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视功能训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36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视功能训练仪,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前面板上的两个视镜和两个红外线感应器,设置在壳体前方并绕壳体一周的电磁线圈,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触控显示屏和电源开关,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单片机、判断电路和电源;所述两个视镜外缘设置有凸出壳体前面板的磁疗线圈,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判断电路、触控显示屏、电源开关、电磁线圈、磁疗线圈连接,所述电源通过电源开关与单片机连接并为训练仪提供电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红外线感应器配合判断电路,判断使用者面部离两个视镜的距离,再通过单片机控制训练仪相应功能部件的开关,实现训练仪的自动开关,提高了训练仪的智能水平。

An Intelligent Visual Function Training Instru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visual function training instrument,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wo viewing mirrors and two infrared sensors arranged on the front panel of the shell,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shell and circling around the shell, a touch display screen and a power switch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shell, a microcontroller, a judging circuit and a power supply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and an outer edge setting of the two viewing mirrors.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is connected with judgment circuit, touch display screen, power switch, electromagnetic coil and magnetic therapy coil respectively. The power supp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through power switch and provides electric energy for the training instrument. The utility model determin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user's face and the two viewing mirrors by setting two infrared sensors with judging circuits, and then controls the switch of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the training instrument through a single chip computer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switch of the training instrument, thus improving the intelligence level of the training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视功能训练仪
本技术涉视力保护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智能视功能训练仪。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相应的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多越多,这也造成了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近视发展达高度后,可并发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而导致低视力及失明,因此,近视治疗、预防己成为人们及社会关注的大事。相应的视功能训练仪营运而生,现有的视功能训练仪使用时手动开机,取下不用时也需要手动关机,智能化程度不高,而且人们在使用时常常会因为有事零时取下,而忘记关机,造成电源浪费或者电量用完,需要使用时没电的尴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视功能训练仪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视功能训练仪,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前面板上的两个视镜和两个红外线感应器,设置在壳体前方并绕壳体一周的电磁线圈,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触控显示屏和电源开关,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单片机、判断电路和电源;所述两个视镜外缘设置有凸出壳体前面板的磁疗线圈,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判断电路、触控显示屏、电源开关、电磁线圈、磁疗线圈连接,所述电源通过电源开关与单片机连接并为训练仪提供电能,所述判断电路包括输出端与单片机连接的两输入与门A,输出端依次与两输入与门A的B1端口、B2端口连接的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一端分别与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输入负极连接并且另一端连接电源的限流电阻R1,一端分别与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输入负极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分压电阻R2,一端与比较器A1输入正极连接的第一滤波电路,与第一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且连接任一个红外线感应器的P1端口,一端与比较器A2输入正极连接的第二滤波电路,与第二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且与另一个红外线感应器连接的P2端口,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一端与比较器A1输入正极连接并且另一端与P1端口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电容C1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感L1,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一端与比较器A2输入正极连接并且另一端与P2端口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电容C2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感L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前方下部设置支架且支架与壳体通过铰链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红外线感应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视镜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红外线感应器配合判断电路,判断使用者面部离两个视镜的距离,再通过单片机控制训练仪相应功能部件的开关,实现训练仪的自动开关,减少不使用时造成的电量浪费;判断电路在两个红外线感应器输出一致的结果后才输出相应信号,有效避免了误判,以及能及时发现红外线感应器是否损坏,同时当只有一只眼睛进入视镜时训练仪不会开启,也能有效督促使用者使用正确的姿势使用训练仪。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判断电路电路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壳体,2-视镜,3-红外线感应器,4-电磁线圈,5-触控显示屏,6-电源开关,7-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视功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前面板上的两个视镜2和两个红外线感应器3,两个红外线感应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视镜上方,设置在壳体前方并绕壳体一周的电磁线圈4,电磁线圈4通电后产生电磁现象可以对人体脸部进行磁疗,促进血液循环,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触控显示屏5和电源开关6,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单片机、判断电路和电源;两个视镜外缘设置有凸出壳体前面板的磁疗线圈,该磁疗线圈可以刺激眼睛周围的穴位,增进眼球及组织的气血运行,提高视觉功能的恢复,单片机分别与判断电路、触控显示屏、电源开关、电磁线圈、磁疗线圈连接,电源通过电源开关与单片机连接并为训练仪提供电能,判断电路包括输出端与单片机连接的两输入与门A,输出端依次与两输入与门A的B1端口、B2端口连接的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一端分别与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输入负极连接并且另一端连接电源的限流电阻R1,一端分别与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输入负极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分压电阻R2,一端与比较器A1输入正极连接的第一滤波电路,与第一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且连接任一个红外线感应器的P1端口,一端与比较器A2输入正极连接的第二滤波电路,与第二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且与另一个红外线感应器连接的P2端口,第一滤波电路包括一端与比较器A1输入正极连接并且另一端与P1端口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电容C1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感L1,第二滤波电路包括一端与比较器A2输入正极连接并且另一端与P2端口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电容C2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感L2。为了方便支持使用,所述壳体前方下部设置支架7且支架与壳体通过铰链连接。电源采用充电电池,电磁线圈和受磁疗线圈单片机的控制,视镜、红外线感应器、电磁线圈、触控显示屏、电源开关均采用常规技术,它们与单片机的具体连接关系和单片机的控制逻辑也是常规技术,就不在赘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P1端口、P2端口接收红外线感应器的模拟信号,采集的模拟信号通过各自的滤波电路滤除模拟信号中干扰波信号,并分别与电阻R1与R2之间的分压电压进行对比。初始阶段,比较器的输入正极电压U+为0,比较器的输入负极电压U-大于输入正极电压U+,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当比较器的输入正极电压U+大于输入负极电压U-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当两个比较器同时输入高电平时,两输入与门才输出高电平,驱动连接在该两输入与门上的单片机,实现两模拟采集同时触发的判定。使用时通过设置电阻R1和R2的阻值,设置好感应信号的触发值,当两个红外线感应器输出信号都达到设定值时,单片机控制训练仪相应部件开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视功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前面板上的两个视镜(2)和两个红外线感应器(3),设置在壳体前方并绕壳体一周的电磁线圈(4),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触控显示屏(5)和电源开关(6),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单片机、判断电路和电源;所述两个视镜外缘设置有凸出壳体前面板的磁疗线圈,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判断电路、触控显示屏、电源开关、电磁线圈、磁疗线圈连接,所述电源通过电源开关与单片机连接并为训练仪提供电能,所述判断电路包括输出端与单片机连接的两输入与门A,输出端依次与两输入与门A的B1端口、B2端口连接的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一端分别与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输入负极连接并且另一端连接电源的限流电阻R1,一端分别与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输入负极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分压电阻R2,一端与比较器A1输入正极连接的第一滤波电路,与第一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且连接任一个红外线感应器的P1端口,一端与比较器A2输入正极连接的第二滤波电路,与第二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且与另一个红外线感应器连接的P2端口,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一端与比较器A1输入正极连接并且另一端与P1端口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电容C1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感L1,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一端与比较器A2输入正极连接并且另一端与P2端口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电容C2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感L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视功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前面板上的两个视镜(2)和两个红外线感应器(3),设置在壳体前方并绕壳体一周的电磁线圈(4),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触控显示屏(5)和电源开关(6),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单片机、判断电路和电源;所述两个视镜外缘设置有凸出壳体前面板的磁疗线圈,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判断电路、触控显示屏、电源开关、电磁线圈、磁疗线圈连接,所述电源通过电源开关与单片机连接并为训练仪提供电能,所述判断电路包括输出端与单片机连接的两输入与门A,输出端依次与两输入与门A的B1端口、B2端口连接的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一端分别与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输入负极连接并且另一端连接电源的限流电阻R1,一端分别与比较器A1和比较器A2输入负极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分压电阻R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
申请(专利权)人:眼力健成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