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胆组件及智能插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934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胆组件及智能插座装置;内胆组件包括下支架、上支架、零线铜片、地线铜片、火线铜片及电性线路板;下支架内从下至上依次分设有底层抽拉腔、中层抽拉腔及上层抽拉腔;零线铜片可抽离的设于底层抽拉腔,地线铜片可抽离的设于中层抽拉腔,上支架固设于下支架上,以使卡紧零线铜片、地线铜片及三个火线铜片;电性线路板设于上支架内顶面;三个火线铜片均与电性线路板电性连接;智能插座装置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板、电源连接线及上述内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内胆组件,装配简单,结构紧凑。内部占用空间小,设计合理,能够分别独立控制插座上插孔导电的通断,使用方便和实用。

Inner Gallbladder Component and Intelligent Socke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ner gallbladder assembly and an intelligent socket device; the inner gallbladder assembly comprises a lower bracket, an upper bracket, a zero-wire copper sheet, a ground wire copper sheet, a fire wire copper sheet and an electric circuit board; the lower bracket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bottom drawing chamber, a middle drawing chamber and an upper drawing chamber from bottom to top; the zero-wire copper sheet is detachable in the bottom drawing chamber, and the ground wire copper sheet is detachable in the middle layer. The upper bracket is fixed on the lower bracket to clamp the zero-wire copper sheet, the ground-wire copper sheet and three fire-wire copper sheets; the electric circuit board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upper bracket; the three fire-wire copper sheets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circuit board; and the intelligent socket device includes the shell,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board, the power supply connection wire and the inner gallbladder assembly. The inner liner assembly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assembly and compact structure. The internal space is small and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It can control the conduction and disconnection of the sockets independently. It is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胆组件及智能插座装置
本技术涉及插座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内胆组件及智能插座装置。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或开关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以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它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目前,市面上的多孔插座结构的保护门通常设计成一个单独的组件,安装于外壳体上安装复杂,还增加成本,同一组的多个铜片为一体成型件安装于内胆组件壳体的内部空腔,且内胆组件由多层组件构成,需要多层组件装配,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现有的插座结构中同接一根火线、零线或者地线的一组铜片结构通常是一个一体成型件,方便安装和接线,然而,这种铜片组一体成型结构会导致智能开关插座中无法单独控制一个铜片的通断,即无法控制其中的某一个分路的通断,只能整体控制整个插座所有分路的通断,存在无法实现智能插座对多个插孔单独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内胆组件及智能插座装置。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胆组件,包括下支架、上支架、零线铜片、地线铜片及火线铜片;其中,所述下支架内从下至上依次分设有底层抽拉腔、中层抽拉腔及上层抽拉腔;所述零线铜片可抽离的设于所述底层抽拉腔,且所述零线铜片具有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一侧面的第一插接口A、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二侧面的第二插接口A及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三侧面的第三插接口A;所述地线铜片可抽离的设于所述中层抽拉腔,且所述地线铜片具有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一侧面的第一插接口B、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二侧面的第二插接口B及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三侧面的第三插接口B;所述火线铜片设置有三个,并均相独立且可抽离的设于所述上层抽拉腔,三个所述火线铜片对应具有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一侧面的第一插接口C、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二侧面的第二插接口C及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三侧面的第三插接口C;所述上支架固设于所述下支架上,以使卡紧所述零线铜片、地线铜片及三个所述火线铜片;三个所述火线铜片均与市电电连接。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优选地,还包括一电性线路板,所述电性线路板固设于所述上支架内顶面;三个所述火线铜片均与所述电性线路板电性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第一保护门、第二保护门及第三保护门;其中,所述第一保护门可上下活动的设于所述下支架及所述上支架第一侧面,且所述第一保护门具有以使所述第一插接口A、第一插接口B及所述第一插接口C显露的三个第一开口;在初始状态时,三个所述第一开口对应与所述第一插接口A、第一插接口B及所述第一插接口C相错位,以使所述第一保护门将所述第一插接口A、第一插接口B及所述第一插接口C相盖合;所述第二保护门可上下活动的设于所述下支架及所述上支架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二保护门具有以使所述第二插接口A、第二插接口B及所述第二插接口C显露的三个第二开口;在初始状态时,三个所述第二开口对应与所述第二插接口A、第二插接口B及所述第二插接口C相错位,以使所述第二保护门将所述第二插接口A、第二插接口B及所述第二插接口C相盖合;所述第三保护门可上下活动的设于所述下支架及所述上支架第三侧面,且所述第三保护门具有以使所述第三插接口A、第三插接口B及所述第三插接口C显露的三个第三开口;在初始状态时,三个所述第三开口对应与所述第三插接口A、第三插接口B及所述第三插接口C相错位,以使所述第三保护门将所述第三插接口A、第三插接口B及所述第三插接口C相盖合。优选地,所述下支架第一侧面设有第一凹腔,所述上支架第一侧面上端中部设有第一L型挂钩;所述第一保护门下端置于所述第一凹腔中,所述第一保护门中部开设有第一挂槽,所述第一挂槽上端卡设于所述第一L型挂钩内;所述第一挂槽内竖向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挂槽下底面与所述第一L型挂钩下之间;所述下支架第二侧面设有第二凹腔,所述上支架第二侧面上端中部设有第二L型挂钩;所述第二保护门下端置于所述第二凹腔中,所述第二保护门中部开设有第二挂槽,所述第二挂槽上端卡设于所述第二L型挂钩内;所述第二挂槽内竖向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二挂槽下底面与所述第二L型挂钩下端之间;所述下支架第三侧面设有第三凹腔,所述上支架第三侧面上端中部设有第三L型挂钩;所述第三保护门下端置于所述第三凹腔中,所述第三保护门中部开设有第三挂槽,所述第一挂槽上端卡设于所述第三L型挂钩内;所述第三挂槽内竖向设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三挂槽下底面与所述第三L型挂钩下端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L型挂钩下端设有第一支柱A,所述第一挂槽下底面向上设有第一支柱B;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卡设于所述第一支柱A与所述第一支柱B之间;所述上支架第一侧面还设有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二L型挂钩下端设有第二支柱A,所述第二挂槽下底面向上设有第二支柱B;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卡设于所述第二支柱A与所述第二支柱B之间;所述上支架第二侧面还设有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一L型挂钩下端设有第三支柱A,所述第三挂槽下底面向上设有第三支柱B;所述第三复位弹簧卡设于所述第三支柱A与所述第三支柱B之间;所述上支架第三侧面还设有第三遮挡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插座装置,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板、电源连接线、三个用以对应控制三个所述火线铜片通断的继电器及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内胆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内胆组件设于所述下壳体内下端,所述主控电路板设于所述下壳体内上端;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电性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下壳体第四侧面设有以使所述电源连接线通过的电源线开孔;所述电源连接线由外而内贯穿所述电源线开孔而与所述内胆组件中的电性线路板相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有主控制器、多个USB接口及电源开关键;多个所述USB接口竖向设置;所述上壳体上端面设有与多个所述USB接口位置相对的USB插口,所述上壳体上端面还设有以使所述电源开关键显露的电源开孔,多个所述USB接口及所述电源开关键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三个所述继电器对应连接于所述主控制器与三个所述火线铜片之间。优选地,还包括一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底座内设有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推拉板及第二推拉板,所述第一推拉板与所述第二推拉板通过一压缩弹簧相抵接;所述第一推拉板上向上设有朝向其端部的第一倒L型卡扣,所述第一推拉板端部向下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推拉板上向上设有朝向其端部的第二倒L型卡扣;所述第二推拉板端部向下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固定底座两相对的一面对应设有以使所述第一推拉板显露的第一槽口及以使所述第二推拉板显露的第二槽口;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槽口下壁相抵,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槽口下壁相抵;所述下壳体底面向上开设有适于所述第一倒L型卡扣扣入的第一卡孔及适于所述第二倒L型卡扣扣入的第二卡孔;在自然状态时,所述压缩弹簧为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倒L型卡扣扣入所述第一卡孔,所述第二倒L型卡扣扣入所述第二卡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内胆组件及智能插座装置,装配简单,可以通过电性线路板分别对三个火线铜片进行控制,其实用效果更好。其二、本技术所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架、上支架、零线铜片、地线铜片及火线铜片;其中,所述下支架内从下至上依次分设有底层抽拉腔、中层抽拉腔及上层抽拉腔;所述零线铜片可抽离的设于所述底层抽拉腔,且所述零线铜片具有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一侧面的第一插接口A、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二侧面的第二插接口A及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三侧面的第三插接口A;所述地线铜片可抽离的设于所述中层抽拉腔,且所述地线铜片具有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一侧面的第一插接口B、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二侧面的第二插接口B及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三侧面的第三插接口B;所述火线铜片设置有三个,并均相独立且可抽离的设于所述上层抽拉腔,三个所述火线铜片对应具有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一侧面的第一插接口C、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二侧面的第二插接口C及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三侧面的第三插接口C;所述上支架固设于所述下支架上,以使卡紧所述零线铜片、地线铜片及三个所述火线铜片;三个所述火线铜片均与市电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架、上支架、零线铜片、地线铜片及火线铜片;其中,所述下支架内从下至上依次分设有底层抽拉腔、中层抽拉腔及上层抽拉腔;所述零线铜片可抽离的设于所述底层抽拉腔,且所述零线铜片具有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一侧面的第一插接口A、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二侧面的第二插接口A及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三侧面的第三插接口A;所述地线铜片可抽离的设于所述中层抽拉腔,且所述地线铜片具有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一侧面的第一插接口B、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二侧面的第二插接口B及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三侧面的第三插接口B;所述火线铜片设置有三个,并均相独立且可抽离的设于所述上层抽拉腔,三个所述火线铜片对应具有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一侧面的第一插接口C、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二侧面的第二插接口C及伸出至所述下支架第三侧面的第三插接口C;所述上支架固设于所述下支架上,以使卡紧所述零线铜片、地线铜片及三个所述火线铜片;三个所述火线铜片均与市电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性线路板,所述电性线路板固设于所述上支架内顶面;三个所述火线铜片均与所述电性线路板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门、第二保护门及第三保护门;其中,所述第一保护门可上下活动的设于所述下支架及所述上支架第一侧面,且所述第一保护门具有以使所述第一插接口A、第一插接口B及所述第一插接口C显露的三个第一开口;在初始状态时,三个所述第一开口对应与所述第一插接口A、第一插接口B及所述第一插接口C相错位,以使所述第一保护门将所述第一插接口A、第一插接口B及所述第一插接口C相盖合;所述第二保护门可上下活动的设于所述下支架及所述上支架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二保护门具有以使所述第二插接口A、第二插接口B及所述第二插接口C显露的三个第二开口;在初始状态时,三个所述第二开口对应与所述第二插接口A、第二插接口B及所述第二插接口C相错位,以使所述第二保护门将所述第二插接口A、第二插接口B及所述第二插接口C相盖合;所述第三保护门可上下活动的设于所述下支架及所述上支架第三侧面,且所述第三保护门具有以使所述第三插接口A、第三插接口B及所述第三插接口C显露的三个第三开口;在初始状态时,三个所述第三开口对应与所述第三插接口A、第三插接口B及所述第三插接口C相错位,以使所述第三保护门将所述第三插接口A、第三插接口B及所述第三插接口C相盖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第一侧面设有第一凹腔,所述上支架第一侧面上端中部设有第一L型挂钩;所述第一保护门下端置于所述第一凹腔中,所述第一保护门中部开设有第一挂槽,所述第一挂槽上端卡设于所述第一L型挂钩内;所述第一挂槽内竖向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挂槽下底面与所述第一L型挂钩下之间;所述下支架第二侧面设有第二凹腔,所述上支架第二侧面上端中部设有第二L型挂钩;所述第二保护门下端置于所述第二凹腔中,所述第二保护门中部开设有第二挂槽,所述第二挂槽上端卡设于所述第二L型挂钩内;所述第二挂槽内竖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事泰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