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粉器及除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9813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粉器及除粉系统。除粉器包括:外壳,外壳围设形成除粉腔,外壳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外壳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出气口和出料口,出气口位于出料口的上方,外壳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隔板,隔板安装在除粉腔内壁上,隔板将除粉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出料口与下腔体连通,出气口与上腔体连通,隔板的靠近进料口的一端与除粉腔的内壁之间具有排粉间隙;流化板,流化板安装在除粉腔的底部并位于进气口的上方,流化板上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除粉器可以从大量的塑料颗粒中有效的将粉尘及拉丝分离并去除,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Deduster and Dedust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wder remover and a powder removing system. The dust remover includes: a shell, which is enclosed to form a powder removing chamber, an inlet and outlet are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side of the shell, an outlet and an outlet are arranged at the second side opposite to the first side of the shell, an air inle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outlet, and an air inle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ide of the shell; a separator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powder removing chamber, and the separator divides the powder removing chamber into an upper chamber and a lower chamber. The cavity, the outlet port and the lower cavity are connected, the outlet port and the upper cavity are connected, and there is a powder discharge gap between the end of the separator near the inlet por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powder removal chamber; the fluidized plate and the fluidized plate are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owder removal chamber and above the air inlet, and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fluidized plate. The powder remov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eparate and remove dust and wire drawing from a large number of plastic particles,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is easy to real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粉器及除粉系统
本技术涉及除粉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粉器及除粉系统。
技术介绍
塑料颗粒一般用于注塑或吹塑制作塑料制品。在塑料颗粒生产及气力输送过程中,因为粒子与设备、粒子与粒子之间的摩擦及碰撞,会有粉尘及拉丝产生,产生的粉尘及拉丝,与塑料颗粒的熔融温度不同,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常造成瑕疵,如颜色差异、气泡等,影响产品品质。所以,在塑料颗粒生产过程中,在包装出售前,需要将塑料颗粒中的粉尘及拉丝去除。现在一般使用淘析器去除塑料颗粒中的粉尘及拉丝。淘析器一般放在包装料仓仓顶或单独放置,占用空间大,除粉效率较低。因为除粉是在包装料仓前,所以在包装仓内产生的粉尘无法去除,经常会有料仓中大量的粉尘进入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粉器及除粉系统,除粉效率高、便于单独放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除粉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围设形成除粉腔,所述外壳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外壳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出气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外壳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隔板,所述隔板安装在所述除粉腔内壁上,所述隔板将所述除粉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出料口与所述下腔体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所述隔板的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与所述除粉腔的内壁之间具有排粉间隙;流化板,所述流化板安装在所述除粉腔的底部并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方,所述流化板上设置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除粉腔的内部设置有进料导板,所述进料导板从所述进料口处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围设形成进料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位于所述进料通道底部的侧壁段为朝向所述流化板倾斜的斜壁段。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气流调节板,所述气流调节板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隔板上以调节所述排粉间隙的大小。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室,所述空气室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流化板位于所述空气室的顶部,所述空气室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从所述流化板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进气口。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通道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进料通道的下料开口大小的调节挡板。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挡板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进料通道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挡板的第二端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挡板沿所述调节挡板的第一端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丝杆。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导向块,所述第一斜导向块朝向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延伸。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包括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二长条孔较所述第一长条孔远离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二长条孔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导向块,所述第二斜导向块朝向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侧延伸。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还包括圆孔,所述圆孔竖直或者倾斜设置在所述流化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流化板水平设置或者朝向所述出料口的方向倾斜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除粉系统,包括:进料仓和除粉器,所述除粉器上述的除粉器,所述进料仓通过输送通道与所述除粉器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输送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入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风机,所述风机的第一端与所述除尘器的顶部出口连通,所述风机的第二端与所述除粉器的进气口连通;排空阀,所述排空阀设置在所述风机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上。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含有粉尘及拉丝的塑料颗粒从进料仓进入进料口,掉落到流化板上,通过进气口的作用,能够利用风机等朝向流化板的底部通入空气,空气从流化板上的通孔朝向流化板的上方吹气,进而将位于流化板上的塑料颗粒中携带的粉尘和拉丝吹起,然后从排粉间隙进入上腔体,并从出气口排出,排出风粉尘和拉丝进入到除尘器进行收集和处理。除去粉尘和拉丝后的塑料颗粒沿流化板传输并沿从出料口排出。本技术的除粉器的结构可以设置得更小,可以安装在包装料仓之后,除粉效率高,结构简单,便于实现。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除粉器的主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流化板的剖视图;以及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除粉系统的连接关系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外壳;11、进料口;12、出气口;13、出料口;14、上腔体;15、下腔体;16、进料导板;17、斜壁段;18、空气室;19、排粉间隙;101、进气口;20、隔板;30、流化板;31、第一长条孔;311、第一斜导向块;32、圆孔;33、第二长条孔;331、第二斜导向块;40、调节挡板;50、丝杆;60、气流调节板;70、进料仓;80、除尘器;90、控制阀;100、风机;110、排空阀;120、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参见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粉系统,该除粉包括进料仓70、除粉器、除尘器80、风机100以及排空阀110。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除粉器包括外壳10、隔板20以及流化板30。其中,外壳10围设形成除粉腔,外壳10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外壳10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出气口12和出料口13,出气口12位于出料口13的顶部,外壳10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01;隔板20安装在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围设形成除粉腔,所述外壳(10)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外壳(10)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出气口(12)和出料口(13),所述出气口(12)位于所述出料口(13)的上方,所述外壳(10)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01);隔板(20),所述隔板(20)安装在所述除粉腔内壁上,所述隔板(20)将所述除粉腔分隔为上腔体(14)和下腔体(15),所述出料口(13)与所述下腔体(15)连通,所述出气口(12)与所述上腔体(14)连通,所述隔板(20)的靠近所述进料口(11)的一端与所述除粉腔的内壁之间具有排粉间隙(19);流化板(30),所述流化板(30)安装在所述除粉腔的底部并位于所述进气口(101)的上方,所述流化板(30)上设置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围设形成除粉腔,所述外壳(10)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外壳(10)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出气口(12)和出料口(13),所述出气口(12)位于所述出料口(13)的上方,所述外壳(10)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01);隔板(20),所述隔板(20)安装在所述除粉腔内壁上,所述隔板(20)将所述除粉腔分隔为上腔体(14)和下腔体(15),所述出料口(13)与所述下腔体(15)连通,所述出气口(12)与所述上腔体(14)连通,所述隔板(20)的靠近所述进料口(11)的一端与所述除粉腔的内壁之间具有排粉间隙(19);流化板(30),所述流化板(30)安装在所述除粉腔的底部并位于所述进气口(101)的上方,所述流化板(30)上设置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粉腔的内部设置有进料导板(16),所述进料导板(16)从所述进料口(11)处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外壳(10)的内壁围设形成进料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位于所述进料通道底部的侧壁段为朝向所述流化板(30)倾斜的斜壁段(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上设置有气流调节板(60),所述气流调节板(60)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隔板(20)上以调节所述排粉间隙(19)的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室(18),所述空气室(18)与所述进气口(101)连通,所述流化板(30)位于所述空气室(18)的顶部,所述空气室(18)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120),所述导流板(120)从所述流化板(30)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进气口(10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进料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伟高天宝李学奎
申请(专利权)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