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19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壶,包括壶嘴、壶身和手柄,所述壶嘴和所述手柄均设置在所述壶身上;所述手柄临近设置在所述壶嘴的一侧或两侧;所述手柄与所述壶嘴呈“V”型设置,所述“V”型的角度为30‑6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新的而且有艺术感的沏茶方式、沏茶更轻松便捷。

A teap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apot, which comprises a spout, a kettle body and a handle. The spout and the handle are all arranged on the kettle body; the handle is adjacent to one or both sides of the spout; the handle and the spout are arranged in a \V\ type, and the angle of the \V\ type is 30 to 60 degrees.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a new and artistic tea-making method, and makes tea more easily and conven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壶
本技术涉及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壶。
技术介绍
目前的茶壶,包括壶嘴、壶身、壶盖和手柄,手柄与壶盖之间一般呈90度设置。在沏茶时,一般一只手抓住手柄,另一只按住壶盖,然后倒茶。这是一直以来人们的沏茶方式。技术人发现,这种沏茶方式是由茶壶的结构决定的。因为习以为常,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不会去想对这种沏茶方式作出新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重新思考了一般茶壶的结构,发现了一种新的茶壶方式.而且伴随了更多的优点。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实现新的而且有艺术感的沏茶方式、沏茶更轻松便捷的茶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壶,包括壶嘴、壶身和手柄,所述壶嘴和所述手柄均设置在所述壶身上;所述手柄临近设置在所述壶嘴的一侧或两侧;所述手柄与所述壶嘴呈“V”型设置,所述“V”型的角度为30-60度。优选地,所述手柄与所述壶身为一个粘结点,所述手柄呈直棍状。优选地,所述手柄与所述壶身为两个粘结点,所述手柄呈弧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方面,将手柄与壶嘴呈“V”型设置,“V”型的角度为30-60度,例如30度、40度、45度或60度等,从而沏茶时,可以一只手抓住手柄的同时,这只手的大拇指推按住壶盖,由于手柄离壶嘴更近了,从而手势是往前推往上举倾斜倒茶,这就与通常的沏茶方式不同,实现了新的而且有艺术感的沏茶方式,而且由于这种手势的推举方式更符合人体工学,也使沏茶过程更轻松便捷。第二方面,由于手柄与壶嘴相比与现有的茶壶更临近设置了,从而壶身有更大的连续面积展示壶身及在此雕刻的花纹图案。第三方面,用大拇指推按壶盖,更能保护壶盖,防止壶盖侧落。第四方面,本技术也为现有技术增加新的多种壶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的茶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茶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的茶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4的茶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5的茶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一种茶壶,包括壶嘴1、壶身2和手柄3,壶嘴和手柄均设置在壶身上;手柄临近设置在壶嘴的一侧;手柄与壶嘴呈“V”型设置,“V”型的角度为45度(可以在30-60度选择,本实施例只是例举了其中一个角度)。手柄与壶身为两个粘结点,手柄呈弧形状。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参见图2所示,手柄临近设置在壶嘴的两侧,形成两个手柄。两个手柄,是考虑到有左右撇子之分的人,有的人喜欢用右手,有的人喜欢用左手。这样是一种通用型的茶壶。实施例3参照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参见图3所示,手柄3位于相对壶嘴1的另一侧。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手柄位于左侧,本实施例3如图3所示,手柄位于右侧。实施例4参照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参见图4所示,手柄3与壶身2为一个粘结点,手柄呈直棍状。实施例5参照实施例4,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参见图5所示,手柄3位于相对壶嘴1的另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手柄的形状可以有很多,从而形成更多的实施例,例如手柄的形状除了直棍状、弧形状外,还可以为不规则的异形,或者设计得更有艺术感形状的手柄,例如嵌入动物,植物等立体形状的多个连接点手柄都是可以的,这些都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为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述的“V”型的角度是指手柄切入连接壶身的第一切入面与壶嘴切入连接壶身的第二切入面之间呈现的角度。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壶,包括壶嘴、壶身和手柄,所述壶嘴和所述手柄均设置在所述壶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临近设置在所述壶嘴的两侧;所述手柄与所述壶嘴呈“V”型设置,所述“V”型的角度为30‑60度;所述手柄与所述壶身为两个粘结点,所述手柄呈弧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壶,包括壶嘴、壶身和手柄,所述壶嘴和所述手柄均设置在所述壶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临近设置在所述壶嘴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水存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沓宝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