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罐筒合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81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罐筒套技术领域,涉及内外罐筒合装机,所述的内罐入料轨道设置在内罐夹持机构外侧,外罐入料轨道位于双夹持机构外侧,成品出料轨道安装在出料夹持机构外侧,内罐夹持机构、双夹持机构、内外罐筒合装机构和出料夹持机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工作台上,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组带动内罐夹持机构、双夹持机构、内外罐筒合装机构和出料夹持机构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节省大量人工费用,缩短生产周期,该设计提高设备的精准度和自动化程度,从而减低制作商的人力物力,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Internal and external tank pac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ank sleeve, and relates to the inner and outer tank packer. The inner tank feeding track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inner tank clamping mechanism, the outer tank feeding track is located outside the double clamping mechanism, the finished product discharging track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discharging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inner tank clamping mechanism, the double clamping mechanism, the inner and outer tank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discharging clamp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in turn from left to right. On the workbench, the driving motor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inner tank clamping mechanism, the double clamping mechanism, the inner and outer tank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discharging clamping mechanism to rotate through the driving gear se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o save a lot of labor costs, shorten the production cycle,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automation of the equipment, thereby reducing the manufacturer's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外罐筒合装机
本技术涉及罐筒套
,更具体地,涉及内外罐筒合装机。
技术介绍
当前速热型或速冻型罐头饮品,在原有外部罐筒与罐盖之间加装了内部罐筒。原有技术只是手工将内部罐筒套装入外部罐筒。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目前,人工套装已无法适用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因此,客户寻求自动套装机械,以满足生产需求。本申请人有见于上述习知现有罐筒合装机的不足,秉持研究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结合生产实践,利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提出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因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用机械的方式,将内部罐筒套装入外部罐筒。要保护且有别于现有技术的各个特征:整机的机械结构,内部罐筒的夹持与开合的机械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内外罐筒合装机,主要包括:内罐入料轨道、外罐入料轨道、成品出料轨道、内罐夹持机构、双夹持机构、内外罐筒合装机构、出料夹持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的内罐入料轨道设置在内罐夹持机构外侧,外罐入料轨道位于双夹持机构外侧,成品出料轨道安装在出料夹持机构外侧,内罐夹持机构、双夹持机构、内外罐筒合装机构和出料夹持机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工作台上,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组带动内罐夹持机构、双夹持机构、内外罐筒合装机构和出料夹持机构转动。具体的,所述的内外罐筒合装机构主要由合装凸轮、合装升降杆、限位底座和内罐夹持件组成,合装升降杆底部内侧设有滚动轴承,限位底座设置在合装升降杆顶部,合装升降杆通过滚动轴承沿着合装凸轮的凹槽路径上下位移,内罐夹持件设置在限位底座正上方并固定在旋转圆盘上。具体的,所述的合装凸轮设置在合装转动轴底部,驱动机构带动合装转动轴底部的合装齿轮转动,合装齿轮通过合装转动轴带动合装升降杆和旋转圆盘转动。具体的,所述的限位底座内侧设有限位杆,限位杆顶部为圆形倒角,限位杆安插在内罐夹持件的槽位内。具体的,所述的内罐夹持机构通过内罐转动轴连接于驱动机构的齿轮组,内罐转动轴顶部套有内罐夹持圆盘。具体的,所述的双夹持机构通过夹持转动轴连接于驱动机构的齿轮组,夹持转动轴顶部套有内夹持圆盘和外夹持圆盘。具体的,所述的出料夹持机构通过出料转动轴连接于驱动机构的齿轮组,出料转动轴顶部套有出料夹持圆盘。具体的,所述的内罐入料轨道和外罐入料轨道外侧均设有螺旋入料杆,螺旋电机带动螺旋入料杆转动,内罐入料轨道、外罐入料轨道和成品出料轨道底部均设有运输轨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利用马达减速机,作为机械的主动力,通过保护装置及齿轮副,驱动套筒头座作旋转以及外部罐筒传动、内部罐筒传动所需的其它动作;利用减速马达,通过简单变速,使外部罐筒输送线速度与主机线速度一致,作为外部罐筒输送进入机械的动力源。同时,利用另一减速马达,通过简单变速,使内部罐筒输送线速度与主机线速度一致,作为内部罐筒输送进入机械的动力源;通过变频器,同时控制三台减速机马达,改变变频器频率,获取到不同的生产能力;通过PLC系统,控制并侦测外部罐筒与内部罐筒同时进入机械进行套装。防止有外部罐筒无内部罐筒,或有内部罐筒无外部罐筒的情况发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稳定。节省大量人工费用,缩短生产周期,该设计提高设备的精准度和自动化程度,从而减低制作商的人力物力,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内外罐筒合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如图1至3所示,内外罐筒合装机,主要包括:内罐入料轨道1、外罐入料轨道2、成品出料轨道3、内罐夹持机构4、双夹持机构5、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出料夹持机构7和驱动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罐入料轨道1设置在内罐夹持机构4外侧,外罐入料轨道2位于双夹持机构5外侧,成品出料轨道3安装在出料夹持机构7外侧,内罐夹持机构4、双夹持机构5、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和出料夹持机构7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工作台10上,驱动机构8的驱动电机81通过驱动齿轮组82带动内罐夹持机构4、双夹持机构5、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和出料夹持机构7转动。上述方案,所述的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主要由合装凸轮61、合装升降杆62、限位底座63和内罐夹持件64组成,合装升降杆62底部内侧设有滚动轴承65,限位底座63设置在合装升降杆62顶部,合装升降杆62通过滚动轴承65沿着合装凸轮61的凹槽路径上下位移,内罐夹持件64设置在限位底座63正上方并固定在旋转圆盘66上。所述的合装凸轮61设置在合装转动轴67底部,驱动机构8带动合装转动轴67底部的合装齿轮68转动,合装齿轮68通过合装转动轴67带动合装升降杆62和旋转圆盘66转动。所述的限位底座63内侧设有限位杆631,限位杆631顶部为圆形倒角,限位杆631安插在内罐夹持件64的槽位内。上述方案,所述的内罐夹持机构4通过内罐转动轴41连接于驱动机构8的齿轮组82,内罐转动轴41顶部套有内罐夹持圆盘42。所述的双夹持机构5通过夹持转动轴51连接于驱动机构8的齿轮组82,夹持转动轴51顶部套有内夹持圆盘52和外夹持圆盘53。所述的出料夹持机构7通过出料转动轴71连接于驱动机构8的齿轮组82,出料转动轴71顶部套有出料夹持圆盘72。驱动机构8通过齿轮组82带动内罐转动轴41、夹持转动轴51和出料转动轴71转动,利用内罐转动轴41上的内罐夹持圆盘42来将内罐筒夹持至双夹持机构5,再由内夹持圆盘52和外夹持圆盘53同时夹持内外罐筒,并运输至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合装后的罐筒则由出料夹持圆盘72将其运输到成品出料轨道3。上述方案,所述的内罐入料轨道1和外罐入料轨道2外侧均设有螺旋入料杆9,螺旋电机91带动螺旋入料杆9转动,内罐入料轨道1、外罐入料轨道2和成品出料轨道3底部均设有运输轨道92。双夹持机构5将内外罐筒运输至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内夹持圆盘52将内罐筒夹持至内罐夹持件64上,而外罐筒通过外夹持圆盘53将其放置在限位底座63上,此时,驱动机构8通过齿轮组82来带动合装转动轴67转动,使其合装升降杆62底部沿着合装凸轮61的凹槽路径向上位移,在限位杆631的作用下,内罐筒能够准确地安装在外罐筒内部,从而完成内外罐筒合装。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外罐筒合装机,主要包括:内罐入料轨道(1)、外罐入料轨道(2)、成品出料轨道(3)、内罐夹持机构(4)、双夹持机构(5)、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出料夹持机构(7)和驱动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罐入料轨道(1)设置在内罐夹持机构(4)外侧,外罐入料轨道(2)位于双夹持机构(5)外侧,成品出料轨道(3)安装在出料夹持机构(7)外侧,内罐夹持机构(4)、双夹持机构(5)、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和出料夹持机构(7)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工作台(10)上,驱动机构(8)的驱动电机(81)通过驱动齿轮组(82)带动内罐夹持机构(4)、双夹持机构(5)、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和出料夹持机构(7)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外罐筒合装机,主要包括:内罐入料轨道(1)、外罐入料轨道(2)、成品出料轨道(3)、内罐夹持机构(4)、双夹持机构(5)、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出料夹持机构(7)和驱动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罐入料轨道(1)设置在内罐夹持机构(4)外侧,外罐入料轨道(2)位于双夹持机构(5)外侧,成品出料轨道(3)安装在出料夹持机构(7)外侧,内罐夹持机构(4)、双夹持机构(5)、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和出料夹持机构(7)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工作台(10)上,驱动机构(8)的驱动电机(81)通过驱动齿轮组(82)带动内罐夹持机构(4)、双夹持机构(5)、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和出料夹持机构(7)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罐筒合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罐筒合装机构(6)主要由合装凸轮(61)、合装升降杆(62)、限位底座(63)和内罐夹持件(64)组成,合装升降杆(62)底部内侧设有滚动轴承(65),限位底座(63)设置在合装升降杆(62)顶部,合装升降杆(62)通过滚动轴承(65)沿着合装凸轮(61)的凹槽路径上下位移,内罐夹持件(64)设置在限位底座(63)正上方并固定在旋转圆盘(6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外罐筒合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装凸轮(61)设置在合装转动轴(67)底部,驱动机构(8)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谢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轻工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