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100391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任务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待处理的任务,并确定所述任务是否存在任务依赖关系,其中,所述任务依赖关系是指任务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所述任务包括有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在所述任务不存在任务依赖关系时,根据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为所述任务分配空闲的内核资源,以利用所述内核资源处理所述任务。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有效解决具备任务依赖关系的任务的相关调度处理问题,降低了任务的传输时延,从而提升了任务处理效率。

Task Processing Method, Equipment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任务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任务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5G软基带样机开发中,现有软基带的信号处理平台的框架示意图具体如图1所示。具体的,该平台可包括多个节点设备blade(图示为6个blade),每个blade有两个处理器(图示为P1和P2)。其中,P1和P2之间通过公共系统接口(CommonSystemInterface,CSI,也可简称为QPI)连接。Blade之间通过交换机(图示为IBSwtich)连接。交换机将各个节点(blade)发送来的数据流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发送给射频拉远单元(Remoteradiohead,RRH),以完成信号的变频。5G云无线网络(cloudRAN)中为提供高性能、低时延的通信服务,需使用到大量的数据中心网络(datacentralnetwork,DCN)。但在实际应用中,组成DCN的各节点(blade)间进行通信时,由于节点间的距离等原因将造成不同的传输时延,从而影响信号处理速率。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分布式自适应算法,用于调度处理节点中的任务(即任务相关的数据包)。具体的,如图2,将输入的任务数据打包放入到数据池,接着主节点将任务的数据包分配至各个队列中,每个队列连接到各自相应地的目标节点上,以在目标节点中处理对应队列中的任务。但在实践中发现,现有技术只有在任务的数据到来时才会被执行,且这些任务的数据之间是没有任何依赖/关联关系的,这样才能被独立打包放入至数据池中,并分配给各个目标节点blade。然而,在实际的5G协议栈中,任务之间并不是独立的,会存在任务依赖关系。因此,上述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方案并不适用于具备任务依赖关系的任务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任务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提出了解决具备任务依赖关系的任务的调度处理方案,降低了任务的传输时延,从而提升了任务处理效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请求控制器和仲裁控制器,所述请求控制器用于接收待处理的任务,并确定所述任务是否存在任务依赖关系,其中,所述任务依赖关系是指任务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所述任务包括有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所述仲裁控制器用于在所述任务不存在任务依赖关系时,根据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为所述任务分配空闲的内核资源,以利用所述内核资源处理所述任务。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仲裁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为所述任务分配空闲的内核资源包括:所述仲裁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设备中存在空闲的用于处理所述任务的内核资源时,将所述任务分配给所述设备中空闲的内核资源;或者,所述仲裁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设备中不存在空闲的用于处理所述任务的内核资源时,将所述任务分配给除所述设备外的其他设备中空闲的内核资源。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任务是基于队列机制处理的,所述队列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等待队列、准备队列、运行队列以及结束队列;其中,所述等待队列用于排列待处理的任务,所述准备队列用于排列不存在任务依赖关系的任务,所述运行队列用于排列能够利用空闲的内核资源处理的任务,所述结束队列用于排列任务处理完毕后的任务。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控制器,所述调节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队列中的任务的长度,其中,所述队列中的任务的长度取决于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设备的计算能力、所述任务的传输时延。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控制器包括PID控制器和长度识别器,所述PID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队列中的任务的长度;所述长度识别器用于统计所述队列中的任务的长度,并反馈给所述PID控制器,以便所述PID控制器调节所述队列的长度。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队列中的任务是根据所述任务的优先级处理的,其中,若同一个队列中包括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且所述第一任务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任务的优先级,则所述第一任务优先于所述第二任务被处理。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队列中的任务的优先级取决于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任务的负载量、所述任务是否存在任务依赖关系。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任务的缓存地址、所述任务的缓存大小、所述任务的预留资源;其中,所述任务的预留资源是指为所述任务关联产生的中间数据所预留的缓存资源。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提供了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待处理的任务,并确定所述任务是否存在任务依赖关系,其中,所述任务依赖关系是指任务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所述任务包括有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在所述任务不存在任务依赖关系时,根据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为所述任务分配空闲的内核资源,以利用所述内核资源处理所述任务。关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未描述或未示出的部分,可具体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描述的设备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的功能单元。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通信接口及与所述存储器和通信接口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了用于邮件传输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的指令。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有效解决了具备任务依赖关系的任务的相关调度处理问题,降低了任务的传输时延,从而提升了任务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软基带的信号处理平台的框架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自适应算法的任务调度的框架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一种有向循环图的框架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基带的信号处理平台的框架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FPGA的硬件框架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队列管理框架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队列管理框架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队列长度闭环控制的框架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提出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提出基于分布式自适应算法的任务调度处理方案,仅适用于不存在任务依赖关系的、独立任务的分配和调度处理。此外,如图2示出的队列中任务的长度(也可简称为队列的长度)取决于主节点到队列所在的目标节点的距离(即传输时延)。其中,距离/传输时延越大,队列的长度越短;即队列中任务的处理效率越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图1所示的框架示意图下,本申请提出新的队列管理机制。可选地,还是基于优先级队列管理机制,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请求控制器和仲裁控制器,所述请求控制器用于接收待处理的任务,并确定所述任务是否存在任务依赖关系,其中,所述任务依赖关系是指任务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所述任务包括有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所述仲裁控制器用于在所述任务不存在任务依赖关系时,根据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为所述任务分配空闲的内核资源,以利用所述内核资源处理所述任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请求控制器和仲裁控制器,所述请求控制器用于接收待处理的任务,并确定所述任务是否存在任务依赖关系,其中,所述任务依赖关系是指任务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所述任务包括有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所述仲裁控制器用于在所述任务不存在任务依赖关系时,根据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为所述任务分配空闲的内核资源,以利用所述内核资源处理所述任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裁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任务的属性信息为所述任务分配空闲的内核资源包括:所述仲裁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设备中存在空闲的用于处理所述任务的内核资源时,将所述任务分配给所述设备中空闲的内核资源;或者,所述仲裁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设备中不存在空闲的用于处理所述任务的内核资源时,将所述任务分配给除所述设备外的其他设备中空闲的内核资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是基于队列机制处理的,所述队列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等待队列、准备队列、运行队列以及结束队列;其中,所述等待队列用于排列待处理的任务,所述准备队列用于排列不存在任务依赖关系的任务,所述运行队列用于排列能够利用空闲的内核资源处理的任务,所述结束队列用于排列任务处理完毕后的任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控制器,所述调节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队列中的任务的长度,其中,所述队列中的任务的长度取决于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设备的计算能力、所述任务的传输时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控制器包括PID控制器和长度识别器,所述PID控制器用于调节所述队列中的任务的长度;所述长度识别器用于统计所述队列中的任务的长度,并反馈给所述PID控制器,以便所述PID控制器调节所述队列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中的任务是根据所述任务的优先级处理的,其中,若同一个队列中包括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且所述第一任务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任务的优先级,则所述第一任务优先于所述第二任务被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中的任务的优先级取决于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任务的负载量、所述任务是否存在任务依赖关系。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任务的缓存地址、所述任务的缓存大小、所述任务的预留资源;其中,所述任务的预留资源是指为所述任务关联产生的中间数据所预留的缓存资源。9.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待处理的任务,并确定所述任务是否存在任务依赖关系,其中,所述任务依赖关系是指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昆仑梁文亮朱谷川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