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崇斌专利>正文

海洋溢油清除装置及其清除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04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1
海洋溢油清除装置,包括作业船和吸油结构,所述作业船上安装有通过电机带动运动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侧边安装有辅助滑槽,滑板安装在输送带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结构布设在输送带上,所述吸油结构包括浮箱,所述浮箱的外侧安装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安装有定位筋扣,所述保护罩上还安装有向保护罩内侧延伸进行盘绕布设的挡油带,所述挡油带的外端设有套在定位筋扣上的定位孔,内端连接于布设在浮箱上方的转盘上面;转盘内安装有扭簧一;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将溢油控制在一定区域后,通过本装置将整个大的区域切分成多个回收区域,并不断缩小回收区域的面积,是油层厚度增加,增加了回收的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Marine oil spill removal device and its remova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洋溢油清除装置及其清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洋溢油清除装置及其清除方法,属于海洋工程

技术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人类活动导致每年约1000万吨的石油排入海洋,这个数据约占全世界石油年产量的0.5%。其中有100万~150万吨石油是由于航运作业和船舶事故进入海洋的。如CN105775054B公开了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蚁群式动态溢油回收无人艇系统,包括子母船和多个无人艇组。子母船上设置有无人艇调控系统、无人艇升降平台、溢油监测系统等。各无人艇组分别由一艘主艇和多艘从艇组成,主艇和从艇上分别设置有航迹规划系统、无线通信装置、溢油回收装置和储油装置,主艇上还设置有溢油监测装置和导航定位装置等。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蚁群式动态溢油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前往溢油区域;2)对溢油区域进行分区;3)按分区对无人艇进行分组并分配任务;4)各无人艇组前往任务区;5)各无人艇组对溢油进行回收;6)主从艇协同收油直至完成任务;7)返航。本专利技术基于蚁群式协同工作的思想,实现了多艘无人艇的协同工作。现有的对还是溢油的回收多是采用围栏式作业方法,既将溢油区域围起来,防止溢油继续扩散,然后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海洋溢油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三个吸油结构(100)放置在输送带(3)上,其中叶轮(121)布设在辅助滑槽(5)内防止损坏;通过作业船(1)将吸油结构(100) 运动到溢油泄漏点;2)通过电机(2)带动输送带(3)运动,使吸油结构(100)顺着滑板(4)滑到海上并通过浮箱(101)使整个结构浮在海上预设的围油栏区域内;3)将三个吸油结构(100)的挡油带(12)拉出,拉出过程中,大棘轮(40)顺时针运行,此时,止动爪一(17)不起作用,人工将挡油带(12)拉出之后将其套在另一个吸油结构(100)的定位筋扣(10)上,这样三者被围成一个三角圈将溢油圈在内部,此时,扭簧一被...

【技术特征摘要】
1.海洋溢油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三个吸油结构(100)放置在输送带(3)上,其中叶轮(121)布设在辅助滑槽(5)内防止损坏;通过作业船(1)将吸油结构(100)运动到溢油泄漏点;2)通过电机(2)带动输送带(3)运动,使吸油结构(100)顺着滑板(4)滑到海上并通过浮箱(101)使整个结构浮在海上预设的围油栏区域内;3)将三个吸油结构(100)的挡油带(12)拉出,拉出过程中,大棘轮(40)顺时针运行,此时,止动爪一(17)不起作用,人工将挡油带(12)拉出之后将其套在另一个吸油结构(100)的定位筋扣(10)上,这样三者被围成一个三角圈将溢油圈在内部,此时,扭簧一被拉紧;4)启动油污回收泵(14)和吸油泵二(15),使吸油软管在步骤3)形成的三角圈内进行吸油,通过作业船(1)的电线为电机供电带动轴杆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崇斌
申请(专利权)人:葛崇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