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953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有分束器、准直透镜、集光系统、视场光阑、偏振分光器、反射镜、场镜、第一偏振分光片、接目物镜,在所述分束器的左侧设有第一光源、在所述分束器的上侧设有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发射出的光线依次经过分束器、准直透镜、集光系统在视场光阑上形成一次像,然后依次经过偏振分光器、反射镜、场镜、第一偏振分光片、接目物镜在眼睛瞳孔或者晶状体内形成视场光阑状的光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照明系统而言,结构更加简单,照明更加均匀,消鬼影效果更好。

A New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Anti-ghost Fundus Camer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ghost elimination fundus camera.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as follows: from object to image, there are beam splitter, collimating lens, light collecting system, field aperture, polarization splitter, reflector, field mirror, first polarization splitter and eye contact lens. The left side of the splitt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ght source,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splitt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ght source. Second light source: The first light source and the second light source emit light through the beam splitter, collimating lens, light collecting system to form a primary image on the field-of-view aperture, and then through the polarization splitter, mirror, field mirror, first polarization splitter, eye contact lens to form a field-of-view aperture spot in the eye pupil or len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ight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r structure, more uniform lighting and better ghost elimin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眼底本身不发光,而瞳孔直径白天一般不会超过3mm,需求照明设备照射光线和成像设备光线同时通过如此小的通光口径实现均匀照明和成像,并且不产生鬼影,传统的环形照明要求照明光源为环形或者是列阵面光源加环形光阑或者是直接采用光纤外照明与成像系统不共用镜片,所述环形照明的光斑占瞳孔的面积会较大,留给成像出瞳面积就会少,而两者如果重合的话容易产生晶状体鬼影,这样会导致成像入瞳小,光效低或者照明不均匀,传统照明未采用偏振片的方式消除角膜鬼影,而是采用小角度的方式将光源成像于角膜,虽然可以解决角膜鬼影,但是晶状体鬼影无法解决,若照射角度增大到45°以上,该方式必然产生角膜鬼影或晶状体鬼影,所述光纤外照明不与成像系统共用镜片导致结构不紧凑,照明光线光心在眼睛外,照明难以均匀化,相比环形照明更容易产生鬼影。申请号为201510216416.1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参见该专利申请说明书附图1,该眼底相机照明系统采用的照明方式为科勒照明,光斑为环形光斑,该方式照明角度小,在30°左右,可以避免角膜反射,但是光斑在晶状体内很容易与成像系统的出瞳重合,导致晶状体的反射鬼影,当照明角度增大到45°以上,该方式也无法避免角膜鬼影,同时环形光斑占瞳孔的面积较大,要避免晶状体鬼影必然导致成像出瞳变小,成像亮度变暗相当于鬼影效果增强。本技术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照明更加均匀、消鬼影效果更好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有分束器、准直透镜10、集光系统4、视场光阑11、偏振分光器3、反射镜7、场镜8、第一偏振分光片9、接目物镜6,在所述分束器的左侧设有第一光源1、在所述分束器的上侧设有第二光源2,所述第一偏振分光片9的偏振透光轴方向与所述偏振分光器3正交;所述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发射出的光线依次经过分束器、准直透镜10、集光系统4在视场光阑11上形成一次像,然后依次经过偏振分光器3、反射镜7、场镜8、第一偏振分光片9、接目物镜6在眼睛瞳孔或者晶状体内形成视场光阑状的光斑。如上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与光轴偏心和倾斜,所述第二光源2与光轴偏心和倾斜。如上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器为分光棱镜5,所述分光棱镜5倾斜设置。如上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为白光LED灯101,白光LED灯101采用闪光灯模式进行拍照;所述第二光源2为红外LED灯201,红外LED灯201采用持续照明模式进行实时观测,所述分光棱镜5胶合面的镀膜对可见光高透,对红外光高反。如上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为红外LED灯201,红外LED灯201采用持续照明模式进行实时观测;所述第二光源2为白光LED灯101,白光LED灯101采用闪光灯模式进行拍照,所述分光棱镜5胶合面的镀膜对可见光高反,对红外光高透。如上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10采用双凸的非球面,准直透镜10的R2面较准直透镜10的R1面更凸。如上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光系统4包括四片镜片,其中包含一个由两片镜片胶合成的第一镜片组401,所述视场光阑11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场镜8采用非球面透镜,所述接目物镜6采用三片式结构,其中包含一个由两片镜片胶合成的第二镜片组601。如上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器为分光片。如上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器3为半反半透镜301和偏振片302的组合、第二偏振分光片303和偏振分光棱镜中的任意一种。如上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与所述第二光源2均为光纤光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相对于传统照明系统而言,结构更加简单,照明更加均匀,消鬼影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照明系统实施例一的光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照明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只在偏振分光器处画有光路;图3是本技术照明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只在偏振分光器处画有光路;图4a为本技术在眼瞳处的照明弧形光斑仿真效果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在眼底的照明仿真照度分布示意图;图4c为本技术在眼底的照明仿真能量分布示意图;图4d未添加偏振片且光斑聚焦到眼瞳时COMS上的鬼影示意图;图5a未添加偏振片且光斑聚焦到晶状体内时COMS上的鬼影示意图;图5b为添加偏振片且光斑聚焦到晶状体内时时COMS上的消除鬼影后的示意图;图6a为本技术照明系统的像差曲线示意图之一;图6b为本技术照明系统的像差曲线示意图之二;图6c为本技术照明系统的弥散斑点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光源;101为白光LED灯;2为第二光源;201为红外LED灯;3为偏振分光器;301为半反半透镜;302为偏振片;303为第二偏振分光片;4为集光系统;401为第一镜片组;5为分光棱镜;6为接目物镜;601为第二镜片组;7为反射镜;8为场镜;9为第一偏振分光片;10为准直透镜;11为视场光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所述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一种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如图1至图6c所示,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有分束器、准直透镜10、集光系统4、视场光阑11、偏振分光器3、反射镜7、场镜8、第一偏振分光片9、接目物镜6,在所述分束器的左侧设有第一光源1、在所述分束器的上侧设有第二光源2。所述第一光源1可以为白光LED灯101,所述第二光源2可以为红外LED灯201,即所述白光LED灯101和红外LED灯201分别放置如图1分光棱镜5的左侧和上侧并与光轴偏心和倾斜,其中偏心使照明光斑可以位于眼瞳通光口径的边缘,倾斜可以补偿LED配光曲线的限制和主光线入射角非0°引起的不均匀问题,这样照明会更加均匀,白光LED灯101采用闪光灯模式进行拍照,红外LED灯201采用持续照明模式进行实时观测,所述分束器可以为分光棱镜5或者分光片,所述分光棱镜5倾斜设置一定角度,防止光线在棱镜面入射较大,导致反射率高。根据光源位置的不同,分光棱镜5胶合面的镀膜方式也不同,可以是如图1的方式放置LED,即所述第一光源1为白光LED灯101,所述第二光源2为红外LED灯201,所述分光棱镜5胶合面的镀膜对可见光高透,对红外光高反。高透是高透射的简称,高反是高反射的简称。如果所述第一光源1为红外LED灯201,所述第二光源2为白光LED灯101,白光LED灯101采用闪光灯模式进行拍照,红外LED灯201采用持续照明模式进行实时观测,所述分光棱镜5胶合面的镀膜对可见光高反,对红外光高透。所述准直透镜10采用双凸的非球面,准直透镜10的R2面较准直透镜10的R1面更凸。这样有效的是准直了光线,缩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有分束器、准直透镜(10)、集光系统(4)、视场光阑(11)、偏振分光器(3)、反射镜(7)、场镜(8)、第一偏振分光片(9)、接目物镜(6),在所述分束器的左侧设有第一光源(1)、在所述分束器的上侧设有第二光源(2),所述第一偏振分光片(9)的偏振透光轴方向与所述偏振分光器(3)正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有分束器、准直透镜(10)、集光系统(4)、视场光阑(11)、偏振分光器(3)、反射镜(7)、场镜(8)、第一偏振分光片(9)、接目物镜(6),在所述分束器的左侧设有第一光源(1)、在所述分束器的上侧设有第二光源(2),所述第一偏振分光片(9)的偏振透光轴方向与所述偏振分光器(3)正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与光轴偏心和倾斜,所述第二光源(2)与光轴偏心和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器为分光棱镜(5),所述分光棱镜(5)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为白光LED灯(101),所述第二光源(2)为红外LED灯(201),所述分光棱镜(5)胶合面的镀膜对可见光高透,对红外光高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消鬼影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为红外LED灯(201),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穷肖明志张敏刘雨晴李建华全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