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69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2:16
一种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包括固定座,其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装配槽的底壁相抵,于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挡圈套;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具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挡圈套的顶面可调联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托架,托架的上侧面为用于与管路接触的支承面,支承面为V型面结构,托架为空心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解决管路在热胀冷缩产生内应力时,管路支座结构易造成管路应力积累而出现结构破坏(疲劳裂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可有效地防止漏水事故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隔热、缓冲、吸振作用;托架顶面采用V型结构,对管路定位准确,可提高管路设置的稳固程度。

Bottom Support Device of Vaporization Cooling Pipeline of Heating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ower support device for a vaporized cooling pipeline at the bottom of a heating furnace,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seat, in which a spring is arranged, one end of the spring is opposite to the bottom wall of the assembly groove, and a retaining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ing; the adjusting component has an adjusting screw, one end of the adjusting screw is adjus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surface of the retaining ring sleev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adjusting screw is provided with a bracket,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bracket is arranged. The supporting surface is used for contacting with the pipeline, the supporting surface is V-shaped structure, and the bracket is hollow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pipeline support structure is easy to cause stress accumulation and structural damage (fatigue crack) when the pipeline produces internal stress during thermal expansion and cold contraction; the us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leakage acciden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heat insulation, cushioning and vibration absorption. With V-shaped structure on the top surface of bracket, the pipeline can be positioned accurately and the stability of pipeline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炉及其相关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轧钢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运行中,由于管路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正常的热位移,同时管路还会产生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和摆动,这样就对冷却管路的安装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在现有技术中,在布置管路支座时,如果是采用刚性支座固定管路,管路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则会产生内应力,内应力积累会造成管路疲劳而出现裂纹,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漏水问题的出现。由于加热炉在运行中冷却水无法停止,因此,冷却水的存在会给焊接堵漏带来极大的困难。如果裂纹情况严重,冷却水损失量较大,还会造成冷却水短缺,导致加热炉冷却效果变差,严重时还会出现加热炉烧损事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上技术不足,业内研发出多种管路支座装置,如中国专利CN2128330Y,其公开了一种动力管路减振柔性支座,该支座以梯形底座作为主体结构,其上梁螺接有与之配匹的带托管横梁和锁母的螺柱,其下梁的圆孔装有偏心紧定块,支架通过偏心块孔的膨胀螺丝固定在曝气池底的。另如中国专利CN204493899U,其公开了一种管路固定装置,该管路固定装置包括支承部以及夹持部,夹持部的两端分别与支承部连接,夹持部和支承部之间形成容纳管路的夹腔,其中,夹持腔的大小可调节地设置。上述的两个专利均采用刚性固定支座结构,其无法对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实现缓冲和吸振,这样容易造成管路内应力积累,从而导致管路由于疲劳出现裂纹等结构破坏。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安装方式灵活、可调的管路用安装架,从而解决传统支架所存在的容易产生内应力而发生结构破坏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支架的不足而设计一种新型的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用于解决传统支架容易造成管路应力积累而出现结构破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包括:固定座,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顶部为装配口,于所述装配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装配槽的底壁相抵,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挡圈套,所述挡圈套的侧壁插入至所述装配槽内并与所述装配槽的内侧壁之间滑动接触;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挡圈套的顶面可调螺纹联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设置于所述挡圈套的上侧,于所述托架与所述挡圈套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挡圈套的顶面相抵,所述托架的上侧面为用于与管路接触的支承面,所述支承面为V型面结构,所述托架为空心结构。优选地,所述装配槽为圆筒形腔室结构,所述弹簧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弹簧的中心线与所述装配槽的中心线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杆为圆柱体螺杆结构,所述调节螺杆的中心线与所述装配槽的中心线同轴设置。优选地,于所述挡圈套的顶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孔插入至所述装配槽内并形成有调高段,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装配槽的外侧、其端部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托架的底面连接。优选地,于所述装配槽内并位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底设置有空套,所述空套的外侧面与所述装配槽的内侧面相抵,所述空套的内侧面与所述弹簧的外侧面相抵。优选地,所述空套为尼龙空套。优选地,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于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优选地,于所述螺母上开设有锁紧孔,于所述锁紧孔内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可与所述调节螺杆相抵。优选地,于所述弹簧上设置有弹力指针,于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用于观察所述弹力指针的观察窗,于所述观察窗的侧边设置有弹力刻度标识。优选地,所述支承面的V型角度在30°-150°之间。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本技术能够解决管路在热胀冷缩产生内应力时,管路支座结构容易造成管路应力积累而出现结构破坏(疲劳裂纹)的问题,本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漏水事故发生;3、本技术具有隔热、缓冲、吸振作用;4、托架顶面采用V型结构,对管路定位准确,可以提高管路设置的稳固程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固定座1、弹簧2、挡圈套3、调节螺杆4、托架5、螺母6、空套7、锁紧螺钉8、弹力指针9、观察窗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示例通过本技术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技术。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技术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技术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在本技术中,该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包括有采用空心结构设计、其顶面为V型面的托架5、用于对弹簧2的预紧力进行调节的螺母6、具有联接功能的调节螺杆4、用于对弹簧2的顶端进行封挡的挡圈套3、设置在弹簧2的底端位置上的空套7、弹簧2、用于安装弹簧2等部件的固定座1、对螺母6具有锁紧功能的锁紧螺钉8以及对弹簧2弹力进行指示的弹力指针9。将调节螺杆4的一端焊接在空心V型的托架5的底部中心位置,将螺母6安装在调节螺杆4上,螺母6与调节螺杆4为螺纹配合联接。螺母6的侧面装有锁紧螺钉8,通过旋转锁紧螺钉8能够使其端部与调节螺杆4相抵,从而实现对螺母6的锁紧。将调节螺杆4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联接安装到挡圈套3的中心孔中,空套7装入固定座1中(固定座1的组装孔内),再将弹簧2装入固定座1中。将挡圈套3套装在弹簧2上,其外侧面与固定座1上组装孔的内侧壁之间滑动配合。托架5的V型支承面与管路底部接触并对管路提供支承作用。通过螺母6调节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的高度,托架5的顶面接触到管路底部后,继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顶部为装配口,于所述装配槽内设置有弹簧(2),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装配槽的底壁相抵,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挡圈套(3),所述挡圈套的侧壁插入至所述装配槽内并与所述装配槽的内侧壁之间滑动接触;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调节螺杆(4),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挡圈套的顶面可调螺纹联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托架(5),所述托架设置于所述挡圈套的上侧,于所述托架与所述挡圈套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6),所述螺母与所述挡圈套的顶面相抵,所述托架的上侧面为用于与管路接触的支承面,所述支承面为V型面结构,所述托架为空心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顶部为装配口,于所述装配槽内设置有弹簧(2),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装配槽的底壁相抵,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挡圈套(3),所述挡圈套的侧壁插入至所述装配槽内并与所述装配槽的内侧壁之间滑动接触;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调节螺杆(4),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挡圈套的顶面可调螺纹联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托架(5),所述托架设置于所述挡圈套的上侧,于所述托架与所述挡圈套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6),所述螺母与所述挡圈套的顶面相抵,所述托架的上侧面为用于与管路接触的支承面,所述支承面为V型面结构,所述托架为空心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为圆筒形腔室结构,所述弹簧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弹簧的中心线与所述装配槽的中心线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为圆柱体螺杆结构,所述调节螺杆的中心线与所述装配槽的中心线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炉底汽化冷却管路下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挡圈套的顶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永谦张富王鹏张梅李晓芳李克新卢宪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