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1798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和连接孔,所述工装本体的背面连接有排障装置本体,且排障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背面安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孔开设于连接板,且连接板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区,所述固定区的上下两端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背面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内侧安置有连接块。该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根据排障装置三维模型,依照车体司机室与排障装置安装定位尺寸,研发一种排障装置组焊、研配、调修一体化工装,工装由排障装置定位工装以及组焊用转胎组成,定位装置使用紧固件固定在转胎平台上,两部分可拆卸再安装。

An Integrated Tool for Barrier Removal Device of Chinese Standard EMU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tooling for obstacle removal device of Chinese standard EMU, which comprises a tooling body and a connecting hole. The back of the tooling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obstacle removal device body, and a placing plat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ody of the obstacle removal device, and a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of the placing plate. The connec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a fixed area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fixed area are fixed with a fixed plate, and a rotating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of the fixed plate, and a connect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rotating motor. According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obstacle removal device and the installation location size of the cab and the obstacle removal device, the integrated tooling of the obstacle removal device is developed. The tooling consists of the positioning tooling of the obstacle removal device and the rotating tire for the assembly welding. The position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rotating tire platform with fasteners, and the two parts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reassembled. Inst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
本技术涉及动车组排障装置
,具体为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
技术介绍
研配工装,根据排障装置在组焊研配工装点焊固定后,使用工艺梁将排障装置固定,然后出胎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在研配工装上进行调修,按照图纸要求对排障装置轮廓弧度以及尺寸进行调修打磨,为了能够适应中国的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和条件,满足更为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需求,打造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动车组的设计、制造平台,实现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的自主化,提出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研发的相关需求。市场上的前工装设备无法控制组焊变形问题,增加了研配过程中的工作量,在排障装置出胎,焊接,研配过程中无法控制排障装置在调运过程中的变形问题.大量工作集中在研配过程中,导致排障装置在研配调修过程中出现问题过多,难以调修等问题,甚至会导致排障装置局部需切割重新组焊调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前工装设备无法控制组焊变形问题,增加了研配过程中的工作量,在排障装置出胎,焊接,研配过程中无法控制排障装置在调运过程中的变形问题.大量工作集中在研配过程中,导致排障装置在研配调修过程中出现问题过多,难以调修等问题,甚至会导致排障装置局部需切割重新组焊调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和连接孔,所述工装本体的背面连接有排障装置本体,且排障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背面安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孔开设于连接板,且连接板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区,所述固定区的上下两端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背面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内侧安置有连接块,所述固定区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背面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背面设置有限位柱。优选的,所述工装本体的中轴线位置与排障装置本体的中轴线位置相同,且排障装置本体为圆形形状。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注塑与连接孔为一体成型,且连接孔分布于连接板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焊接与转动电机构成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为矩形形状。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之间通过转动电机构成转动结构,且其转动范围为0-360°。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之间关于固定区的纵向中轴线相互对称,且限位柱为矩形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根据排障装置三维模型,依照车体司机室与排障装置安装定位尺寸,研发一种排障装置组焊、研配、调修一体化工装,工装由排障装置定位工装以及组焊用转胎组成,定位装置使用紧固件固定在转胎平台上,两部分可拆卸再安装,排障装置在组焊工装点焊固定后,使用定位工装固定排障装置,防止排障装置在调运以及组焊过程中产生变形,将排障装置反装于转胎平台上,进行组焊,组焊完毕后拆卸排障装置释放内应力后再在此工装上进行研配调修,与传统工装相比,此工装设备功能性增强,降低了排障装置在组焊过程中焊接变形问题,避免了多次调运对排障装置产生的不良影响,且此工装提高了排障装置组焊后的尺寸的准确性以及降低了研配过程中困难度,通过排障装置在工装验配情况,总结经验,可逐步改善工艺手段,提高排障装置尺寸以及轮廓准确度,逐步实现排障装置的产品标准化要求,提高了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产品标准统一,便于产品标准化,实现产品互换要求,通过前期调修,方便后期排障器研配调修,减少劳动输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排障装置在工装验配情况,可逐步改善工艺手段,提高排障装置尺寸以及轮廓准确度,避免了排障器研配过程中的割磨排障板、补焊等操作,提高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同等工作效率的情况下,降低了劳动力的投入,排障器后期检修较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装本体;2、排障装置本体;3、放置板;4、连接板;5、连接孔;6、固定区;7、固定板;8、转动电机;9、连接块;10、伺服电机;11、转动杆;12、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排障装置本体2、放置板3、连接板4、连接孔5、固定区6、固定板7、转动电机8、连接块9、伺服电机10、转动杆11和限位柱12,工装本体1的背面连接有排障装置本体2,且排障装置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3,工装本体1的中轴线位置与排障装置本体2的中轴线位置相同,且排障装置本体2为圆形形状,便于对工装本体1进行查看排障,放置板3的背面安置有连接板4,连接板4通过注塑与连接孔5为一体成型,且连接孔5分布于连接板4的内部,连接孔5便于连接板4与工装本体1之间的连接,连接孔5开设于连接板4,且连接板4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区6,固定区6的上下两端固定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背面设置有转动电机8,固定板7通过焊接与转动电机8构成固定连接,且固定板7为矩形形状,固定板7可以固定好转动电机8的位置,转动电机8的内侧安置有连接块9,固定区6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0,转动电机8的背面连接有转动杆11,且转动杆11的背面设置有限位柱12,转动杆11之间通过转动电机8构成转动结构,且其转动范围为0-360°,转动杆11可以将转动电机8的转动进行传递,限位柱12之间关于固定区6的纵向中轴线相互对称,且限位柱12为矩形形状,限位柱12可以支撑住排障装置本体2的位置。工作原理:对于这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首先将工装本体1与排障装置本体2对准连接,通过连接板4内部的连接孔5可以将其之间的位置连接固定,启动转动电机8,转动电机8带动转动杆11转动,从而带动排障装置本体2内部的装置,一体化工装根据排障装置三维模型,依照车体司机室与排障装置本体2安装定位尺寸,研发一种排障装置组焊、研配、调修一体化工装,工装由排障装置定位工装以及组焊用转胎组成,定位装置使用紧固件固定在转胎平台上,两部分可拆卸再安装,排障装置本体2在组焊工装点焊固定后,使用定位工装固定排障装置,防止排障装置本体2在调运以及组焊过程中产生变形,将排障装置本体2反装于转胎平台上,进行组焊,组焊完毕后拆卸排障装置本体2释放内应力后再在此工装上进行研配调修,与传统工装相比,此工装设备功能性增强,降低了排障装置本体2在组焊过程中焊接变形问题,避免了多次调运对排障装置本体2产生的不良影响,就这样完成整个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的使用过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和连接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1)的背面连接有排障装置本体(2),且排障装置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背面安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孔(5)开设于连接板(4),且连接板(4)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区(6),所述固定区(6)的上下两端固定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背面设置有转动电机(8),所述转动电机(8)的内侧安置有连接块(9),所述固定区(6)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0),所述转动电机(8)的背面连接有转动杆(11),且转动杆(11)的背面设置有限位柱(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和连接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1)的背面连接有排障装置本体(2),且排障装置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背面安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孔(5)开设于连接板(4),且连接板(4)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区(6),所述固定区(6)的上下两端固定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背面设置有转动电机(8),所述转动电机(8)的内侧安置有连接块(9),所述固定区(6)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0),所述转动电机(8)的背面连接有转动杆(11),且转动杆(11)的背面设置有限位柱(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国标准动车组排障装置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1)的中轴线位置与排障装置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世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四机宏达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