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16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热烹饪设备,其具有优异的烹饪性和安全性。加热烹饪设备具有:燃烧器,其利用燃气来对加热对象物进行加热;控制机构,其调节燃气供给量来控制燃烧器的火力;轮廓检测机构,其从加热对象物的上方检测加热对象物的轮廓;和火焰检测机构,其从加热对象物的上方检测火焰是否露出到加热对象物的轮廓外侧。当火焰检测机构检测出露出到加热对象物的轮廓外侧的火焰时,控制机构使燃气供给量减少,以使火焰的外缘位于距离加热对象物的轮廓规定距离的内侧。

Heating coo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烹饪设备
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加热烹饪设备,该加热烹饪设备具有:燃烧器,其利用燃气来对加热对象物进行加热;和控制机构,其调节燃气供给量来控制燃烧器的火力。专利文献1的加热烹饪设备是所谓的燃气灶。在专利文献1中,从加热对象物的上方判别加热对象物的尺寸,当火焰露出到加热对象物的外侧时,减小燃烧器的火力,消除火焰从加热对象物露出的状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4342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消除火焰从加热对象物的露出,来抑制热量的浪费,另外,防止火焰接触到使用者从而确保安全性。燃气灶是使用火焰来进行烹饪的设备,因此,为了确保烹饪性和安全性,而时常需要进行改良。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基于现有技术中没有的技术思想的加热烹饪设备,并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烹饪性和安全性的加热烹饪设备。【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加热烹饪设备可以具有燃烧器、控制机构、轮廓检测机构和火焰检测机构。燃烧器可以利用燃气来对加热对象物进行加热。控制机构可以调节燃气供给量来控制燃烧器的火力。轮廓检测机构可以从加热对象物的上方检测加热对象物的轮廓。火焰检测机构可以从加热对象物的上方检测火焰是否露出到加热对象物的轮廓的外侧。在该加热烹饪设备中,当火焰检测机构检测出露出到加热对象物的轮廓的外侧的火焰时,控制机构可以使燃气供给量减少,以使火焰的外缘位于距离加热对象物的轮廓规定距离的内侧位置。在上述加热烹饪设备中,不仅抑制火焰的外缘(外部轮廓)从加热对象物的轮廓露出,还调节燃气供给量(燃烧器的火力),以使火焰的外缘位于距离加热对象物的轮廓规定距离的内侧位置。即,能够在加热对象物的外侧(轮廓的外侧)的空间和火焰之间可靠地设置间隔(规定距离)。此外,有时仅通过调节火力以使火焰不会从加热对象物的轮廓露出,则加热对象物的外侧空间的温度变为高温,从而无法确保安全性。另外,如果为了抑制火焰的露出而使燃气供给量过度减少(使火力过度减小),则烹饪性下降。上述加热烹饪设备的火焰的外缘被维持在距离加热对象物的轮廓规定距离的位置。即,上述加热烹饪设备能够确保一定的火力,并且还能够抑制火力的过度减小。其结果,上述加热烹饪设备能够确保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够确保烹饪性。此外,“规定距离”可以是固定值,也可以是根据加热对象物的尺寸(从燃烧器的中心到轮廓的距离)的不同而变动的值(与加热对象物的尺寸的比例)。当火焰检测机构检测出露出到加热对象物的轮廓的外侧的火焰时,控制机构可以使燃气供给量减少,以使火焰的外缘与加热对象物的轮廓重叠,并且,可以以火焰的外缘与加热对象物的轮廓重叠时的燃气供给量为基准供给量,使燃气供给量从基准供给量起减少规定量。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能够可靠地在加热对象物的轮廓和火焰的外缘之间设置间隔(规定距离),并且能够抑制火力的过度减小(烹饪性恶化)。另外,当火焰检测机构检测出露出到加热对象物的轮廓的外侧的火焰时,控制机构可以在火焰的外缘的外侧的规定范围设定高温区域,使燃气供给量减少而使加热对象物的轮廓的外侧的火焰缩小,来制作燃气供给量的变化和火焰尺寸的变化的关系式,并根据该关系式,使燃气供给量减少,以使高温区域的外缘位于加热对象物的轮廓的内侧。此外,“高温区域”被设定在由于火焰的热量而可能引起的可燃物的燃烧的范围。即使进行这样的控制,也能够可靠地在加热对象物的轮廓与火焰的外缘之间设置间隔,并且能够抑制火力的过度减小。上述加热烹饪设备还可以具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对加热对象物的温度进行检测。在这种情况下,在燃烧器点火时温度传感器检测出规定温度以上的温度时,且在火焰检测机构检测出露出到加热对象物的轮廓的外侧的火焰时,可以使燃气供给量减少,以使从加热对象物的轮廓到火焰的外缘的距离变为小于上述的规定距离的第一规定距离。在燃烧器点火时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规定温度以上(加热对象物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使用者在暂时中断烹饪之后重新开始烹饪或者因不经意地使燃烧器失火而重新对燃烧器点火等、在烹饪中途发生的情况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对火焰的意识(危险意识)较高,并且使用者不会轻易地靠近加热对象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发生火焰从加热对象物的露出,也不需要使燃烧器的火力过度减小。在烹饪中途发生火焰的露出的情况下,通过与通常相比抑制火力的减少量,而能够维持烹饪性。在上述加热烹饪设备中,在从燃烧器开始点火起到经过第一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火焰检测机构检测出露出到加热对象物的轮廓的外侧的火焰时,可以使燃气供给量减少,以使从加热对象物的轮廓到火焰的外缘的距离变为大于上述的规定距离的第二规定距离。在燃烧器开始点火(开始烹饪)之后不久,使用者对火焰的意识(危险意识)较低,而靠近加热对象物,其结果容易靠近火焰。当在开始烹饪之后的不久期间(经过第一规定时间之前)发生火焰从加热对象物的露出时,与此时之后(经过第一规定时间之后)相比使火力较大地减小,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上述加热烹饪设备中,在使用其他燃烧器的过程中或者从燃烧器结束点火后经过第二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燃烧器被点火时,且在火焰检测机构检测出露出到加热对象物的轮廓的外侧的火焰时,可以使燃气供给量减少,以使从加热对象物的轮廓到火焰的外缘的距离变为小于上述的规定距离的第三规定距离。在使用其他燃烧器的过程中或者从燃烧器结束点火后(上次的烹饪结束后)的不久期间(经过第二规定时间之前),使用者对火焰的意识(危险意识)较高,并且使用者不会轻易地靠近加热对象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发生火焰从加热对象物的露出,也不需要使燃烧器的火力过度减小。另外,当使用者对火焰的意识较高时,即使发生火焰从加热对象物的露出,也能够通过与通常相比抑制火力的减少量,来维持烹饪性。此外,“燃烧器结束点火后经过第二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对燃烧器点火”包括两种情况,即,在第二规定时间内对与结束点火后的燃烧器相同的燃烧器重新点火的情况和在第二规定时间内对与结束点火后的燃烧器不同的燃烧器点火的情况。无论是哪种情况,从燃烧器结束点火之后均没有经过第二规定时间,因此,使用者对火焰的意识较高。附图说明图1表示加热烹饪设备的立体图。图2表示加热烹饪设备和抽油烟机的主视图。图3表示加热烹饪设备的控制结构的框图。图4表示第一火力调节处理的流程图。图5表示基于第一火力调节处理的火焰的变化。图6表示第二火力调节处理的流程图。图7表示第二火力调节处理中的高温区域的变化。图8表示第二火力调节处理中的目标火力的确定方法。【附图标记说明】2:加热烹饪设备;10:燃烧器;32:加热对象物;80:摄像头(轮廓检测机构、火焰检测机构);110:控制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对加热烹饪设备2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加热烹饪设备2是装进整体厨房来使用的燃气燃烧式的内置燃烧器。加热烹饪设备2具有:主体4,其前表面4a露出在整体厨房的近前侧;和顶板6,其配置于主体4的上部,且露出在整体厨房的台面。在顶板6设置有三个炉架8a、8b、8c,该三个炉架8a、8b、8c支承加热对象物、即锅或平底锅等烹饪容器。另外,与各炉架8a、8b、8c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燃烧器,其利用燃气来对加热对象物进行加热;控制机构,其调节燃气供给量来控制燃烧器的火力;轮廓检测机构,其从加热对象物的上方检测加热对象物的轮廓;和火焰检测机构,其从加热对象物的上方检测火焰是否露出到所述轮廓的外侧,当火焰检测机构检测出露出到所述轮廓的外侧的火焰时,控制机构使燃气供给量减少,以使火焰的外缘位于距离所述轮廓规定距离的内侧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4 JP 2017-2053711.一种加热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燃烧器,其利用燃气来对加热对象物进行加热;控制机构,其调节燃气供给量来控制燃烧器的火力;轮廓检测机构,其从加热对象物的上方检测加热对象物的轮廓;和火焰检测机构,其从加热对象物的上方检测火焰是否露出到所述轮廓的外侧,当火焰检测机构检测出露出到所述轮廓的外侧的火焰时,控制机构使燃气供给量减少,以使火焰的外缘位于距离所述轮廓规定距离的内侧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火焰检测机构检测出露出到所述轮廓外侧的火焰时,控制机构使燃气供给量减少,以使火焰的外缘与所述轮廓重叠,并且,以火焰的外缘与所述轮廓重叠时的燃气供给量为基准供给量,使燃气供给量从基准供给量起减少规定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火焰检测机构检测出露出到所述轮廓的外侧的火焰时,控制机构在火焰的外缘的外侧的规定范围设定高温区域,使燃气供给量减少而使所述轮廓的外侧的火焰缩小,来制作燃气供给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涩谷光司
申请(专利权)人:林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