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及拉模建造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68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52
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及拉模建造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采用平拉模的方法建造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平拉模台为可平拉移动的钢模板,其内轮廓同基础底板的外轮廓,包括混凝土料斗、振捣孔、承重轮、导向轮、橡胶密封板以及其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平拉模台的重量通过承重轮传导给导轨,通过导轨传导给承重桩并最终传导到地基;导向轮用于保证平拉模台的行进路线不偏移;橡胶密封板从两侧夹紧导轨下面的倒T型钢,确保混凝土在轨道位置不漏浆。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建造方法,建造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

Mould and Drawing Form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Base Plate of Assembled Concrete Underground Buildings

Mould and drawing die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foundation floor of assembled concrete underground building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lat drawing die is used to construct foundation floor of assembled concrete underground building. Flat drawing die platform is a steel template which can be pulled and moved horizontally. Its inner outline is the outer outline of foundation floor, including concrete hopper, vibration punching hole, bearing wheel, guide wheel and rubber sealing plate. And its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forming formwork; the weight of the flat-drawing formwork platform is transmitted to the guide rail through the load-bearing wheel, and to the load-bearing pile through the guide rail and ultimately to the foundation; the guide wheel is used to ensure that the traveling route of the flat-drawing formwork platform is not offset; the rubber sealing plate clamps the inverted T-shaped steel under the guide rail from both sides to ensure that concrete does not leak slurry in the track position. By adopting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 slab of the assembled concrete underground build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quality, fast speed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及拉模建造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到混凝土地下建筑的建造,特别是涉及到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拉模建造法。
技术介绍
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建造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其一是传统的普通施工方法,类似于传统的装配式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基础施工方法,采用支模、绑扎钢筋、打混凝土的方式,在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上制备有上部竖向构件的安装沟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CN201810551369.X,公开了一种半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该综合管廊包括:现浇形成的底板,其上对应墙板的位置处设置有杯形槽;预制的管廊节段,包括一体成型的顶板和与顶板垂直连接的多个墙板,所述墙板插设于对应的杯形槽内,相邻的两个管廊节段间通过现浇连接段连接固定;填充于所述杯形槽内的沥青玛蹄脂层,所述沥青玛蹄脂层的顶面距所述杯形槽的槽口有一设定距离;以及灌注形成于所述杯形槽内的防水混凝土结构,所述防水混凝土结构位于所述沥青玛蹄脂层之上,并通过所述防水混凝土结构封闭所述杯形槽的槽口。本专利技术采用杯槽节点构造来连接现浇的底板和预制的墙板,避免了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之间的钢筋搭接和绑扎施工,施工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但这种方法并没有什么创新性,施工精度和外观质量也不理想。其二是全预制的施工方法,工厂化的方式制备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在现场安装,然后往底板底部灌浆,完成底板的建造,建造质量好、精度高、外观整洁。但这样方法效率低、造价高,且灌浆质量难以保证。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建造方法,存在着要么施工精度和外观质量也不理想,要么效率低、造价高和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需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及拉模建造法,采用平拉模的方法建造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建造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特别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底板的施工建造,包括混凝土地下管廊、地铁站线、隧道等工程的建造。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导轨和平拉模台;所述导轨为钢管,且钢管下部设置有倒T型钢;所述平拉模台包括混凝土料斗、振捣孔、承重轮、导向轮、橡胶密封板以及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所述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的内部轮廓与基础底板的外轮廓一致;所述混凝土料斗设置在基础底板设计高度最高点位置;所述振捣孔设置为两个以上,且位于混凝土料斗之间穿透成型模板;所述承重轮设置在导轨上部;所述导向轮设置在导轨的两侧;所述橡胶密封板设置在平拉模台底部,位于导轨下部倒T型钢对应的位置。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拉模建造法,其特征是:应用所述的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步骤一、施工准备按照常规手段进行基坑开挖完成后,依据设计要求施工建造承重桩并浇筑混凝土垫层,所述承重桩包括型钢桩和混凝土桩,承重桩的桩顶部设置有连接钢板,在承重桩顶部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法安装导轨,绑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钢筋;步骤二、制备并安装平拉模台平拉模台的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以及混凝土料斗均采用型钢和钢板制备,并在混凝土料斗之间预留两个以上振捣孔,振捣孔采用钢管制备;平拉模台的安装顺序为,将承重轮安装于导轨上部,导向轮安装于导轨的两侧,橡胶密封板从两侧夹紧导轨下部设置的倒T型钢;步骤三、平拉模法建造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通过混凝土料斗浇筑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混凝土的塌落度为0.5mm~10mm,并通过混凝土料斗和振捣孔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沿着导轨平移平拉模台,浇筑下一个工段的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直至完成全部混凝土浇筑;步骤四、移除平拉模台完成所述步骤三的全部混凝土浇筑后,移除平拉模台,清理后备用。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及拉模建造法,采用平拉模的方法建造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平拉模台为可平拉移动的钢模板,其内轮廓同基础底板的外轮廓,包括混凝土料斗、振捣孔、承重轮、导向轮、橡胶密封板以及其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平拉模台的重量通过承重轮传导给导轨,通过导轨传导给承重桩并最终传导到地基;导向轮用于保证平拉模台的行进路线不偏移;橡胶密封板从两侧夹紧导轨下面的倒T型钢,确保混凝土在轨道位置不漏浆;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建造方法,建造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承重桩布置横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承重桩和导轨布置横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平拉模台混凝土料斗和振捣孔位置的横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承重轮、导向轮和橡胶密封板布置横剖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平拉模台纵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承重轮和导向轮布置纵剖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平拉模台横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基础底板建造完成后的横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基础底板上部结构装配完成后的横剖面示意图。图中1-承重桩、2-导轨、3-平拉模台、4-混凝土料斗、5-振捣孔、6-承重轮、7-导向轮、8-橡胶密封板、9-基础底板。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其特征是:如图1~图7所示,包括导轨2和平拉模台3;所述导轨2采用钢管制备,且底部焊接连接倒T型钢;所述平拉模台3为可平拉移动的钢模板,包括混凝土料斗4、振捣孔5、承重轮6、导向轮7、橡胶密封板8及其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其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的内轮廓与基础底板9的外轮廓一致;所述混凝土料斗4,用于向基础底板9浇筑混凝土,置于基础底板9最高点对应的位置;所述振捣孔5位于混凝土料斗4之间,采用钢管制备,均匀布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承重轮6置于导轨2之上,采用钢质材料制备,用于将平拉模台3的重力传递到导轨2并支撑平拉模台3;所述导向轮7置于导轨2的两侧,采用钢质材料制备,在平移模台时起到水平定位和平移导向的作用;所述橡胶密封板8,采用橡胶板制备,安装在平拉模台3的模板上,并从两侧夹紧导轨2下面的倒T型钢,在平拉移动时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基础底板9为采用平拉模台3制备的、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的混凝土底板。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拉模建造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步骤一、施工准备按照常规手段进行基坑开挖完成后,如图1和图2所示,依据设计要求施工完承重桩1并浇筑混凝土垫层,所述承重桩1包括型钢桩和混凝土桩,承重桩1的桩顶部设置有连接钢板,在承重桩1顶部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导轨2,绑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9的钢筋;步骤二、制备并安装平拉模台3如图3~图7所示,采用型钢和钢板制备平拉模台3的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还包括浇筑混凝土用的混凝土料斗4和振捣混凝土用的振捣孔5,以及承重轮6、导向轮7和橡胶密封板8;在步骤一施工准备的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9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平拉模台3,将承重轮6置于导轨2之上,导向轮7置于导轨2的两侧,橡胶密封板8从两侧夹紧导轨2下面的倒T型钢;步骤三、平拉模法建造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导轨(2)和平拉模台(3);所述导轨(2)为钢管,且钢管下部设置有倒T型钢;所述平拉模台(3)包括混凝土料斗(4)、振捣孔(5)、承重轮(6)、导向轮(7)、橡胶密封板(8)以及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所述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的内部轮廓与基础底板(9)的外轮廓一致;所述混凝土料斗(4)设置在基础底板(9)设计高度最高点位置;所述振捣孔(5)设置为两个以上,且位于混凝土料斗(4)之间穿透成型模板;所述承重轮(6)设置在导轨(2)上部;所述导向轮(7)设置在导轨(2)的两侧;所述橡胶密封板(8)设置在平拉模台(3)底部,位于导轨(2)下部倒T型钢对应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导轨(2)和平拉模台(3);所述导轨(2)为钢管,且钢管下部设置有倒T型钢;所述平拉模台(3)包括混凝土料斗(4)、振捣孔(5)、承重轮(6)、导向轮(7)、橡胶密封板(8)以及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所述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的内部轮廓与基础底板(9)的外轮廓一致;所述混凝土料斗(4)设置在基础底板(9)设计高度最高点位置;所述振捣孔(5)设置为两个以上,且位于混凝土料斗(4)之间穿透成型模板;所述承重轮(6)设置在导轨(2)上部;所述导向轮(7)设置在导轨(2)的两侧;所述橡胶密封板(8)设置在平拉模台(3)底部,位于导轨(2)下部倒T型钢对应的位置。2.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拉模建造法,其特征是: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步骤一、施工准备按照常规手段进行基坑开挖完成后,依据设计要求施工建造承重桩(1)并浇筑混凝土垫层,所述承重桩(1)包括型钢桩和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