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24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装容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芯体、内筒和外筒,所述芯体设置在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外套设有外筒,所述内筒两侧设有第一运动轨道和第二运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轨道的顶部与所述内筒的顶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为V字形。所述第二运动轨道的顶部与所述内筒的上沿相连通,在所述内筒的上部形成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内筒的运动轨道上方设有V字形的开口,在将芯体插入内筒时,由于V字形的开口和另一侧缺口的存在,芯体很容易就插入到内筒中,可以比采用现有的内筒结构提高五到六倍的装备工作效率。

Packaging container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packaging container, which comprises a core, an inner cylinder and an outer cylinder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cor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ylinder. The inner cylinder out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n outer cylinder. The inn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tion track and a second motion track on both sides. The feature is that the top of the first motion track and the top of the inner cylinder are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motion track. An opening is provided. The opening is V-shaped. The top of the second moving t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dge of the inner cylinder, and a gap is form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cylinder. The notch and the opening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V-shaped opening above the moving track of the inner cylinder. When the core body is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cylinder, the core body can easily be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cylinder because of the V-shaped opening and the gap on the other sid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equipment can be improved by five to six time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inner cylind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容器
本申请涉及一种包装物,具体涉及一种包装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糖果通常都是采用糖纸进行包装,也有将其放入特定的容器中对糖果进行包装。为了增加包装容器的趣味性,有将糖果制备成口红的形状,以口红的形式包装在壳体中。现有的口红糖进行包装时,要先将芯体插入内筒中,现有的结构中,芯体插入内筒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容易组装的包装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容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芯体、内筒和外筒,所述芯体设置在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外套设有外筒,所述内筒两侧设有第一运动轨道和第二运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轨道的顶部与所述内筒的顶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为V字形。所述第二运动轨道的顶部与所述内筒的上沿相连通,在所述内筒的上部形成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芯体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方设有柱体,所述柱体用于放置包装物,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包装物的正下方。所述包装物为糖果、口红或润唇膏。所述通孔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柱体两侧的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下方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两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卡设在内筒的运动轨道上,并能够沿着外筒的螺旋轨道上下移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设置在所述内筒的底部,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内筒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内筒之间设有台阶,所述外筒外套设有外盖,所述外盖的一端抵制在所述台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内筒的运动轨道上方设有V字形的开口,在将芯体插入内筒时,由于V字形的开口和另一侧缺口的存在,芯体很容易就插入到内筒中,可以比采用现有的内筒结构提高五到六倍的装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芯体插入内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芯体插入内筒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的主视图。图中:1芯体,2内筒,3第一底座,4柱体,5通孔,6筒体,7凸起,8第一运动轨道,9第二底座,10台阶,11第二运动轨道,12缺口,13开口,14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参见图1至图7,一种包装容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芯体1、内筒2和外筒,芯体1设置在内筒2内,内筒2外套设有外筒,内筒2两侧设有第一运动轨道8和第二运动轨道11,第一运动轨道8的顶部与内筒2的顶部设有连接部14,连接部14上设有开口13。本技术通过设置V字形开口与缺口相结合,提高了芯体插入内筒的组装效率。本实施例中,开口13为V字形。本实施例中,第二运动轨道11的顶部与内筒2的上沿相连通,在内筒2的上部形成缺口12。本实施例中,缺口12与开口13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芯体1包括第一底座3,第一底座3上方设有柱体4,柱体4用于放置包装物,第一底座3上设有通孔5。为了空气的顺利排出,通孔5位于所述包装物的正下方。本技术通过在芯体的底座上设置通孔,通孔将包装物与第一底座之间的空气排出,保证了包装物底部安装的牢固度。当糖果柱由上往下放置在柱体上时,糖果柱和柱体之间的空气会被压缩,位于相对密封空间的空气如不能被排出,会阻挡糖果柱的底部与柱体相结合的牢固度,本技术通过在芯体的底座上设置通孔,及时将压缩的空气排出,保证糖果柱与柱体、芯体的底座的完全接触,提高了糖果柱安装的稳定性。优选地,包装物为糖果、口红或润唇膏。本技术的容器不但可以用于包装口红糖,同样还适用于口红或润唇膏的包装使用。本实施例中,为了空气快速完全排出,又不影响底座的牢固性,通孔5为两个,分别位于柱体4两侧的第一底座3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3下方连接有筒体6,筒体6两侧设有凸起7,凸起7卡设在内筒2的第一运动轨道8和第二运动轨道11上,并能够沿着外筒内的螺旋轨道上下移动。第一运动轨道8和第二运动轨道11为镂空的Z字形轨道。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底座9,第二底座9设置在内筒2的底部。本实施例中,为了制作的便捷性,第二底座9与内筒2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二底座9与内筒2之间设有台阶10,所述外筒外套设有外盖,所述外盖的一端抵制在台阶10上。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旋转第二底座,芯体带动其上方的包装物沿着外筒内部的螺旋轨道上升,直至包装物露出内筒,组装时,芯体通过V字形开口和缺口装入内筒中。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容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芯体、内筒和外筒,所述芯体设置在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外套设有外筒,所述内筒两侧设有第一运动轨道和第二运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轨道的顶部与所述内筒的顶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容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芯体、内筒和外筒,所述芯体设置在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外套设有外筒,所述内筒两侧设有第一运动轨道和第二运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轨道的顶部与所述内筒的顶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V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轨道的顶部与所述内筒的上沿相连通,在所述内筒的上部形成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方设有柱体,所述柱体用于放置包装物,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奕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好心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