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88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包括外壳、第一可充电电源、LED灯组件、第一调节开关以及可调节穿戴开口大小的调节手环,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源和LED灯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一调节开关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源、LED灯组件与所述第一调节开关电连接成第一闭合回路;所述调节手环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一侧。该手电筒可利用所述调节手环将所述手电筒直接穿戴在胳膊上,并使手电筒发出的光线照射使用者的前方,需要调节方向时,直接摆动手臂或手腕即可,避免了由于长时间抓握手电筒的外壳而出现手指或手臂酸胀的情况,提高了手电筒使用的便利性。

A portable flashlight with emergency light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rtable and emergency lighting flashlight,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a first rechargeable power supply, an LED lamp assembly, a first adjusting switch and an adjusting Bracelet adjusting the size of the wearing opening. The first rechargeable power supply and an LED lamp assembly are both installed inside the housing, and the first adjusting switch is installed on the housing, and the first rechargeable. The power supply, the LED lamp assembly and the first regulating switch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to a first closed circuit, and the regulating hand ring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housing. The flashlight can directly wear the flashlight on the arm by the adjusting bracelet, and make the light emitted by the flashlight illuminate the front of the user. When the direction needs to be adjusted, the flashlight can directly swing the arm or wrist, thus avoiding the situation of finger or arm swelling caused by holding the shell of the flashlight for a long time, and improving the convenience of the flashligh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
技术介绍
手电筒简称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一个典型的手电筒有一个经由电池供电的灯泡和聚焦反射镜,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虽然是相当简单的设计,它一直迟至19世纪末期才被专利技术,因为它必须结合电池与电灯泡的专利技术。在早期因为电池的蓄电力不足,因此在英文中它被称为"Flashlight",意即短暂的灯。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手电筒的使用便利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手电筒大多是手持式结构,即人们使用手电筒时,需要通过一只手一直抓着手电筒的外壳,长时间使用后,手指或手臂会出现酸胀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旨在提高手电筒使用的便利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包括外壳、第一可充电电源、LED灯组件、第一调节开关以及可调节穿戴开口大小的调节手环,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源和LED灯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一调节开关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源、LED灯组件与所述第一调节开关电连接成第一闭合回路;所述调节手环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手环的穿戴方向与所述手电筒的出光方向呈夹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手环的穿戴方向与所述手电筒的出光方向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手环为圆环形的弹性带。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手环包括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所述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调节带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调节带上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与不同的通孔相扣合,以调节所述调节手环的穿戴开口大小。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手环包括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所述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调节带的自由端上安装有长条形魔术贴的第一面,所述第二调节带的自由端上安装有长条形魔术贴的第二面,所述长条形魔术贴的第一面贴合在所述长条形魔术贴的第二面的不同位置,以调节所述调节手环的穿戴开口大小。进一步地,所述手电筒还包括第二可充电电源和第二调节开关,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源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第二调节开关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源、LED灯组件与所述第二调节开关电连接成第二闭合回路,且所述第二闭合回路与第一闭合回路互不干涉。进一步地,所述手电筒还包括盖板,所述外壳上具有凹部,所述第二调节开关容置在所述凹部内,所述盖板可翻转地安装在所述凹部的一侧,并与所述凹部相互扣合或相互分离。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具有若干用于增大表面摩擦系数的凸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其通过在外壳的一侧安装一个可调节穿戴开口大小的调节手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直接利用所述调节手环将所述手电筒穿戴在胳膊上,并使手电筒发出的光线照射使用者的前方,需要调节方向时,直接摆动手臂或手腕即可。该手电筒利用所述调节手环避免了由于长时间抓握手电筒的外壳而出现手指或手臂酸胀的情况,提高了手电筒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00、手电筒;10、外壳;20、LED灯组件;30、第一调节开关;40、调节手环;50、第二调节开关;60、盖板;11、凹部;12、凸点;41、第一调节带;42、第二调节带;411、通孔;421、凸起;43、长条形魔术贴的第一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至图3,其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100,其包括外壳10、第一可充电电源(未图示)、LED灯组件20、第一调节开关30以及可调节穿戴开口大小的调节手环40。具体的,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源和LED灯组件20均安装在所述外壳10的内部,所述第一调节开关30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上,且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源、LED灯组件20与所述第一调节开关30电连接成第一闭合回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开关30控制第一闭合回路的连通与断开,从而控制所述LED灯组件20的亮灭。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源为免维护额定容量高达500mAH的4V铅酸电池,所述LED灯组件20的光源采用绿色环保、高亮度白色LED,使用寿命长,LED光源耗能低,电池在充满的状态下,照明时间长达1小时左右。按动所述第一调节开关30,可自由选择强弱光照明,从而可根据环境需求更好地利用照明能源;同时,所述LED灯组件20采用反光杯聚光,使得光照的射程更远。所述调节手环40固定在所述外壳10的一侧,用于穿戴在手臂上;同时,所述调节手环40的穿戴方向与所述手电筒100的出光方向呈夹角设置,例如夹角大小为30°、45°、60°、9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手环40的穿戴方向与所述手电筒100的出光方向相互垂直,从而使得使用者在手臂自然下垂的情况下,手电筒100的出光方向朝向正前方,需要调节方向时,直接摆动手臂或手腕即可,使用较为方便,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手环40为圆环形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本身具有弹性收缩能力,从而可调节穿戴开口的大小,以自动适应不同粗细的手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手电筒100还包括第二可充电电源(未图示)和第二调节开关50,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源安装在所述外壳10内部,所述第二调节开关50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上。参照图4,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源、LED灯组件20与所述第二调节开关50电连接成第二闭合回路,且所述第二闭合回路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第一可充电电源、LED灯组件(20)、第一调节开关(30)以及可调节穿戴开口大小的调节手环(40),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源和LED灯组件(20)均安装在所述外壳(10)内部,所述第一调节开关(30)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上,且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源、LED灯组件(20)与所述第一调节开关(30)电连接成第一闭合回路;所述调节手环(40)固定在所述外壳(10)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第一可充电电源、LED灯组件(20)、第一调节开关(30)以及可调节穿戴开口大小的调节手环(40),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源和LED灯组件(20)均安装在所述外壳(10)内部,所述第一调节开关(30)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上,且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源、LED灯组件(20)与所述第一调节开关(30)电连接成第一闭合回路;所述调节手环(40)固定在所述外壳(10)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环(40)的穿戴方向与所述手电筒的出光方向呈夹角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环(40)的穿戴方向与所述手电筒的出光方向相互垂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环(40)为圆环形的弹性带。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于携带且可应急照明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环(40)包括第一调节带(41)和第二调节带(42),所述第一调节带(41)和第二调节带(42)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外壳(10)上,所述第一调节带(41)和第二调节带(42)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调节带(4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411),所述第二调节带(42)上具有凸起(421),所述凸起(421)与不同的通孔(411)相扣合,以调节所述调节手环(40)的穿戴开口大小。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迪初
申请(专利权)人:长方集团康铭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