、凸起部,408、中空部,409、下部谐振柱,410、固定孔,411、柱体,412、电容圆盘,413、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通过改进调谐螺钉伸入谐振柱的结构,加大了调谐螺钉与谐振柱的感应面积,即加大了谐振器的分布电容,且在不影响谐振器扩散分布电容的前提下,有效缩小体积,并减少成本。实施例1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揭示的一种滤波器,包括腔体301、盖板302、谐振柱303和调谐螺钉304,其中,盖板302设置在腔体301上,以形成封闭的谐振腔305,实施时,盖板302可与腔体301一体成型,也可通过紧固螺钉或其他固定结构固定到腔体301上。谐振柱303设置于谐振腔305内,其一体成型,且与腔体301底面一体成型。本实施例1中,谐振柱303一体成型于腔体301的底面,且垂直于腔体301底面,其顶部靠近盖板302底面,但与盖板302底面不接触。一体成型的谐振柱303结构,可通过压铸的方式一体成型,相比现有切削成型的方式,节省了加工材料,进而减少了滤波器的加工成本。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谐振柱303为直筒状,在其他可替换实施例中,谐振柱303也可为带盘状,即除包括直筒状的柱体外,还包括由柱体上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电容圆盘(图3中未示,可参照图2和图4所示),电容圆盘的上表面与盖板302底面之间形成电容。谐振柱303内形成有中空的供调谐螺钉304伸入的调谐腔306,本实施例对谐振腔306的形状、深度等不做限制,同样根据所需滤波参数而设定。所述谐振柱303还包括收容于调谐腔306内的一凸起部307,实施时,该凸起部307可以与调谐腔306的底面一体成型(即凸起部307本身是一体成型的,其与调谐腔306的底面也是一体成型的),也可分体固定于调谐腔306的底面上(即凸起部307本身是一体成型的,其与调谐腔306的底面是分体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本实施例1中,凸起部307一体成型于调谐腔306底面的中心部位,且呈一柱状结构,便于加工和节省材料。因谐振柱303顶部是电容耦合较强的部分,所以调谐腔306优选设置于谐振柱303的上部,这样凸起部307延伸入中空部的部分则设置于谐振柱303的上部。另外,本技术的谐振柱303采用国标螺柱加工,在调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和设置于腔体上的盖板,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谐振柱,所述盖板上贯穿有调谐螺钉,所述调谐螺钉下端伸入到谐振柱内,且所述调谐螺钉设置有自下端向上延伸的中空部,所述谐振柱包括与所述中空部相配合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上端伸入到所述中空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和设置于腔体上的盖板,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谐振柱,所述盖板上贯穿有调谐螺钉,所述调谐螺钉下端伸入到谐振柱内,且所述调谐螺钉设置有自下端向上延伸的中空部,所述谐振柱包括与所述中空部相配合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上端伸入到所述中空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柱与腔体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柱或部分谐振柱与腔体分体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柱包括分体的上部谐振柱和下部谐振柱,所述下部谐振柱一体成型于腔体底面上,所述上部谐振柱与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泽李强李敦穁
申请(专利权)人: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