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曦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29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包括:Z字形连接杆和顶板,所述顶板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所述Z字形连接杆一端通过万向节结构与顶板上表面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手握持的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包括Z字形连接杆和顶板,通过将连接杆设计成Z字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避开盆腔内的器官,对骨折的骨盆进行复位,使用方便,完全避免了由于复位器械的原因影响临床疗效,从根本上降低了临床风险。

A crown rod for reduction of pelvic fra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top rod used for pelvic fracture red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Z-shaped connecting rod and a top plate. The top plate has an upper surface and a lower surface. One end of the Z-shaped connecting rod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plate surface through a universal joint structure,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handle for hand hold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jector rod for pelvic fracture reduction, including a Z-shaped connecting rod and a roof. By designing the connecting rod into a Z-shaped connecting rod, the pelvic fracture can be reduced reasonab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by avoiding the organs in the pelvic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completely avoids the influence of the reduction device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fundamentally reduces the clinical ri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骨盆骨折的发生率逐年递增。骨盆结构复杂,骨盆骨折后的骨盆大出血常引起出血性休克,造成骨盆骨折的高死亡率,创伤早期的骨盆骨折复位及固定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有利于降低骨盆骨折的死亡率,骨盆骨折固定目前有两种方法:内固定和外固定,在固定之前需要对骨折的骨盆选择合适的复位方式。切开解剖复位骨盆骨折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由于盆腔内器官较为复杂,在解剖时需要盆腔内器官剥离,使用复位器械将盆骨从内部复位,现有的复位器械,多为直型器械,在进行复位时,会对盆腔内的器官形成较大的压迫,从而影响临床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现有的复位器械,多为直型器械,在进行复位时,会对盆腔内的器官形成较大的压迫,从而影响临床疗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包括Z字形连接杆和顶板,通过将连接杆设计成Z字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避开盆腔内的器官,对骨折的骨盆进行复位,使用方便,完全避免了由于复位器械的原因影响临床疗效,从根本上降低了临床风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包括:Z字形连接杆和顶板,所述顶板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所述Z字形连接杆一端通过万向节结构与顶板上表面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手握持的手柄。具体地,上述万向节结构包括设置在顶板上表面的筒形凸起和设置在Z字形连接杆一端的关节球,所述筒形凸起内侧壁设有一与关节球表面弧度相同的环形弧面凹槽,筒形凸起侧壁开设有若干槽口,所述关节球卡设在环形弧面凹槽内。具体地,上述筒形凸起外侧壁、近顶板上表面段设有一台阶。具体地,上述若干槽口均匀分布在筒形凸起侧壁。具体地,上述筒形凸起侧壁设有4个槽口。具体地,上述顶板下表面为平面或为凹形面。具体地,上述顶板下表面设有若干刺尖。具体地,上述若干刺尖均匀分布在顶板的下表面。具体地,上述顶板下表面设有防滑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包括Z字形连接杆和顶板,通过将连接杆设计成Z字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避开盆腔内的器官,对骨折的骨盆进行复位,使用方便,完全避免了由于复位器械的原因影响临床疗效,从根本上降低了临床风险。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撑开医用钛笼,Z字形连接杆一端通过万向节结构与顶板上表面可拆卸连接,在顶板顶住骨盆时,可以根据实际调节Z字形连接杆,使其在合适的位置对骨折的骨盆形成支撑,完成骨盆骨折的复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Z字形连接杆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顶板的立体图;图中:1.Z字形连接杆,2.顶板,21.上表面,22.下表面,3.手柄,4.筒形凸起,41.环形弧面凹槽,42.槽口,43.台阶,5.关节球,6.刺尖,7.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包括:Z字形连接杆1和顶板2,顶板2具有一上表面21和一下表面22,Z字形连接杆1一端通过万向节结构与顶板2上表面2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手握持的手柄3。为了更加方便操作,Z字形连接杆1与顶板2连接的一段,其长度较小。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万向节结构包括设置在顶板2上表面21的筒形凸起4和设置在Z字形连接杆1一端的关节球5,筒形凸起4内侧壁设有一与关节球5表面弧度相同的环形弧面凹槽41,筒形凸起4侧壁开设有若干槽口42,关节球5卡设在环形弧面凹槽41内。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筒形凸起4外侧壁、近顶板2上表面21段设有一台阶43。台阶43的设置,可以在关节球5卡入环形弧面凹槽41内时,使筒形凸起4向外产生微形变,当关节球5到达环形弧面凹槽41内时,筒形凸起4的回弹力,使之前产生的微变形恢复。作为优选,若干槽口42均匀分布在筒形凸起4侧壁。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筒形凸起4侧壁优选4个槽口4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顶板2下表面22为平面或为凹形面。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顶板2下表面22设有若干刺尖6。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若干刺尖6均匀分布在顶板2的下表面2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刺尖6的个数优选为4个。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顶板2下表面22设有防滑纹7。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其特征在于包括:Z字形连接杆(1)和顶板(2),所述顶板(2)具有一上表面(21)和一下表面(22),所述Z字形连接杆(1)一端通过万向节结构与顶板(2)上表面(2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手握持的手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其特征在于包括:Z字形连接杆(1)和顶板(2),所述顶板(2)具有一上表面(21)和一下表面(22),所述Z字形连接杆(1)一端通过万向节结构与顶板(2)上表面(2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手握持的手柄(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结构包括设置在顶板(2)上表面(21)的筒形凸起(4)和设置在Z字形连接杆(1)一端的关节球(5),所述筒形凸起(4)内侧壁设有一与关节球(5)表面弧度相同的环形弧面凹槽(41),筒形凸起(4)侧壁开设有若干槽口(42),所述关节球(5)卡设在环形弧面凹槽(41)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骨盆骨折复位的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凸起(4)外侧壁、近顶板(2)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曦明蔡贤华汪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刘曦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