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秀生专利>正文

闭合型锁栓联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07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闭合型锁栓联动机构,包括壳体、天地杆、环形锁栓、驱动片、主锁栓,所述壳体上对应设有环形锁栓轴和驱动片轴,天地杆设置在壳体上,主锁栓设置在壳体上,环形锁栓设置在环形锁栓轴上,天地杆上的环形锁栓驱动限位销连接在环形锁栓驱动限位槽上,驱动片设置在壳体的底板上,驱动片上的天地杆驱动限位销对应连接在天地杆驱动限位槽上,驱动片上的主锁栓驱动限位销对应连接在主锁栓驱动限位槽上。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动作灵活轻便、累积误差少、生产加工方便、产品性能稳定、性价比高、防盗效果好等优点。

Closed lock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闭合型锁栓联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防盗锁
,特别是一种推动防盗锁主锁栓实现开锁及上锁的闭合型锁栓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主锁栓联作机构很多,主要分为直线动作型、圆周旋转型、直线圆周混合动作型。直线动作型锁栓简单有效,但在锁具上的使用频率过高,缺乏新鲜感,出现审美疲劳;圆周旋转型锁栓、直线圆周混合动作型锁栓虽然丰富了现有锁栓的类型,用户有了新的选择,但圆周旋转型、直线圆周混合动作型的主锁栓联作机构较为复杂、配件较多、制造精度要求高、锁具安装环境要求高,从而提高了生产制造成本,以及用户的使用成本,降低了产品的性价比。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科研部门都进行了开发和研究,但至今未有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动作灵活轻便、累积误差少、生产加工方便、产品性能稳定、性价比高、防盗效果好的闭合型锁栓联动机构。本专利技术创造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壳体、天地杆、环形锁栓、驱动片、主锁栓,所述壳体的底板上对应设有环形锁栓轴和驱动片轴,天地杆相对壳体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上,主锁栓相对壳体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闭合型锁栓联动机构,包括壳体(1)、天地杆(2) 、环形锁栓(3)、驱动片(4)、主锁栓(5),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底板上对应设有环形锁栓轴(12)和驱动片轴(14),天地杆(2)相对壳体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主锁栓(5)相对壳体(1)宽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并与壳体(1)面板上的主锁栓孔(13)相配合,环形锁栓(3)可转动地设置在环形锁栓轴(12)上,环形锁栓(3)的闭锁端(31)与壳体(1)面板上的环形锁栓孔(11)配合,天地杆(2)上的环形锁栓驱动限位销(21)对应连接在环形锁栓(3)上的环形锁栓驱动限位槽(33)上,驱动片(4)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合型锁栓联动机构,包括壳体(1)、天地杆(2)、环形锁栓(3)、驱动片(4)、主锁栓(5),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底板上对应设有环形锁栓轴(12)和驱动片轴(14),天地杆(2)相对壳体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主锁栓(5)相对壳体(1)宽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并与壳体(1)面板上的主锁栓孔(13)相配合,环形锁栓(3)可转动地设置在环形锁栓轴(12)上,环形锁栓(3)的闭锁端(31)与壳体(1)面板上的环形锁栓孔(11)配合,天地杆(2)上的环形锁栓驱动限位销(21)对应连接在环形锁栓(3)上的环形锁栓驱动限位槽(33)上,驱动片(4)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的底板上,驱动片(4)上的天地杆驱动限位销(41)对应连接在天地杆(2)上的天地杆驱动限位槽(23)上,驱动片(4)上的主锁栓驱动限位销(43)对应连接在主锁栓(5)上的主锁栓驱动限位槽(5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型锁栓联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主锁栓(5)上对应设有上锁时供环形锁栓(3)的闭锁端(31)插入的卡槽(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型锁栓联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形锁栓驱动限位槽(33)由环形锁栓推动限位槽(34)和环形锁栓滑动槽(35)组成,天地杆驱动限位槽(23)由天地杆推动槽(25)和天地杆滑动限位槽(22)组成,主锁栓驱动限位槽(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生
申请(专利权)人:杨秀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