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用全自动对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用全自动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开始在市面上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电池包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电池包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包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储能动力源,在投入使用前,必须使用测试系统来对电池包进行检测。而在电池包测试系统中,需使用对接插头将电池包与测试系统相连接,以便进行电池充放电测试、电池安规检测、电池参数测试、BMS测试、辅助功能测试等多种功能检测程序。在现有的电池包测试系统中,对接插头都是固定在工装上的,在对接时,需要采用人工抓取工装对电池包进行插接,因此,现有的这种对接方式存在有如下缺陷:1、对接插头对精度的要求很高,常因人工操作不当使得对接插头寿命缩短;2、工装多为半自动化使用,人工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3、对接过程的耗时与员工的熟练程度相关,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用全自动对接装置,通过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用全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对接装置包括一母头调整机构以及一公头自动对接机构,所述母头调整机构的底部与电池包来料车调节连接,所述公头自动对接机构固定在与电池包来料车配合的定位机构的一侧;所述母头调整机构的一端与电池包测试线束相连接,另一端固设有一母插头;所述公头自动对接机构包括一固定底座、一对中浮动机构、一顶升保持机构以及一对插机构;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在与电池包来料车相配合的定位机构的一侧;所述对中浮动机构滑动设于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所述顶升保持机构上下移动设于所述对中浮动机构上,所述对插机构与所述顶升保持机构相连接,且通过所述顶升保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用全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对接装置包括一母头调整机构以及一公头自动对接机构,所述母头调整机构的底部与电池包来料车调节连接,所述公头自动对接机构固定在与电池包来料车配合的定位机构的一侧;所述母头调整机构的一端与电池包测试线束相连接,另一端固设有一母插头;所述公头自动对接机构包括一固定底座、一对中浮动机构、一顶升保持机构以及一对插机构;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在与电池包来料车相配合的定位机构的一侧;所述对中浮动机构滑动设于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所述顶升保持机构上下移动设于所述对中浮动机构上,所述对插机构与所述顶升保持机构相连接,且通过所述顶升保持机构带动所述对插机构上下移动;所述对插机构的一端固设有一公插头,且通过所述母插头与公插头实现所述母头调整机构与所述公头自动对接机构的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用全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调整机构包括一L型固定板、一第一调整板、一第二调整板、一母头安装座以及一母座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复数个用于长度调节的长槽孔,且通过所述长槽孔将所述L型固定板的底部锁付于电池包来料车上;所述第一调整板的中部环设有四个用于角度调整的弧形长槽孔,且通过各所述弧形长槽孔将所述第一调整板锁付于所述L型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调整板的四个边角各通过一第一螺栓锁付于所述第一调整板上;所述第二调整板的四周分布有复数个第二螺栓,每所述第二螺栓的头端均锁付于所述第二调整板上,每所述第二螺栓的末端均抵接于所述第一调整板上,且通过各所述第二螺栓来实现所述第二调整板的面板平面度的调节以及实现第二调整板与第一调整板之间间距的调节;所述母头安装座锁付于所述第二调整板的中部,所述母座固定板固设于所述母头安装座的前端;所述母插头安装于所述母座固定板的前端,所述母座固定板的中部安装有一对用于导向的衬套;所述L型固定板、第一调整板、第二调整板以及母头安装座的中部轴向贯穿设置有一电缆走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用全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孔的长度调节范围为±20mm,所述弧形长槽孔实现角度调整的范围为±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用全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板的面板平面度的调节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平,刘震,李有财,刘作斌,郭金鸿,黄国勇,杨絮娜,苏相,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