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1852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及其制造方法。该面料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各层之间依次连接;所述外层采用阻燃聚烯烃膜;所述内层采用ePTFE膜、阻燃TPU膜、阻燃TPEE膜、阻燃PVC膜、阻燃聚烯烃膜、阻燃PU涂层、阻燃PVC涂层、PVDC涂层或PVDF涂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中间层由阻燃纤维织物与聚卤代烯烃膜组成;该面料具有优异的防危化品渗透性能,同时兼具良好的防毒性和阻燃性,而且重量轻薄。该面料整体厚度为1.0‑2.5mm,克重小于550g/m

A Flame-retardant, Virus-proof and Chemical-proof Fabric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ame retardant, poison-proof and chemical-proof fabric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fabric consists of an outer layer, an intermediate layer and an inner layer, which are connected in turn; the outer layer adopts a flame retardant polyolefin film; the inner layer adopts ePTFE film, a flame retardant TPU film, a flame retardant TPEE film, a flame retardant PVC film, a flame retardant polyolefin film, a flame retardant PU coating, a flame retardant PVC coating, a PVDC coating or a PVDF coating; and the intermediate layer consists of a flame retardant fiber fabric and a polyhalide coating. The fabric has excellent permeability of dangerous chemicals, good anti-toxicity and flame retardancy, and light weight. The overall thickness of the fabric is 1.0 2.5 m m and the weight of the fabric is less than 550 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防护面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化学防护服在处理危化品事故时,是保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主要装备,其核心部件为化学防护面料。而且,危化品事故现象经常伴随着一些闪燃爆燃现象,因此对化学防护面料的阻燃性亦提出了要求。此外,近年来国内外暴恐袭击层出不穷,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而赋予化学防护面料防毒功能尤为必要。传统化学防护面料是由橡胶材料在基布上涂覆形成,具有良好的防化性能。但是单一橡胶材料的防护功能有限,一般需要多种橡胶材料并用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护效果,致使橡胶防护服面料厚重,穿戴舒适性差。而且,事故处置中沾染的化学品极易渗入橡胶内部,致使材料出现“洗消不尽”的问题,对重复使用的作业人员易造成隐性伤害。近年来,高分子膜类化学防护面料的开发日益得到关注。例如,申请号为201310405375.1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载锆化学防护材料,该材料以活性炭或分子筛等吸附材料为载体浸渍锆盐,仅具备对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气体不到30min的防护能力,而且没有提及材料的阻燃性及防毒性。申请号为201720194740.2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消防员化学防护服,其防护上衣面料由阻燃隔热层、防水层和舒适层所构成,但对于防护对象及防护能力没有涉及。以上可见,目前国内外关于化学防护面料的研究开发尚未涉及阻燃防毒防化功能集成于一体的防护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面料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各层之间依次连接;所述外层采用阻燃聚烯烃膜;所述内层采用ePTFE膜、阻燃TPU膜、阻燃TPEE膜、阻燃PVC膜、阻燃聚烯烃膜、阻燃PU涂层、阻燃PVC涂层、PVDC涂层或PVDF涂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中间层由阻燃纤维织物与聚卤代烯烃膜组成;所述阻燃聚烯烃膜中的聚烯烃树脂是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聚丙烯均聚树脂、聚丙烯共聚树脂、聚烯烃塑性体或聚烯烃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卤代烯烃膜是聚偏二氯乙烯膜、聚氟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或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膜;所述阻燃纤维织物包括阻燃织物一和阻燃织物二;该面料整体厚度为1.0-2.5mm,克重小于550g/m2,防芥子气穿透时间≥72h,防化学品渗透时间≥8h,续燃≤10s,阴燃≤10s,损毁长度≤100mm。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方法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阻燃防毒防化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外层的制备;将聚烯烃树脂和聚烯烃阻燃剂以重量比100:5-30充分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再将混合原料通过吹膜机或流延机挤出成型,挤出温度为160-220℃,挤出速度为5-30m/min,得到外层;第二步、中间层的制备;(1)阻燃织物一的制备:采用阻燃涤纶纤维、阻燃腈纶纤维、阻燃维纶或阻燃锦纶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织造工艺得到阻燃织物一;(2)阻燃织物二的制备:采用阻燃黏胶纤维、对位芳纶纤维、间位芳纶纤维、聚芳噁二唑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至少一种通过织造工艺得到阻燃织物二;(3)将阻燃织物一、阻燃织物二和聚卤代烯烃膜以任意顺序从外至内排列后通过复合的方式得到中间层;第三步、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半成品的制备;将第一步制备的混合原料通过流延的方式层压于第二步制备的中间层外侧,得到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半成品;或者将第一步制备的外层通过复合的方式层压于第二步制备的中间层外侧,得到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半成品;第四步、阻燃防毒防化面料的制备;将内层通过复合、流延、压延或涂层方式层压于第三步得到的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半成品的内侧,得到阻燃防毒防化面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具有一定的热封性、阻燃性及满足面料服用要求的内层和外层之间放置阻燃阻隔中间层,得到一种集成阻燃防毒防化功能的面料,解决了长期以来化学防护面料不阻燃的难题,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毒性和防危化品渗透性,重量轻薄,同时具有良好的闪燃、爆燃防护能力,适合应用于个体防护装备和集体防护装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及市场前景。(2)制得的面料的续燃及阴燃时间均小于10s、损毁长度小于100mm;防毒(芥子气)穿透时间≥72h,防化学品渗透时间≥8h,该数值是目前国际上化学防护能力检测的极限值,亦代表了面料化学防护能力的最高等级,表明制备的化学防护面料具有最高防护等级,满足对危化品的优异防护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采用的防护面料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采用的防护面料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采用的防护面料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和实施例7所采用的防护面料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所采用的防护面料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所采用的防护面料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不限制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防毒防化面料(简称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1、中间层2和内层3,各层之间依次连接;所述外层1采用阻燃聚烯烃膜,位于面料的最外层;所述内层3采用ePTFE膜、阻燃TPU膜、阻燃TPEE膜、阻燃PVC膜、阻燃聚烯烃膜、阻燃PU涂层、阻燃PVC涂层、PVDC涂层或PVDF涂层中的任意一种,位于面料的最内层,与人体接触;所述中间层2由阻燃纤维织物与聚卤代烯烃膜23组成;所述阻燃聚烯烃膜中的聚烯烃树脂是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聚丙烯均聚树脂、聚丙烯共聚树脂、聚烯烃塑性体(POP)或聚烯烃弹性体(POE)中的至少一种;阻燃聚烯烃膜的厚度为50-200um;所述聚卤代烯烃膜23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膜、聚氟乙烯(PVF)膜、聚偏氟乙烯(PVDF)膜、聚四氟乙烯(PTFE)膜或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膜;聚卤代烯烃膜的厚度为15-100um;所述阻燃纤维织物的厚度为0.5-2mm,克重为70-210g/m2,经纬向强力为100-500g/m2;所述阻燃纤维织物包括阻燃织物一21和阻燃织物二22;阻燃织物一21的特点是纤维制成织物燃烧后有明显熔缩现象;阻燃织物二22的特点纤维制成织物燃烧后几乎无熔缩现象;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阻燃防毒防化面料的制造方法(简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外层1的制备;将聚烯烃树脂和聚烯烃阻燃剂以重量比100:5-30充分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再将混合原料通过吹膜机或流延机挤出成型,挤出温度为160-220℃,挤出速度为5-30m/min,得到外层1;所述聚烯烃阻燃剂是十溴二苯醚、聚磷酸铵或磷酸酯;第二步、中间层2的制备;(1)阻燃织物一21的制备:采用阻燃涤纶纤维、阻燃腈纶纤维、阻燃维纶或阻燃锦纶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织造工艺得到阻燃织物一21;(2)阻燃织物二22的制备:采用阻燃黏胶纤维、对位芳纶纤维、间位芳纶纤维、聚芳噁二唑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至少一种通过织造工艺得到阻燃织物二22;所述织造工艺为针刺、水刺、机织或网布的现有工艺;阻燃织物一21和阻燃织物二22的制备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各层之间依次连接;所述外层采用阻燃聚烯烃膜;所述内层采用ePTFE膜、阻燃TPU膜、阻燃TPEE膜、阻燃PVC膜、阻燃聚烯烃膜、阻燃PU涂层、阻燃PVC涂层、PVDC涂层或PVDF涂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中间层由阻燃纤维织物与聚卤代烯烃膜组成;所述阻燃聚烯烃膜中的聚烯烃树脂是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聚丙烯均聚树脂、聚丙烯共聚树脂、聚烯烃塑性体或聚烯烃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卤代烯烃膜是聚偏二氯乙烯膜、聚氟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或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膜;所述阻燃纤维织物包括阻燃织物一和阻燃织物二;该面料整体厚度为1.0‑2.5mm,克重小于550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各层之间依次连接;所述外层采用阻燃聚烯烃膜;所述内层采用ePTFE膜、阻燃TPU膜、阻燃TPEE膜、阻燃PVC膜、阻燃聚烯烃膜、阻燃PU涂层、阻燃PVC涂层、PVDC涂层或PVDF涂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中间层由阻燃纤维织物与聚卤代烯烃膜组成;所述阻燃聚烯烃膜中的聚烯烃树脂是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聚丙烯均聚树脂、聚丙烯共聚树脂、聚烯烃塑性体或聚烯烃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卤代烯烃膜是聚偏二氯乙烯膜、聚氟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或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膜;所述阻燃纤维织物包括阻燃织物一和阻燃织物二;该面料整体厚度为1.0-2.5mm,克重小于550g/m2,防芥子气穿透时间≥72h,防化学品渗透时间≥8h,续燃≤10s,阴燃≤10s,损毁长度≤1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其特征在于聚卤代烯烃膜的厚度为15-100u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纤维织物的厚度为0.5-2mm,克重为70-210g/m2,经纬向强力为100-500g/m2;阻燃织物一和阻燃织物二中的纤维长度均为38-5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防毒防化面料,其特征在于阻燃聚烯烃膜的厚度为50-200um。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阻燃防毒防化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外层的制备;将聚烯烃树脂和聚烯烃阻燃剂以重量比100:5-30充分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再将混合原料通过吹膜机或流延机挤出成型,挤出温度为160-220℃,挤出速度为5-30m/min,得到外层;第二步、中间层的制备;(1)阻燃织物一的制备:采用阻燃涤纶纤维、阻燃腈纶纤维、阻燃维纶或阻燃锦纶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织造工艺得到阻燃织物一;(2)阻燃织物二的制备:采用阻燃黏胶纤维、对位芳纶纤维、间位芳纶纤维、聚芳噁二唑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至少一种通过织造工艺得到阻燃织物二;(3)将阻燃织物一、阻燃织物二和聚卤代烯烃膜以任意顺序从外至内排列后通过复合的方式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张婷婷陈祯田新宇任玮霍晓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