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轨道交通隧道与城市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的设计施工问题。在轨道交通隧道及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上,轨道交通隧道位于综合管廊的下方,其净距一般根据隧道水文地质、车站情况、周边建筑物情况,并综合考虑隧道的设计坡度,同时兼顾综合管廊的结构与埋深等情况确定。专利技术人在实际施工中,发现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隧道与综合管廊的垂直净距较小,甚至不足0.5m,采用常规的单独设计与施工的方法既不能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也难以保证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因此,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综合管廊合建节点的设计与施工进行新的探索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将综合管廊、轨道交通隧道的交叉点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有效保证轨道交通隧道与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包括:综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交通隧道结构,位于综合管廊的下方;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和/或地下通道;综合管廊与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垂直或呈设定角度空间交叉设置,综合管廊高于轨道交通隧道结构顶部管片设置且综合管廊的受力结构与轨道交通隧道结构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交通隧道结构,位于综合管廊的下方;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和/或地下通道;综合管廊与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垂直或呈设定角度空间交叉设置,综合管廊高于轨道交通隧道结构顶部管片设置且综合管廊的受力结构与轨道交通隧道结构交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的长度方向与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的长度方向呈空间垂直,或二者呈设定角度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的侧部在所述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的上方设有预留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侧部设置侧墙,且底板中间沿着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的长度方向设置中隔墙以隔开两侧的隧道;进一步地,所述中隔墙设有联络通道口以连通两侧的隧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隧道结构一端为盾构始发端,另一端为盾构接收端,两端均设有盾构洞门,洞门处设置洞门封堵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包括综合管廊顶板和综合管廊底板,综合管廊顶板和综合管廊底板的两侧部通过第一深梁连接形成中空箱型结构,所述的中空箱型结构即为综合管廊结构;且综合管廊一侧的第一深梁通过顶板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连勇,王永军,周建国,闫小东,温法庆,温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