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60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20‑45%的玉米纤维、10‑20%的竹纤维、10‑30%的天丝纤维、15‑20%的莫代尔纤维,将上述纤维按照精纺工艺制成10‑20tex的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纺纱线由多种纤维混纺而成,通过合理安排每种纤维的重量来发挥每种纤维不同的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纺纱线抗菌性能良好,且质地柔软舒适,适合贴身穿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的制备工艺,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合理地对纤维用量进行试验,得出最佳的用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Degradable anti-bacterial skin-friendly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gradable anti-bacterial skin-friendly fabric, which comprises 20 45% corn fiber, 10 20% bamboo fiber, 10 30% Tencel fiber and 15 20% Modal fiber according to weight percentage. The above-mentioned fiber is made into 10 20 tex yarn according to the worsted process.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a degradable anti-bacterial skin-friendly fabric. The spinning yarn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made of a variety of fibers, which can give play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fiber by reasonably arranging the weight of each fiber; the spinning yarn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good antimicrobial performance, soft and comfortable texture, and is suitable for close-fitting wear.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degradable anti-bacterial skin-friendly fabric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The optimal dosage of the fiber is obtained by testing the dosage rationally,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属于服装面料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观念不断更新,尤其是对纺织服装的功能、质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开发研究出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能满足消费者健康、舒适、环保等穿着需求的新型产品,则是整个行业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虽然现在竹纤维制成的面料柔软舒适、透气性好,但是其降解性能差,抗菌亲肤性能相对也不高。现需要一种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及其制备工艺,以期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20-45%的玉米纤维、10-20%的竹纤维、10-30%的天丝纤维、15-20%的莫代尔纤维,将上述纤维按照精纺工艺制成10-20tex的纱线。优选地,所述面料的克重为:300-310g/m2。优选地,织物组织为单面平针,21.4纵行/10cm,纵密:24.8横列/10cm;针号:7G,在电脑横机上编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纤维、竹纤维、天丝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按比例混合;梳棉工艺,依次按照分梳、除杂、均匀混合和成条的工艺步骤;并条工序,采用四道并合;粗纱工艺捻度5-7/10cm,粘度系数控制在80-90之间;细纱工艺,分段上粗纱,穿粗纱时将粗纱条引出穿过粗纱棒,粗纱经过喇叭口进入牵引部件;络筒工艺,将细纱工艺处理后的纱线依次通过管纱、气圈破裂器、预清砂器、导纱器、张力装置、清纱装置、槽筒和筒子进行相应的工艺处理;在所述并条工艺中,将牵伸倍数设置在8-11,车速为200-210m/min。优选地,在所述并条工序中,将所述的牵伸倍数设置为8-9,末并定量控制在17g/5m-28g/5m,出条速度在180r/min-300r/min。优选地,在所述粗纱工序中,将所述纱线的粗纱定量控制在5.1g/10m-7.2g/10m,牵伸倍数为6-8;将所述锭子速度控制在700r/min-850r/min之间。优选地,在所述络筒工序中,将所述的络筒速度控制在850-950m/min,络筒工序的相对湿度保持在RH50%-6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纺纱线由多种纤维混纺而成,通过合理安排每种纤维的重量来发挥每种纤维不同的特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纺纱线防辐射性能良好,且质地柔软舒适,适合贴身穿着;(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的制备工艺,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合理地对纤维用量进行试验,得出最佳的用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45%的玉米纤维、20%的竹纤维、15%的天丝纤维、20%的莫代尔纤维,将上述纤维按照精纺工艺制成10-20tex的纱线,所述面料的克重为:300g/m2,织物组织为单面平针,21.4纵行/10cm,纵密:24.8横列/10cm;针号:7G,在电脑横机上编制。上述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纤维、竹纤维、天丝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按比例混合;梳棉工艺,依次按照分梳、除杂、均匀混合和成条的工艺步骤;并条工序,采用四道并合;粗纱工艺捻度5-7/10cm,粘度系数控制在80-90之间;细纱工艺,分段上粗纱,穿粗纱时将粗纱条引出穿过粗纱棒,粗纱经过喇叭口进入牵引部件;络筒工艺,将细纱工艺处理后的纱线依次通过管纱、气圈破裂器、预清砂器、导纱器、张力装置、清纱装置、槽筒和筒子进行相应的工艺处理;在所述并条工艺中,将牵伸倍数设置在8-11,车速为200-210m/min。在所述并条工序中,将所述的牵伸倍数设置为8-9,末并定量控制在17g/5m-28g/5m,出条速度在180r/min-300r/min。在所述粗纱工序中,将所述纱线的粗纱定量控制在5.1g/10m-7.2g/10m,牵伸倍数为6-8;将所述锭子速度控制在700r/min-850r/min之间。在所述络筒工序中,将所述的络筒速度控制在850-950m/min,络筒工序的相对湿度保持在RH50%-65%。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40%的玉米纤维、15%的竹纤维、30%的天丝纤维、15%的莫代尔纤维,将上述纤维按照精纺工艺制成10-20tex的纱线,所述面料的克重为:300g/m2,织物组织为单面平针,21.4纵行/10cm,纵密:24.8横列/10cm;针号:7G,在电脑横机上编制。其制备工艺过程不变。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该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20‑45%的玉米纤维、10‑20%的竹纤维、10‑30%的天丝纤维、15‑20%的莫代尔纤维,将上述纤维按照精纺工艺制成10‑20tex的纱线。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20-45%的玉米纤维、10-20%的竹纤维、10-30%的天丝纤维、15-20%的莫代尔纤维,将上述纤维按照精纺工艺制成10-20tex的纱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克重为:300-310g/m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其特征在于,织物组织为单面平针,21.4纵行/10cm,纵密:24.8横列/10cm;针号:7G,在电脑横机上编制。4.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降解抗菌亲肤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纤维、竹纤维、天丝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按比例混合;梳棉工艺,依次按照分梳、除杂、均匀混合和成条的工艺步骤;并条工序,采用四道并合;粗纱工艺捻度5-7/10cm,粘度系数控制在80-90之间;细纱工艺,分段上粗纱,穿粗纱时将粗纱条引出穿过粗纱棒,粗纱经过喇叭口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俊杰曹永涛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云蝠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