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的智能加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35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的智能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受设定加热温度信号之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开始对锅内食物进行加热;加热设定时间,检测得到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并将该食物第一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类别温升节点比较,识别锅内食物类别;如果识别锅内食物类别为水状食物,则再加热设定时间,检测得到食物第二温升差值,进一步识别锅内食物的份量;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根据不同食物类别和份量自动启用相应的加热程序完成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不需要人为地去选择不同加热菜单,完全由机器完成制作过程,且食物在加热过程中不被烧糊或烧焦。

Intelligent Heating Method for Multifunctional Food Proce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的智能加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物处理装置的加热控制技术,特别是涉及具有加热和搅拌等多种功能的食物处理装置的加热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为了避免在加热食物时烧糊、烧焦,大都是通过手动选择不同类型菜单来处理,使用不方便而且操作繁琐易导致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能根据不同类型食材及份量自动启用相应的加热程序的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的智能加热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的智能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接受设定加热温度信号之后,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开始对锅内食物进行加热;②加热设定时间,检测得到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并将该食物第一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类别温升节点比较,识别锅内食物类别;③如果识别锅内食物类别为水状食物,则再加热设定时间,检测得到食物第二温升差值,并将该食物第二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份量温升节点比较,识别锅内食物份量等级,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根据不同份量的水状食物自动启用相应的加热程序完成加热;④如果识别锅内食物类别为非水状食物,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根据非水状食物自动启用相应的加热程序完成加热。进一步地:步骤②中,将食物第一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类别温升节点比较时,如果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小于等于水状食物的温升节点(a1),则识别锅内食物为水状食物,如果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大于干性或油性食物的温升节点(a2),则识别锅内食物为干性或油性食物,如果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在水状食物的温升节点(a1)和干性或油性食物的温升节点(a2)之间,则识别锅内食物为糊状食物。步骤③中,将食物第二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份量温升节点比较时,如果食物第二温升差值小于等于大份量食物的温升节点(b1),则识别锅内食物为大份量,如果食物第二温升差值大于小份量食物的温升节点(b2),则识别锅内食物为小份量,如果食物第二温升差值在大份量食物的温升节点(b1)和小份量食物的温升节点(b2)之间,则识别锅内食物为中等份量。如果锅内食物为大份量水状食物,先采用全功率加热模式,在离设定加热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差时,再采用全功率间隙性加热模式。如果锅内食物为中等份量水状食物或者小份量水状食物,先采用全功率加热模式,在离设定加热温度达到第一预定温度差时,再采用半功率加热模式,最后在离设定加热温度达到第二预定温度差时,采用半功率间隙性加热模式。如果锅内食物为糊状食物,先采用半功率加热模式,在离设定加热温度到到预定温度差时,再采用半功率间隙性加热模式。如果锅内食物为干性或油性食物,先采用半功率加热模式,在离设定加热温度达到第一预定温度差时,再采用小功率加热模式,最后在离设定加热温度达到第二预定温度差时,采用小功率间隙性加热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在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上,通过检测食物在加热过程中热传导性能来进行判断锅内食物的特症及份量而自动智能起用相对应的加热程序,而不需要人为地去选择不同加热菜单,完全由机器完成制作过程,且食物在加热过程中不被烧糊或烧焦。具体实施方式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的智能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接受设定加热温度信号之后,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开始对锅内食物进行加热;该设定加热温度信号可以通过操作面板选择不同档位来实现;②加热设定时间,检测得到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并将该食物第一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类别温升节点比较,识别锅内食物类别;③如果识别锅内食物类别为水状食物,则再加热设定时间,检测得到食物第二温升差值,并将该食物第二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份量温升节点比较,识别锅内食物份量等级,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根据不同份量的水状食物自动启用相应的加热程序完成加热;④如果识别锅内食物类别为非水状食物,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根据非水状食物自动启用相应的加热程序完成加热。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食物在加热过程中导热性能来进行判断及自动启用相应加热模式,按不同食物、不同份量来进行不同的加热功率及加热速度使食物不容易被烧糊或烧焦。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1、智能判断锅内食物的类别,2、智能判断锅内水状食物的份量,3、确定锅内食物类别和份量后自动起用相应加热程序完成工作。在进行食物识别时,需要对不同食物针对它的导热性能进行分类,由于不同食物导热快慢不同而可得出不同食物类别的温升节点。步骤②中,将食物第一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类别温升节点比较时,如果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小于等于水状食物的温升节点(a1),则识别锅内食物为水状食物,如果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大于干性或油性食物的温升节点(a2),则识别锅内食物为干性或油性食物,如果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在水状食物的温升节点(a1)和干性或油性食物的温升节点(a2)之间,则识别锅内食物为糊状食物。其中,a1表示在加热一定时间之后的水状食物与糊状食物的温升节点,a2表示在加热一定时间之后糊状食物与干性/油性食物的温升节点。如果用F1来表示判断性加热前和加热后的第一温升差值的话,那么锅内食物类别识别如下:F1≤a1,识别锅内食物为水状食物;a1<F1≤a2,识别锅内食物为糊状食物;F1>a2,识别锅内食物为干性/油性食物。举例来说,假设a1=2,a2=3.5,锅内放完食物,判断性加热前温度为26度,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29度,那么F1=3。此时,2<3≤3.5,则识别锅内食物为糊状食物。当识别锅内为水状食物时,还需对水状食物的份量进行识别。步骤③中,将食物第二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份量温升节点比较时,如果食物第二温升差值小于等于大份量食物的温升节点(b1),则识别锅内食物为大份量,如果食物第二温升差值大于小份量食物的温升节点(b2),则识别锅内食物为小份量,如果食物第二温升差值在大份量食物的温升节点(b1)和小份量食物的温升节点(b2)之间,则识别锅内食物为中等份量。b1表示在加热一定时间之后水状食物的大份量与中等份量的温升节点,b2表示在加热一定时间之后水状食物的中等份量与小份量的温升节点,如果我们用F2来表示判断性加热前和加热后的第二温度差值的话,那么我们在进行锅内食物份量识别如下:F2≤b1,识别锅内食物为大份食物;b1<F2≤b2,识别锅内食物为中等食物;F2>b2,识别锅内食物为少量食物。举例来说,假设b1=2,b2=4,判断性加热前温度26度,判断性加热后温度29度,那么F2=3,2<3≤4,则识别锅内材料为中等份量水状食物。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判断锅内食物为大份量水状食物,先采用全功率加热模式,在离设定加热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差时,再采用全功率间隙性加热模式。比如设定加热温度为100度,预定温度差为10度。先采用全功率加热模式加热到90度,此时达到离设定加热温度的预定温度差10度,则改用全功率间隙性加热模式,直至加热到100度而完成加热。如果判断锅内食物为中等份量水状食物或者小份量水状食物,先采用全功率加热模式,在离设定加热温度达到第一预定温度差时,再采用半功率加热模式,最后在离设定加热温度存在第二预定温度差时,采用半功率间隙性加热模式。比如,就中等份量食物来说,设定加热温度为100度,第一预定温度差为15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的智能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 接受设定加热温度信号之后,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开始对锅内食物进行加热;② 加热设定时间,检测得到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并将该食物第一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类别温升节点比较,识别锅内食物类别;③ 如果识别锅内食物类别为水状食物,则再加热设定时间,检测得到食物第二温升差值,并将该食物第二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份量温升节点比较,识别锅内食物份量等级,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根据不同份量的水状食物自动启用相应的加热程序完成加热;④ 如果识别锅内食物类别为非水状食物,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根据非水状食物自动启用相应的加热程序完成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的智能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接受设定加热温度信号之后,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开始对锅内食物进行加热;②加热设定时间,检测得到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并将该食物第一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类别温升节点比较,识别锅内食物类别;③如果识别锅内食物类别为水状食物,则再加热设定时间,检测得到食物第二温升差值,并将该食物第二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份量温升节点比较,识别锅内食物份量等级,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根据不同份量的水状食物自动启用相应的加热程序完成加热;④如果识别锅内食物类别为非水状食物,所述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根据非水状食物自动启用相应的加热程序完成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的智能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将食物第一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类别温升节点比较时,如果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小于等于水状食物的温升节点(a1),则识别锅内食物为水状食物,如果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大于干性或油性食物的温升节点(a2),则识别锅内食物为干性或油性食物,如果食物第一温升差值在水状食物的温升节点(a1)和干性或油性食物的温升节点(a2)之间,则识别锅内食物为糊状食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的智能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将食物第二温升差值与不同食物份量温升节点比较时,如果食物第二温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川张育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创三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