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东东专利>正文

一种防撞陀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44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撞陀螺,包含陀头、支撑于所述陀头上方的陀身、位于所述陀身的外周且能够在所述陀身转动时进行攻击的螺片。所述螺片和所述陀身之间配置有在所述螺片受撞击时减缓所述螺片所受冲击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陀身通过旋转机构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陀头上,且所述陀身的底部开设有用以容置所述旋转机构的容置腔。所述陀头包含陀尖、连接所述陀尖和所述旋转机构的支杆。所述旋转机构包含:轴承、紧固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支杆的外周。所述紧固件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周。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紧固件的外周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周连接。

A Collision-proof Gyrosco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collision gyroscope, which comprises a gyroscope head, a gyroscope body supported above the gyroscope head, a gyroscope sheet located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gyroscope body and capable of attacking when the gyroscope body rotates. A first elastic me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gyroscope and the gyroscope body to alleviate the impact force on the gyroscope when the gyroscope is impacted. The gyroscope body is rotatably supported on the gyroscope head by a rotating mechanism, 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gyroscop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ccommodation cavity for accommodating the rotating mechanism. The gyroscope head comprises a gyroscope tip, a support rod connecting the gyroscope tip and the rotating mechanism. The rot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earing, a fastener and a second elastic member, and the inner ring of the bearing is arranged and fixed around the support rod. The fastener is sleeved and fixed on the outer ring of the bearing. The second elastic piece is arranged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fastene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periphery of the holding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陀螺
本技术涉一种玩具陀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撞陀螺。
技术介绍
目前,抽打陀螺作为一种具有趣味性的健身活动受到各个年龄段的人的喜爱。现有的陀螺的设计都是通过改变陀螺原有零配件的形状、重量、大小,以此来改变提高陀螺的转速进而实现让陀螺拥有更强的攻击力。但是一味的提高攻击陀螺的攻击力,在自己的陀螺受到撞击或撞击到某物的同时会受到的来自它物的反作用力,所受到的撞击力仍会通过攻击螺片全部直接传输至陀身本体上。在陀螺受到撞击同时,陀螺从螺片上受到来自它物的反作用力瞬间是最大的,陀螺会在这个最大的瞬间的力的作用下发生最大的移动或最大的倾斜。在陀螺旋转时或受力移动时,陀螺会相对于地面做整体旋转和移动的动作。由于陀头直接与地面摩擦旋转和移动,必然会造成陀头的严重磨损,进而影响到陀螺的寿命。限于此,欲设计一可以减少陀头磨损的同时也可以减小受到撞击时直接传输至陀螺的陀身本体上的撞击力的陀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小受到撞击时的直接传输至陀螺的陀身本体上的撞击力以及同时可减少陀头磨损的陀螺,旨在在螺片上受到的撞击力在传递至陀身前减小并卸掉部分力以及使陀头减少旋转和移动量的陀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可以在螺片上受的力在传递至陀身前减小并卸掉部分力以及使陀头相对地面减少转动和移动量的一种防撞陀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撞陀螺,包含陀头、支撑于所述陀头上方的陀身、位于所述陀身的外周且能够在所述陀身转动时进行攻击的螺片。所述螺片和所述陀身之间配置有在所述螺片受撞击时减缓所述螺片所受冲击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陀身通过旋转机构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陀头上,且所述陀身的底部开设有用以容置所述旋转机构的容置腔。所述陀头包含陀尖、连接所述陀尖和所述旋转机构的支杆。所述旋转机构包含:轴承、紧固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支杆的外周。所述紧固件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周。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紧固件的外周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周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陀身上配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卡槽里实现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陀身的紧固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包括弹性卡扣结构,所述陀身上对应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弹性卡扣扣在所述第二卡槽上实现将所述轴承和陀头与所述陀身固接成一体。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片从上而下套嵌在所述陀身上;其中,所述螺片下端设有卡扣,所述陀身上对应设有第三卡槽,所述陀身顶部配置有螺盖将所述螺片压紧在所述陀身上,实现所述螺片与所述陀身的紧固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片由塑性材料制备。所述弹性体可以是橡胶体或是硅胶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在螺片和陀身之间配置有在螺片受撞击时减缓螺片所受冲击力的第一弹性件、陀头和陀身通过轴承连接实现陀身的转动可以不带动陀头转动。因此本技术可以减少陀身受到的撞击力以及减少陀头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撞陀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撞陀螺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撞陀螺的陀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陀身10、陀头11、螺片12、第一弹性件13、旋转机构14、陀盖15、支杆16、陀尖17、第二弹性件18、紧固件19、轴承20、弹性卡扣21、第一卡槽22、第二卡槽23、第三卡槽24、轴承内圈25、轴承外圈26、第二卡槽2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结合图1、图2以及图3对一种防撞陀螺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具体如下:一种防撞陀螺,包含陀头11、支撑于陀头11上方的陀身10、位于陀身的外周且能够在陀身转动时进行攻击的螺片12。其特征在于,螺片12和陀身10之间配置有在螺片12受撞击时减缓螺片12所受冲击力的第一弹性件13。陀身10通过旋转机构14可转动地支撑于陀头11上,且陀身10的底部开设有用以容置所述旋转机构的容置腔24。陀头11包含陀尖17、连接陀尖和旋转机构的支杆16。旋转机构14包含:轴承20、紧固件19和第二弹性件18。轴承20的内圈25套设并固定于支杆16的外周。紧固件19套设并固定于轴承的外圈26的外周。第二弹性件18套设于紧固件19的外周并与容置腔24的内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陀螺旋转时,轴承外圈26带动与轴承外圈26固接在一起的紧固件19、第一弹性件13、第二弹性件18、螺片12以及陀身10相对地面发生转动,与轴承内圈25固接的陀头11与地面不发生相对运动。在与外物发生撞击时,螺片12会先受到外物的撞击力,螺片12的外表面由上往下倾斜一定的角度,螺片12在受到力时会向着径向的斜下方弯曲变形而不会直接把力横向传导给陀身10,而是先把受到的撞击力传递给与螺片12连接的第一弹性件13,此时螺片12会对第一弹性件13并通过第一弹性件13把受到的力撞击力的部分传递给陀身10,陀身10在受到第一弹性件13传递过来的撞击力时会带动陀头11相对地面发生移动。上述第一弹性件13在接收到来自螺片12传递过来的力时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缓冲并反弹部分力,第一弹性件13会把反弹的这部分力反作用于螺片12,通过螺片12传递给与之相撞的物体,除了被缓冲掉的力,剩余的力会作用于陀身10并促使陀身10带动陀头11发生移动。由于螺片12本身由塑性材料制备,在螺片12因撞击发生形变时会先缓冲掉部分的力并将部分力反弹给与之相撞的物体。通过以上可知,螺片12与第一弹性件13会缓冲并反弹部分受到的冲撞的力从而减小陀身10受到的力,同时会减小陀身10与陀头11的移动量。在本实施例中,陀身10的底部开设有用以容置旋转机构14的容置腔24。陀头11通过支杆16与轴承内圈25紧固连接、紧固件19与轴承外圈26紧固连接。紧固件19包括弹性卡扣21结构,陀身10上对应设有第二卡槽27,紧固件19通过弹性卡扣21扣在第二卡槽27上实现将旋转机构14和陀身10固接成一体,又因陀头11通过支杆16与轴承内圈25紧固连接,所以陀身10与陀头11紧固连接且可通过轴承20进行相对转动。其中,当陀身10转动时,陀头可以不转动,保持静止,陀身因自身重量和旋转使陀头保持站立而不倒下,同时有效地避免了陀尖17的磨损,延长了陀螺的寿命。在本实施例中,陀身10受到外力时会带动陀头11移动,在有些情况中会因地面的高低差而发生跳动。在陀螺发生跳动时,陀尖17通过旋转机构14将因跳动而受到的撞击力传递给陀身10,因在陀头中间配置的第二弹性件18会对陀头11传递过来竖向和周向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小了撞击力对陀螺旋转速度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陀身10上配置有第一卡槽23,第一弹性件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陀螺,包含陀头、支撑于所述陀头上方的陀身、位于所述陀身的外周且能够在所述陀身转动时进行攻击的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片和所述陀身之间配置有在所述螺片受撞击时减缓所述螺片所受冲击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陀身通过旋转机构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陀头上,且所述陀身的底部开设有用以容置所述旋转机构的容置腔;所述陀头包含陀尖、连接所述陀尖和所述旋转机构的支杆;所述旋转机构包含:轴承、紧固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支杆的外周;所述紧固件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周;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紧固件的外周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陀螺,包含陀头、支撑于所述陀头上方的陀身、位于所述陀身的外周且能够在所述陀身转动时进行攻击的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片和所述陀身之间配置有在所述螺片受撞击时减缓所述螺片所受冲击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陀身通过旋转机构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陀头上,且所述陀身的底部开设有用以容置所述旋转机构的容置腔;所述陀头包含陀尖、连接所述陀尖和所述旋转机构的支杆;所述旋转机构包含:轴承、紧固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支杆的外周;所述紧固件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周;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紧固件的外周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陀身上配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陈东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