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956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包括心率、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的运动数据;根据心率数据确定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根据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进行运动有效性评定。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运动有效性评定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运动评分标准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结合靶心率理论,以及锻炼时保持最大耗氧量与锻炼效果的关系,对体育锻炼效果进行计算和评定,从而帮助指导锻炼者进行科学的锻炼,改变人们生活运动习惯与观念,使人们知道走路不是走得越多越好,盲目的比拼走路的步数是锻炼的误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健康评价
,具体地说,是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体育锻炼对人的身体健康的作用被大家普遍认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健康而积极的锻炼。快走与慢跑是既方便又有较好的锻炼效果。现在参与走路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怎么走是有价值的,并能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大部分的锻炼者不知道。因此,现在普遍流行走路比较谁走步数多,实际上走的多不一定就有锻炼效果,甚至会对人的健康带来危害。众所周知,人的行走速度与人的健康存在正相关。可是,年轻人的走路不是行如风而是风吹着走。现在人们总是说没有时间去锻炼,可是,大量的小时间却都浪费掉。例如:去上班几公里却都借用交通工具。体育锻炼必须有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有效果,运动负荷太大又可能造成伤害。《外国养生保健》一书中记载了美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库珀(KennethH.Cooper)的研究成果,其中详细公开了运动评分所依据的基础数据。文中记载:通过12分钟跑测试或2400米跑测试,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分级,对各项运动的评分,是以一英里(1600米)为基本尺度,让受试者用各种速度步行或跑,然后把这时测得的成绩再同这时测得的耗氧量对照起来确定。库珀等人发现,凡是用不到8分钟即能跑完1600米,而且每周坚持跑6次的人,其体力水平达到四级水平,四级体力为体力较好者,作为保持锻炼效果的目标,能保持最大耗氧量。评价每周都可以取得30分以上,所以他们就把30分和相当于30分的运动量定为锻炼的目标,并认为每天锻炼得5分、每星期锻炼6次的方案可以作为日常的基本锻炼内容。许多国家群众的实践经验和这些国家的科学家的实验观察,都印证库珀先生有关锻炼控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特别是日本科学家对日本大学生进行的实验证明,我们亚洲人没有差别,我们同样可以按照其锻炼控制,行之有效。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应用使这种评判标准可以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可以方便自助的得到自己锻炼的评价得分,从而及时有效地改善运动习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和系统,在美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库珀(KennethH.Cooper)运动评分标准的研究成果,结合靶心率理论,以及锻炼时保持最大耗氧量与锻炼效果的关系,对体育锻炼效果进行计算和评定,从而帮助指导锻炼者进行科学的锻炼,改变人们生活运动习惯与观念,使人们知道走路不是走得越多越好,盲目的比拼走路的步数是锻炼的误区。科学有效地锻炼方式可以指导人们利用工作生活中零散的时间进行锻炼(只要在靶心率范围内持续5分钟以上),帮助人们科学地调整平时走路的速度。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包括心率、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的运动数据;判断所述心率的数值范围,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根据所述有效运动距离和所述有效运动时间进行运动有效性评定。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心率的数值范围,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包括:采集包含年龄、身高、体重的生理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生理特征数据确定靶心率范围;判断所述心率是否包含在所述靶心率范围内,如果是,则根据所述心率持续的时间确定对应的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反之,则重新获取所述运动数据。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心率的数值范围,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还包括:判断包含在所述靶心率范围内的所述心率持续的时间是否超过5分钟,如果是,则将所述心率数据对应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分别确定为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反之,则重新获取运动数据。进一步地,所述靶心率范围为(220-a)×0.6≤hr≤(220-a)×0.8,其中hr表示心率,a为运动者的实际年龄。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有效运动距离和所述有效运动时间进行运动有效性评定,包括:构建有效运动计算模型:F=D÷1600+(D÷100-T)×8÷16,其中,F表示有效运动得分;D表示有效运动距离,单位为米;T表示有效运动时间,单位为分钟;根据所述有效运动距离、所述有效运动时间和所述有效运动计算模型计算有效运动得分。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有效运动距离和所述有效运动时间进行运动有效性评定,还包括:设定运动得分的计算周期为一天,以及运动有效性的评定周期为一周;根据所述计算周期确定运动有效性评定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为:一个计算周期内的运动得分大于0;根据所述评定周期确定运动有效性评定结果:如果一个所述评定周期内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计算周期大于或等于4天并且小于7天时,则所述评定周期内的运动为有效运动,反之,则所述评定周期内的运动为无效运动;计算所述评定周期内的有效运动总得分,根据所述有效运动总得分生成有效运动评定报告。第二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运动数据和生理特征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运动有效性评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效运动距离和所述有效运动时间进行运动有效性评定。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有效性评定模块包括: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有效运动计算模型,并计算有效运动得分;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约束条件判断运动的有效性;评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运动总得分生成有效运动评定报告。第三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在美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库珀(KennethH.Cooper)运动评分标准的研究成果,结合靶心率理论,以及锻炼时保持最大耗氧量与锻炼效果的关系,对体育锻炼效果进行计算和评定,从而帮助指导锻炼者进行科学的锻炼,改变人们生活运动习惯与观念,使人们知道走路不是走得越多越好,盲目的比拼走路的步数是锻炼的误区。科学有效地锻炼方式可以指导人们利用工作生活中零散的时间进行锻炼(只要在靶心率范围内持续5分钟以上),帮助人们科学地调整平时走路的速度。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使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及时监控锻炼有效率,实现科学的锻炼方式和生活习惯,避免盲目健身造成对身体的伤害,借助科学的方式指导人们健康合理进行运动锻炼。附图说明为能更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运动有效性评定模块的功能单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01.获取包括心率、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的运动数据。进行运动有效性评定的运动者可以通过设有传感系统的穿戴设备获取到运动时的运动数据,采集到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包括心率、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的运动数据;判断所述心率的数值范围,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根据所述有效运动距离和所述有效运动时间进行运动有效性评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包括心率、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的运动数据;判断所述心率的数值范围,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根据所述有效运动距离和所述有效运动时间进行运动有效性评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心率的数值范围,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包括:采集包含年龄、身高、体重的生理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生理特征数据确定靶心率范围;判断所述心率是否包含在所述靶心率范围内,如果是,则根据所述心率持续的时间确定对应的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反之,则重新获取所述运动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心率的数值范围,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还包括:判断包含在所述靶心率范围内的所述心率持续的时间是否超过5分钟,如果是,则将所述心率对应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分别确定为有效运动距离和有效运动时间,反之,则重新获取运动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心率范围为:(220-a)×0.6≤hr≤(220-a)×0.8,其中hr表示心率数据,a为运动者的实际年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靶心率的体育锻炼有效性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运动距离和所述有效运动时间进行运动有效性评定,包括:构建有效运动计算模型:F=D÷1600+(D÷100-T)×8÷16,其中,F表示有效运动得分;D表示有效运动距离,单位为米;T表示有效运动时间,单位为分钟;根据所述有效运动距离、所述有效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骏炜健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