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35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24
本申请提供一种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传送系统、开盖系统和采集匹配系统,所述传送系统包括传送带(1)和分拨滚轮组;所述开盖系统包括压力喷气装置(3)、喷气传感器(4)和系统支架(5);所述采集匹配系统包括第一读码器(10)、第二读码器(11)、采集传感器(15)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读码器(10)和第二读码器(11)分别设置于所述系统支架(5)上,本申请提供的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能够自动将待处理产品的外包装的盒盖打开至特定位置,自动采集待处理产品内包装和外包装上的标识数码,待处理产品上的标识数码被采集后,外包装自动复原成封闭状态,从而实现内外包装标识数码的自动化采集匹配,减少人工投入。

A Matching Device for Logo Digital Acquisition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dentification digital acquisition match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conveyor system, an open-cover system and a acquisition matching system. The conveyor system includes a conveyor belt (1) and a dialing roller group. The open-cover system includes a pressure jet device (3), a jet sensor (4) and a system bracket (5). The acquisition matching system includes a first reader (10), a second reader (11), and acquisition. Set sensors (15) and processors, in which the first reader (10) and the second reader (11)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system bracket (5). The identification digital acquisition and matching device provided in this application can automatically open the lid of the outer package of the product to be processed to a specific position, automatically collect the identification numbers on the inner package and outer package of the product to be processed, and the label on the product to be processed. After the digital recognition is collected, the outer packaging is automatically restored to a closed state, thus realizing the automatic collection and matching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ackaging logo numbers and reducing the manual in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
本申请属于标记数码防仿、追踪和溯源等
,特别涉及一种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同时具有内包装和外包装的产品,如具有外包装的瓶装酒,一种防仿技术可以是分别在内包装和外包装上贴示标识数码,分别贴示于内包装和外包装上的标识数码不同,因此,在出厂前需要预先匹配验证,从而消费者对该商品进行防伪验证时可以分别扫描内包装和外包装上的标识数码,利用特定系统或者平台来通过验证两个标识数码是否指示同一件产品,如果指示为同一件产品,则可以认为该产品为原装产品,即正品,如果指示为不同件产品,则可以认为该产品在出厂后更换过包装,即仿制品。在出厂前需要对产品的内包装和外包装上的两个不同的标识数码进行匹配验证的方法一般为分别采集两个标识数码,再通过特定系统将两个不同的标识数码匹配。以具有外包装的瓶装酒为例,为包装的美观等因素考虑,通常将标识数码分别贴示于酒瓶盖上以及外包装盒的盒盖上。但是由于包装工艺的限制,贴示有标识数码的瓶体在装入外包装盒后,外包装盒的盒盖自然闭合,使读码器无法读取瓶体上的标识数码信息,如果改变外包装盒的状态,使酒瓶装入外包装盒后处于翻开状态,则读码器无法读取外包装盒上的标识数码,而且,这种方式还需要增加外包装盒盖复位的工序,增加生产成本。目前,尚无能够满足上述需求的装置,因此,对内包装和外包装上标识数码的扫描方式为人工扫描,但是人工扫描出错率高,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用于自动采集内包装和外包装的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自动采集同一产品内包装上的标识数码和外包装盒上的标识数码的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以解决生产工艺不允许系统自动识读与匹配,或人工采集标识数码劳动强度大、易出错、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包括:传送系统、开盖系统和采集匹配系统,其中,所述传送系统包括传送带1,在传送带1的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分离相邻产品的分拨滚轮组,所述分拨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分拨滚轮2;所述开盖系统包括压力喷气装置3、喷气传感器4和系统支架5,其中,所述压力喷气装置3设置于所述传送带1一侧,所述喷气传感器4设置于所述压力喷气装置3与所述分拨滚轮2之间,所述系统支架5架设于所述传送带1上方,在所述系统支架5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吊杆6,在一组吊杆6下端设置有盒盖引导杆7,在另一组吊杆6下端设置有盒盖阻挡杆8,所述盒盖引导杆7向下倾斜,所述盒盖引导杆7的底端与所述压力喷气装置3相对设置,所述盒盖引导杆7的底端的高度大于外包装盒盒盖闭合状态盒体的总高度,在所述盒盖引导杆7的顶端设置有盒盖定位弧9,所述盒盖定位弧9为向盒盖阻挡杆8方向凸出的弧形杆;所述盒盖阻挡杆8沿所述产品传送带传送方向设置的杆,所述盒盖阻挡杆8的高度小于外包装盒盒盖打开状态盒体的最大高度,并且大于外包装盒盒盖闭合状态盒体的总高度;所述采集匹配系统包括用于采集盒盖上标识数码的第一读码器10、用于采集内包装上标识数码的第二读码器11、用于指示第一读码器10和第二读码器11开启的采集传感器15以及用于采集第一读码器10和第二读码器回传信号并对两回传信号进行匹配验证的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读码器10和第二读码器11分别设置于所述系统支架5上。本申请提供的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能够自动将待处理产品的外包装的盒盖打开至特定位置,设置于特定位置的两个读码器分别自动采集待处理产品内包装和外包装上的标识数码,并将采集到的两个标识数码回传至处理器,处理器对两个标识数码进行匹配,待处理产品上的标识数码被采集后,外包装自动复原成封闭状态,并且,使用分拔轮使相邻的待处理产品具有适当的距离,既保证标识数码采集的准确度又节省采集时间,从而实现内外包装标识数码的自动化采集匹配,减少人工投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读码器10和所述第二读码器11分别设置于读码器调节机构上,所述读码器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距离调节支架12和竖直调节支架13,其中,所述水平距离调节支架12安装于所述系统支架上,可在同一水平面内沿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向往复运动,用于调节读码器与外包装盒盖之间的水平距离;在所述水平距离调节支架12上设置有竖直滑道14,所述竖直调节支架13安装于所述竖直滑道14上,可沿所述竖直滑道往复滑动,所述竖直调节支架13平行于所述传送带,用于调节所述读码器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一读码器10或者第二读码器11安装于所述竖直调节支架13上,所述第一读码器10或者第二读码器11可沿竖直调节支架13往复运动,并且,所述第一读码器10或者第二读码器11可围绕所述竖直调节支架13的中心轴旋转。更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喷气装置3的出气口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50°,所述压力喷气装置3喷出气体的气压为0.4~0.8MPa,所述喷气传感器4与所述压力喷气装置3沿传送方向之间的距离为30~100mm。可选地,所述喷气传感器4与所述分拨滚轮2沿传送方向之间的距离为20~200mm。更进一步地,所述吊杆6为圆弧形杆,两组吊杆6相对设置形成中空的环,所述吊杆6底端与外包装盒盒盖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外包装盒盒盖高度的1/3。在本申请中,所述底端是指外包装盒的盒盖靠近连接轴的一端。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所述吊杆6与所述系统支架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盒盖引导杆7或者盒盖阻挡杆8位置的吊杆调节机构。可选地,所述盒盖引导杆7与所述盒盖阻挡杆8伸出所述系统支架5,在所述传送带1上方,所述盒盖引导杆7与所述盒盖阻挡杆8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外包装盒盒盖厚度的2倍。可选地,所述盒盖定位弧9的最高点不低于所述盒盖阻挡杆8。可选地,所述采集传感器15设置于所述传送带1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读码器10以及第二读码器11之间。本申请提供的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通过设置开盖系统,自动打开具有多层包装产品的外包装盒盖至特定位置,并与设置于特定位置的读码器配合,使得读码器能够准确地分别识读所述产品内包装和外包装上的标识数码,并在识读完成后自动合上外包装盒盖,恢复所述产品的包装至原状态,从而减少人工作业,实现对产品内外包装上的标识数码进行同时识读的自动化作业。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申请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传送带,2-分拨滚轮,3-压力喷气装置,4-喷气传感器,5-系统支架,51-立梁,52-横梁,6-吊杆,7-盒盖引导杆,8-盒盖阻挡杆,9-盒盖定位弧,10-第一读码器,11-第二读码器,12-水平距离调节支架,13-竖直调节支架,14-竖直滑道,15-采集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申请提供的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特别适用于外包装为硬质外包装的产品,例如,盒装酒等。下面以盒装酒为例对本申请中一种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图1为所述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包括:传送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用于采集同一产品内包装上的标识数码和外包装盒上的标识数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包括:传送系统、开盖系统和采集匹配系统,其中,所述传送系统包括传送带(1),在传送带(1)的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分离相邻产品的分拨滚轮组,所述分拨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分拨滚轮(2);所述开盖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带(1)一侧的压力喷气装置(3),设置于所述压力喷气装置(3)与所述分拨滚轮(2)之间的喷气传感器(4),架设于所述传送带(1)上方的系统支架(5),在所述系统支架(5)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吊杆(6),在一组吊杆(6)下端设置有盒盖引导杆(7),在另一组吊杆(6)下端设置有盒盖阻挡杆(8),所述盒盖引导杆(7)向下倾斜,所述盒盖引导杆(7)的底端与所述压力喷气装置(3)相对设置,所述盒盖引导杆(7)的底端的高度大于外包装盒盒盖闭合状态盒体的总高度,在所述盒盖引导杆(7)的顶端设置有盒盖定位弧(9),所述盒盖定位弧(9)为向盒盖阻挡杆(8)方向凸出的弧形杆;所述盒盖阻挡杆(8)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设置的杆,所述盒盖阻挡杆(8)的高度小于外包装盒盒盖打开状态盒体的最大高度,并且大于外包装盒盒盖闭合状态盒体的总高度;所述采集匹配系统包括用于采集盒盖上标识数码的第一读码器(10)、用于采集内包装上标识数码的第二读码器(11)、用于指示第一读码器(10)和第二读码器(11)开启的采集传感器(15)以及用于采集第一读码器(10)和第二读码器回传信号并对两回传信号进行匹配验证的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读码器(10)和第二读码器(11)分别设置于所述系统支架(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用于采集同一产品内包装上的标识数码和外包装盒上的标识数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数码采集匹配装置包括:传送系统、开盖系统和采集匹配系统,其中,所述传送系统包括传送带(1),在传送带(1)的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分离相邻产品的分拨滚轮组,所述分拨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分拨滚轮(2);所述开盖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带(1)一侧的压力喷气装置(3),设置于所述压力喷气装置(3)与所述分拨滚轮(2)之间的喷气传感器(4),架设于所述传送带(1)上方的系统支架(5),在所述系统支架(5)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吊杆(6),在一组吊杆(6)下端设置有盒盖引导杆(7),在另一组吊杆(6)下端设置有盒盖阻挡杆(8),所述盒盖引导杆(7)向下倾斜,所述盒盖引导杆(7)的底端与所述压力喷气装置(3)相对设置,所述盒盖引导杆(7)的底端的高度大于外包装盒盒盖闭合状态盒体的总高度,在所述盒盖引导杆(7)的顶端设置有盒盖定位弧(9),所述盒盖定位弧(9)为向盒盖阻挡杆(8)方向凸出的弧形杆;所述盒盖阻挡杆(8)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设置的杆,所述盒盖阻挡杆(8)的高度小于外包装盒盒盖打开状态盒体的最大高度,并且大于外包装盒盒盖闭合状态盒体的总高度;所述采集匹配系统包括用于采集盒盖上标识数码的第一读码器(10)、用于采集内包装上标识数码的第二读码器(11)、用于指示第一读码器(10)和第二读码器(11)开启的采集传感器(15)以及用于采集第一读码器(10)和第二读码器回传信号并对两回传信号进行匹配验证的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读码器(10)和第二读码器(11)分别设置于所述系统支架(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读码器(10)和所述第二读码器(11)分别设置于读码器调节机构上,所述读码器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距离调节支架(12)和竖直调节支架(13),其中,所述水平距离调节支架(12)安装于所述系统支架上,可在同一水平面内沿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春李多繁郭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