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65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其包括支座、固定在所述支座上的夹模固定壳、夹模油缸、受所述夹模油缸驱动沿管件轴向运动的且伸入到所述夹模固定壳内的推进楔块、与所述推进楔块配合且受其驱动向内收缩的夹模壳、固定在所述夹模壳上的夹模、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夹模固定壳上的且进行旋转运动的机芯旋转壳体、设置在所述机芯旋转壳体前端面上的刀架支座、可径向弹性浮动的设置在所述刀架支座上的切刀组件、与所述机芯旋转壳体同步旋转的且通过轴向移动将所述切刀组件向管件表面靠拢的切刀推进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独立完成管件端部的切割工作,无需配备其他辅助工装,加工精度高,切割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夹模更换方便并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件切割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
技术介绍
管件切割时为达到切割管件质量与尺寸数据要求及节约尾料的目的,在此要求下就必须让夹模非常接近旋转刀片,并且不影响其他任何功能性。各种刀片旋切方式,尾料剩余较长,为达到技术要求或者多种工艺人工配合加工。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820357171.3公开了一种管件无屑切割装置、管端平口倒角机以及无屑旋切机头,在管件端部加工设备中,夹模的更换非常不方便,且推进刀具进给的驱动件在旋转与轴向移动方面不能给两者性能更优的兼容,导致使用寿命短且加工精度提不上去,还容易出现加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管件端部的切割工作,无需配备其他辅助工装,加工精度高,切割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夹模更换方便并快捷。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其包括支座、固定在所述支座上的夹模固定壳、夹模油缸、受所述夹模油缸驱动沿管件轴向运动的且伸入到所述夹模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座、固定在所述支座上的夹模固定壳、夹模油缸、受所述夹模油缸驱动沿管件轴向运动的且伸入到所述夹模固定壳内的推进楔块、与所述推进楔块配合且受其驱动向内收缩的夹模壳、固定在所述夹模壳上的夹模、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夹模固定壳上的且进行旋转运动的机芯旋转壳体、设置在所述机芯旋转壳体前端面上的刀架支座、可径向弹性浮动的设置在所述刀架支座上的切刀组件、与所述机芯旋转壳体同步旋转的且通过轴向移动将所述切刀组件向管件表面靠拢的切刀推进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座、固定在所述支座上的夹模固定壳、夹模油缸、受所述夹模油缸驱动沿管件轴向运动的且伸入到所述夹模固定壳内的推进楔块、与所述推进楔块配合且受其驱动向内收缩的夹模壳、固定在所述夹模壳上的夹模、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夹模固定壳上的且进行旋转运动的机芯旋转壳体、设置在所述机芯旋转壳体前端面上的刀架支座、可径向弹性浮动的设置在所述刀架支座上的切刀组件、与所述机芯旋转壳体同步旋转的且通过轴向移动将所述切刀组件向管件表面靠拢的切刀推进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旋转壳体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旋转传动键,所述切刀推进套套设在所述机芯旋转壳体上且通过所述旋转传动键实现同步旋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推进套的内筒表面上设置有轴向分布的且收纳所述旋转传动键的条形凹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夹模管件旋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切刀推进套轴向移动的推进驱动机构,所述推进驱动机构包括伺服压缸、一端铰接在所述支座上且另一端与所述伺服压缸的活动端铰接的推进框架、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推进框架上驱动包裹块、以及被所述驱动包裹块框住轴向两端表面的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翔袁良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尔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