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磊磊专利>正文

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35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凹槽和安装槽,所述凹槽位于安装槽的一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拉动线缆可以带动球头杆进行横向移动,圆头杆可以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可以带动橡胶球进行移动并与线缆脱离,此时线缆可以被拉动,使得在拉动线缆的力大于一定的值时,才能使橡胶球脱离线缆,进而能拉动线缆进行打卷,可以对线缆进行张紧,且在打卷时,线缆的张力恒定,避免打成的线缆卷有些地方松有些地方紧,防止线缆卷在使用时,容易散掉或无法将线缆抽出,使用方便。

A High Precision Double-end Wi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precision double-end wind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top part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an installation groove, which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top side of the base is welded with a second support column,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groove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rotat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the pulling cable can drive the ball-end rod to move horizontally, the round-end rod can drive the rotating rod to rotate, and the rotating rod can drive the rubber ball to move and disconnect from the cable. At this time, the cable can be pulled, so that when the pulling force of the cable is greater than a certain value, the rubber ball can be disconnected from the cable, and then the cable can be pulled for winding. The tension of the cable is constant during winding, so as to avoid loosening and tightening in some places of the finished cable coil, and to prevent the cable coil from being easily dispersed or unable to pull the cable out when it is in use, which is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
本技术涉及线缆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
技术介绍
公告号为CN203450949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头线缆成卷机,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上安装有计米机构、成卷主动力机构、排线机构、夹线夹膜线机构以及切断机构,所述成卷主动力机构包括第一成卷机构与第二成卷机构,所述计米机构安装在机架本体一侧,两个成卷主动力机构安装在机架本体的上端,所述计米机构与成卷主动力机构中间设置导轮,线缆自计米机构通过导轮接至成卷主动力机构,所述排线机构、夹线夹膜线机构以及切断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本体底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机架本体上安装两个成卷机构,双头结构比现有同类型单头结构的两台放在一起更结构紧凑,节省占地面积,更节省操作工的数量,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双头结构采用不停机自动切换收卷轴,效率更高。但是该双头线缆成卷机没有线缆张紧装置,则在打卷时,不能对线缆进行张紧,这样打成的线缆卷就会有些地方松有些地方紧,在使用时,会很容易散掉或无法将线缆抽出,所以我们提出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凹槽和安装槽,所述凹槽位于安装槽的一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上焊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套设有对称设置的扭簧,两个扭簧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柱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分别焊接有侧板和立柱,所述侧板位于立柱的一侧,所述立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轮,所述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一通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穿线孔相连通,所述圆孔的一侧内壁上分别焊接有横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横杆的上方,所述横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转动杆的一侧相焊接,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橡胶球和齿轮,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凹槽相连通,所述贯穿孔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所述贯穿孔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立板,所述滑动板上和立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球头杆,所述球头杆的一端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凹槽,所述球头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的一侧相接触,所述球头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三通孔并延伸至第一通孔内,所述球头杆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滑动板和立板之间,所述球头杆的顶部一侧焊接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导轮和两个第一导轮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线缆,所述线缆的一端贯穿穿线孔并延伸至侧板的一侧,所述橡胶球的顶部与线缆的底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直线轴承,所述球头杆的一端贯穿直线轴承并延伸至立板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贯穿孔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均焊接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延伸至两个滑动槽内并分别与两个滑动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转动槽内并分别与两个第一转动槽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导轮的一侧均焊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第二转动槽并与第二转动槽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侧底部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球头杆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不拉动线缆时,橡胶球是始终将线缆抵在穿线孔的顶部内壁上的,则线缆不会移动,当拉动线缆时,线缆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柱进行转动,第一支撑柱可以带动球头杆在第一支撑柱上进行滑动并使圆头杆进行横向移动,圆头杆可以带动滑动板进行横向移动,球头杆可以带动齿条进行横向移动,齿条可以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可以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可以带动橡胶球进行移动并与线缆脱离,此时线缆可以被拉动。本技术结构简单,拉动线缆可以带动球头杆进行横向移动,圆头杆可以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可以带动橡胶球进行移动并与线缆脱离,此时线缆可以被拉动,使得在拉动线缆的力大于一定的值时,才能使橡胶球脱离线缆,进而能拉动线缆进行打卷,可以对线缆进行张紧,且在打卷时,线缆的张力恒定,避免打成的线缆卷有些地方松有些地方紧,防止线缆卷在使用时,容易散掉或无法将线缆抽出,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的底座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凹槽、3球头杆、4第一支撑柱、5第一导轮、6滑动板、7第一弹簧、8贯穿孔、9立板、10安装槽、11线缆、12侧板、13立柱、14第二导轮、15第二支撑柱、16穿线孔、17橡胶球、18第二弹簧、19圆孔、20横杆、21转动杆、22齿轮、23齿条、24扭簧、25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凹槽2和安装槽10,凹槽2位于安装槽10的一侧,底座1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柱15,凹槽2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25,转轴25上焊接有第一支撑柱4,转轴25的外壁上套设有对称设置的扭簧24,两个扭簧24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柱4的两侧,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15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5,安装槽10的内壁上分别焊接有侧板12和立柱13,侧板12位于立柱13的一侧,立柱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轮14,侧板1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穿线孔16,穿线孔16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第一通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圆孔19,圆孔19与穿线孔16相连通,圆孔19的一侧内壁上分别焊接有横杆20和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位于横杆20的上方,横杆2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1,第二弹簧18的一端与转动杆21的一侧相焊接,转动杆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橡胶球17和齿轮22,安装槽1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贯穿孔8,贯穿孔8与凹槽2相连通,贯穿孔8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6,贯穿孔8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立板9,滑动板6上和立板9上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球头杆3,球头杆3的一端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凹槽2,球头杆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4的一侧相接触,球头杆3的另一端贯穿第三通孔并延伸至第一通孔内,球头杆3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位于滑动板6和立板9之间,球头杆3的顶部一侧焊接有齿条23,齿轮22与齿条23相啮合,第二导轮14和两个第一导轮5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线缆11,线缆11的一端贯穿穿线孔16并延伸至侧板12的一侧,橡胶球17的顶部与线缆11的底部相接触,在不拉动线缆11时,橡胶球17是始终将线缆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凹槽(2)和安装槽(10),所述凹槽(2)位于安装槽(10)的一侧,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柱(15),所述凹槽(2)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25),所述转轴(25)上焊接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转轴(25)的外壁上套设有对称设置的扭簧(24),两个扭簧(24)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柱(4)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15)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5),所述安装槽(10)的内壁上分别焊接有侧板(12)和立柱(13),所述侧板(12)位于立柱(13)的一侧,所述立柱(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轮(14),所述侧板(1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穿线孔(16),所述穿线孔(16)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一通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圆孔(19),所述圆孔(19)与穿线孔(16)相连通,所述圆孔(19)的一侧内壁上分别焊接有横杆(20)和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18)位于横杆(20)的上方,所述横杆(2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1),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一端与转动杆(21)的一侧相焊接,所述转动杆(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橡胶球(17)和齿轮(22),所述安装槽(1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贯穿孔(8),所述贯穿孔(8)与凹槽(2)相连通,所述贯穿孔(8)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6),所述贯穿孔(8)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立板(9),所述滑动板(6)上和立板(9)上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球头杆(3),所述球头杆(3)的一端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凹槽(2),所述球头杆(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4)的一侧相接触,所述球头杆(3)的另一端贯穿第三通孔并延伸至第一通孔内,所述球头杆(3)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位于滑动板(6)和立板(9)之间,所述球头杆(3)的顶部一侧焊接有齿条(23),所述齿轮(22)与齿条(23)相啮合,所述第二导轮(14)和两个第一导轮(5)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线缆(11),所述线缆(11)的一端贯穿穿线孔(16)并延伸至侧板(12)的一侧,所述橡胶球(17)的顶部与线缆(11)的底部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双头打卷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凹槽(2)和安装槽(10),所述凹槽(2)位于安装槽(10)的一侧,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柱(15),所述凹槽(2)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25),所述转轴(25)上焊接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转轴(25)的外壁上套设有对称设置的扭簧(24),两个扭簧(24)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柱(4)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柱(4)和第二支撑柱(15)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5),所述安装槽(10)的内壁上分别焊接有侧板(12)和立柱(13),所述侧板(12)位于立柱(13)的一侧,所述立柱(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轮(14),所述侧板(1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穿线孔(16),所述穿线孔(16)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一通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圆孔(19),所述圆孔(19)与穿线孔(16)相连通,所述圆孔(19)的一侧内壁上分别焊接有横杆(20)和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18)位于横杆(20)的上方,所述横杆(2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1),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一端与转动杆(21)的一侧相焊接,所述转动杆(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橡胶球(17)和齿轮(22),所述安装槽(1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贯穿孔(8),所述贯穿孔(8)与凹槽(2)相连通,所述贯穿孔(8)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6),所述贯穿孔(8)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立板(9),所述滑动板(6)上和立板(9)上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球头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董磊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