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0027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通过调节丝光机中和槽的PH值,保证中和槽布面的PH值设定在7.4‑7.5之间,中和槽内水的PH值在4.3以上,使得布料上的浮浆不会剥落,避免剥落浮浆在中和槽内凝结成浆斑点,解决了布料在中和槽内形成黄点的问题;通过控制丝光机的生产参数,保证布料的生产符合要求,保证布料的生产质量。

A Method to Prevent Yellow Spots from Merceri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布料生产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布料生产过程中,布料经过冷堆、煮洗、漂白处理时,布料会沾上碱性浆料,无法去除,在后续丝光中和槽中加入酸可以中和布料上的碱液,但是,中和槽中的酸中和导致布料上的浮浆剩落残留于中和槽内,凝结成浆斑点,而沾附于布面上,使布料上形成黄色点,影响布料的生产质量。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丝光机中和槽加入酸中和导致布料上的浮浆剩落残留于中和槽内,凝结成浆斑点,沾附于布面上形成黄色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布料通过进布架进布;步骤S2:通过预烘装置对布料实现预烘处理;步骤S3:通过冷却装置对布料实现冷却处理;步骤S4:布料进入反应室进行浸渍、烘干和汽蒸处理;步骤S5:布料进入第一水洗箱进行水洗,通过第一水洗箱洗去布料布面残留的碱液;步骤S6:布料进入中和槽中实现中和处理,去除布料上的碱液;步骤S7:布料进入第二水洗箱进行水洗,洗去布料布面上的酸液,调节布面的PH值;步骤S8:布料通过烘筒实现烘干;步骤S9:布料通过落布装置实现落布;其中,所述中和槽中,调节布料的PH值在7.4-7.5之间,中和槽内水的PH值在4.3以上。所述的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中,将布料通过进布架进布,在进布架上方设有一个用于检测布料是否出现现缝头不及或卷布的光电感应探头。所述的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中,通过冷却装置降低布料布面温度至室温。所述的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4中,将布料放入轧槽内浸渍碱液,并通过轧车压力控制带碱量;通过呢毯烘筒在张力作用下,去除布料布面上的碱液;布料进入汽蒸室,通过蒸汽直接作用于布料布面,进一步除去布料布面上的碱液。所述的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中,所述碱液采用高浓度NaH溶于水制成。所述的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中,所述碱液主要成分如下:NaH250g/L~260g/L,渗透剂10g/L。所述的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中,所述轧车的速度为55m/min。所述的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中,所述碱液浓度为22%。所述的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中,中和布料布面上的碱液。所述的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中,所述酸液采用98%冰醋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通过调节丝光机中和槽的PH值,保证中和槽布面的PH值设定在7.4-7.5之间,中和槽内水的PH值在4.3以上,使得布料上的浮浆不会剥落,避免剥落浮浆在中和槽内凝结成浆斑点,解决了布料在中和槽内形成黄点的问题;通过控制丝光机的生产参数,保证布料的生产符合要求,保证布料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布料通过进布架进布;步骤S2:通过预烘装置对布料实现预烘处理;步骤S3:通过冷却装置对布料实现冷却处理;步骤S4:布料进入反应室进行浸渍、烘干和汽蒸处理;步骤S5:布料进入第一水洗箱进行水洗;步骤S6:布料进入中和槽中实现中和处理;步骤S7:布料进入第二水洗箱进行水洗;步骤S8:布料通过烘筒实现烘干;步骤S9:布料通过落布装置实现落布;其中,所述中和槽中,调节布料的PH值在7.4-7.5之间,中和槽内水的PH值在4.3以上。具体地,一般中和槽内的水PH值会低于4,PH值过低,容易使布料上的浮浆剩落残留于中和槽内,凝结成浆斑点沾附于布面上形成黄点,可以通过降低中和槽内中和酸液的百分比,以提高和槽内的PH值,也可以在中和槽内添加一定量的碱液以提高和槽内的PH值。具体地,所述步骤S1中,将布料通过进布架进布,在进布架上方有一个光电感应探头,如出现缝头不及或卷布时,丝光机会自动停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具体地,所述步骤S2中,通过预烘装置使布料的含潮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具体地,所述步骤S3中,通过冷却装置降低布料布面温度到室温,防止因布料布面温度过高导致轧槽液氨大量挥发。具体地,所述步骤S4中,将布料放入轧槽内浸渍碱液,并通过轧车压力控制带碱量;通过呢毯烘筒在小张力作用下,去除布料布面上的大部分碱液,便于后续残碱的除尽;布料进入汽蒸室,通过蒸汽直接作用于布料布面,进一步彻底除去布料布面上的碱液,使布料布面带碱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下。进一步地,所述碱液采用高浓度NaH溶于水制成。经丝光处理后的布料会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布料通过进布架进布;步骤S2:通过预烘装置对布料实现预烘处理;步骤S3:通过冷却装置对布料实现冷却处理;步骤S4:布料进入反应室进行浸渍、烘干和汽蒸处理;步骤S5:布料进入第一水洗箱进行水洗,通过第一水洗箱洗去布料布面残留的碱液;步骤S6:布料进入中和槽中实现中和处理,去除布料上的碱液;步骤S7:布料进入第二水洗箱进行水洗,洗去布料布面上的酸液,调节布面的PH值;步骤S8:布料通过烘筒实现烘干;步骤S9:布料通过落布装置实现落布;其中,所述中和槽中,调节布料的PH值在7.4‑7.5之间,中和槽内水的PH值在4.3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布料通过进布架进布;步骤S2:通过预烘装置对布料实现预烘处理;步骤S3:通过冷却装置对布料实现冷却处理;步骤S4:布料进入反应室进行浸渍、烘干和汽蒸处理;步骤S5:布料进入第一水洗箱进行水洗,通过第一水洗箱洗去布料布面残留的碱液;步骤S6:布料进入中和槽中实现中和处理,去除布料上的碱液;步骤S7:布料进入第二水洗箱进行水洗,洗去布料布面上的酸液,调节布面的PH值;步骤S8:布料通过烘筒实现烘干;步骤S9:布料通过落布装置实现落布;其中,所述中和槽中,调节布料的PH值在7.4-7.5之间,中和槽内水的PH值在4.3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布料通过进布架进布,在进布架上方设有一个用于检测布料是否出现现缝头不及或卷布的光电感应探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丝光产生黄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通过冷却装置降低布料布面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佑隆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