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楚峰专利>正文

一种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372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包括盒体、盒盖和艾条盛放装置,艾条盛放装置水平设置,盒体的内壁限制艾条盛放装置的径向转动;盒体内的四角处均竖直设有旋转柱,每根旋转柱上均螺纹配合有随动件,艾条盛放装置的四角分别与四个随动件固定连接;旋转柱连接有驱动旋转柱正反旋转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各动力传输结构的有效连接,带动艾条盛放装置的上下往复移动,实现雀啄灸的自动化操作,从而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接灰盘能够有效收集艾条灰的掉落,通过翻转可对艾条灰进行有效清理;通过各动力传输结构的精准设计,时刻保持艾条与患者皮肤距离,避免皮肤烫伤。

A Semi-automatic Sparrow-peck Moxibustion Moxibustion Box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emi-automatic sparrow-peck moxibustion box,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box cover and a moxa stick holding device. The moxa stick holding devic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x body restricts the radial rotation of the moxa stick holding device; a rotating column is vertically arranged a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box body, and the thread of each rotating column is matched with a follower, and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moxa stick holding device are fixed with four followers respectively. The rotating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column.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s follows: through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the upward and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moxa stick filling device is driven, the automatic operation of pecking moxibustion is realized, thu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medical staff is reduced; the gray disc can effectively collect the falling of moxa stick ash, and can effectively clean up the moxa stick ash by turning over; and through the precise design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the moxa stick ash can be effectively cleaned up by turning over Keep the distance between moxa stick and patient's skin at all times to avoid skin sca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
技术介绍
艾灸盒又叫温灸盒,是艾灸的首选器具,并由于其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集养生防病、治病和美容养颜于一身,一直来深受家庭养生者的青睐。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施于穴位,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调动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从而疏通脏腑,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雀啄灸是艾灸疗法中常用的一个治疗手段,其先把艾条燃烧端对准穴位,然后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一起一落的手法来控制艾条忽近忽远地施灸,以给予经络及穴位持续的温热刺激。雀啄灸在临床操作中都需要施灸者手持艾卷,聚精会神地反复提起、放下进行施灸,极消耗体力,施灸者容易疲劳,同时施灸的距离很难掌握,不是过近易伤肌肤,就是过远作用不大,施灸的温度不易控制,不是过高易伤肌肤,就是过低作用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包括盒体、盒盖和位于所述盒体内部的艾条盛放装置,所述艾条盛放装置水平设置,所述盒体的内壁限制所述艾条盛放装置的径向转动;所述盒体内的四角处均竖直设有旋转柱,每根所述旋转柱上均螺纹配合有随动件,所述艾条盛放装置的四角分别与四个所述随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柱连接有驱动所述旋转柱正反旋转的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盒体外部的发条、位于所述盒体内部的转盘和皮带;所述发条与所述盒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发条通过发条轴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皮带顺次套接在四个所述旋转柱的上部;靠近所述发条的一段所述皮带的内测面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配合有与所述盒体内壁连接的滑动杆导轨;所述滑动杆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转盘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和滑槽,所述滑槽沿轴向方向开于所述滑动杆上且沿径向贯通所述滑动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盘的圆面垂直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艾条盛放装置包括纱网和位于所述纱网上方且与所述纱网固定连接的艾条夹持装置;所述纱网与所述随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艾条夹持装置包括与所述纱网固定连接的支撑杆和位于所述支撑杆前端两侧的艾条夹;任一所述艾条夹包括夹柄和夹头,所述夹柄与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所述夹头位于所述夹柄的前端且为对称的半圆弧形。进一步的,所述盒盖上设有出烟孔。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底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铰接有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接灰盘;所述盒体的底部位于所述接灰盘开口处的侧面卡接有L形挡板,所述L形挡板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L形挡板的水平部可旋转至所述接灰盘的下方且与所述接灰盘的底面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发条、转盘、连接装置、皮带、随动件及旋转柱的动力传输,带动艾条盛放装置的上下往复移动,实现雀啄灸的自动化操作,从而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2、底部接灰盘的设置能够有效收集艾条灰的掉落,通过接灰盘的翻转可对艾条灰进行有效清理,轻松便捷;3、通过各动力传输结构的精准设计,时刻保持艾条与患者皮肤距离,避免皮肤烫伤。附图说明图1为艾灸盒的剖视图;图2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连接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支撑杆与艾条夹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盒体;2、盒盖;31、纱网;32、艾条夹持装置;321、支撑杆;322、支撑杆;3221、夹柄;3222、夹头;4、旋转柱;51、发条;52、转盘;53、皮带;54、滑动杆;55、滑动杆导轨;56、连接装置;561、连接杆;562、滑槽;6、随动件;7、出烟孔;8、接灰盘;9、L形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为艾灸盒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一种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包括盒体1、盒盖2和位于盒体1内部的艾条盛放装置(图示中未标出)。本实施例中,盒体1为长方体结构。艾条盛放装置水平设置,盒体1的内壁限制艾条盛放装置的径向转动,本实施例中,艾条盛放装置的外缘表面与盒体1内腔表面预留有使艾条盛放装置不发生转动的间隙。本实施例中,艾条盛放装置的外缘与盒体1内腔表面贴合,但艾条盛放装置可在盒体1内上下移动。盒体1内的四角处均竖直设有旋转柱4,每根旋转柱4上均螺纹配合有随动件6,艾条盛放装置的四角分别与四个随动件6固定连接。为确保艾条盛放装置始终呈现水平升降,且便于艾条盛放装置制造方便,优选的,四个随动件6位于四根旋转柱4的同一水平高度。本实施例中,旋转柱4与随动件6组合为一体,旋转柱4可选用滚珠丝杠,随动件6即为滚珠丝杠上螺纹配合的螺母。旋转柱4贯穿艾条盛放装置的四角。通过四个随动件6在四根旋转柱4上的同步运动,从而实现艾条盛放装置沿旋转柱4完成上下升降的目的。旋转柱4连接有驱动旋转柱4正反旋转的驱动装置(图示中未标出)。使用时,首先将艾条点燃,固定在艾条盛放装置上,盖上盒盖2防止艾条从盒内掉出。启动驱动装置,旋转柱4正转或反转,由于艾条盛放装置无法水平转动,进而限制随动件6无法水平转动,从而使艾条盛放装置在随动件6的带动下沿着旋转柱4开始上下移动。将艾灸盒置于施灸处,待施灸完毕将灰烬清除,本次治疗结束。实施例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更为优选的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该实施例2进一步限定了驱动装置包括位于盒体1外部的发条51、位于盒体1内部的转盘52和皮带53。发条51与盒体1的侧壁连接,发条51通过发条轴与转盘5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发条51作为艾灸盒的动力源,通过手动拧紧给予发条能量的蓄积,确保稳定的力矩输出,从而实现艾灸盒的半自动化目的。皮带53顺次套接在四个旋转柱4的上部,一根皮带套接四个旋转柱4,通过皮带53与旋转柱4的有效配合,实现皮带53的往复运动带动四个旋转柱4的同步等角度旋转。靠近发条51的一段皮带53的内测面连接有滑动杆54,滑动杆54配合有与盒体1内壁连接的滑动杆导轨55。滑动杆54的一端固定在皮带53上,滑动杆导轨55对滑动杆54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保障滑动杆54水平运动的稳定性。滑动杆54通过连接装置56与转盘52连接。优选的,连接装置56包括连接杆561和滑槽562,滑槽562沿轴向方向开于滑动杆54上且沿径向贯通滑动杆54。连接杆561的一端与转盘52的圆面垂直固定,连接杆561的另一端与滑槽562滑动配合。本实施例中,连接杆561与滑槽562滑动配合的一端呈T形结构。当转盘52逆时针转动,在旋转角度为0°~180°区间内,通过连接杆561与滑槽562的配合,使得滑动杆54水平向左运动,进而带动皮带53逆时针转动,传导至四个旋转柱4后驱动旋转柱4逆时针旋转,则最终带动艾条盛放装置竖直下降。在旋转角度为180°~360°区间内,通过连接杆561与滑槽562的配合,使得滑动杆54水平向右运动,进而带动皮带53顺时针转动,传导至四个旋转柱4后驱动旋转柱4顺时针旋转,则最终带动艾条盛放装置竖直上升。即发条51带动转盘52旋转,通过力的传导,从而完成艾条盛放装置上下移动的目的。若转盘52顺时针转动,驱动装置的运动轨迹与上述相反。若想改变施灸的距离,仅需改变连接杆561距离转盘52圆心的距离;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包括盒体(1)、盒盖(2)和位于所述盒体(1)内部的艾条盛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条盛放装置水平设置,所述盒体(1)的内壁限制所述艾条盛放装置的径向转动;所述盒体(1)内的四角处均竖直设有旋转柱(4),每根所述旋转柱(4)上均螺纹配合有随动件(6),所述艾条盛放装置的四角分别与四个所述随动件(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柱(4)连接有驱动所述旋转柱(4)正反旋转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包括盒体(1)、盒盖(2)和位于所述盒体(1)内部的艾条盛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条盛放装置水平设置,所述盒体(1)的内壁限制所述艾条盛放装置的径向转动;所述盒体(1)内的四角处均竖直设有旋转柱(4),每根所述旋转柱(4)上均螺纹配合有随动件(6),所述艾条盛放装置的四角分别与四个所述随动件(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柱(4)连接有驱动所述旋转柱(4)正反旋转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盒体(1)外部的发条(51)、位于所述盒体(1)内部的转盘(52)和皮带(53);所述发条(51)与所述盒体(1)的侧壁连接,所述发条(51)通过发条轴与所述转盘(52)固定连接;所述皮带(53)顺次套接在四个所述旋转柱(4)的上部;靠近所述发条(51)的一段所述皮带(53)的内测面连接有滑动杆(54),所述滑动杆(54)配合有与所述盒体(1)内壁连接的滑动杆导轨(55);所述滑动杆(54)通过连接装置(56)与所述转盘(5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动雀啄灸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56)包括连接杆(561)和滑槽(562),所述滑槽(562)沿轴向方向开于所述滑动杆(54)上且沿径向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楚峰吕侑洁
申请(专利权)人:黄楚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