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方专利>正文

一种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526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包括上连杆、双向丝杠、上螺母、下螺母、下连杆;下连杆的上端套设在上连杆内部,双向丝杠套设在上连杆内部,双向丝杠的下端与下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杠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与双向丝杠相互啮合的上螺母和下螺母,上连杆的内侧壁上设有3个均匀分布的分隔环,上螺母和下螺母分别位于3个分隔环形成的2个空腔内,上螺母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滑槽,下螺母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上连杆上正对分隔环形成的空腔处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与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该拖把杆可使拖把头实现正反转,可防止单向旋转使棉布条相互挤压而使杂物及垃圾被夹得更紧,便于清理拖把头上的杂物。

A Kind of Rotating Mop Rotary B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actor rod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tation, including an upper connecting rod, a two-way lead screw, an upper nut, a lower nut and a lower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is sleeved inside the upper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wo-way lead screw is sleeved inside the upper connecting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two-way lead screw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the two-way lead screw is sleeved with the two-way lead screw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The upper nut and the lower nut are provided with three uniformly distributed dividing rings on the inner and lateral walls of the upper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nut and the lower nut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in two cavities formed by three dividing rings.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upper nu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ing groove,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lower nu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liding groove. The slider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ute. The mop rod can make the mop head realiz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tation, prevent the one-way rotation from squeezing the cotton sliver each other and make the sundries and garbage clamped tighter,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cleaning of sundries on the mop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把杆,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
技术介绍
旋转拖把区别于传统拖把之处就是能够旋转,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原理,利用一点人力就使拖把像在洗衣机里甩干的效果一样,旋转拖把使用方便,轻巧灵活,做到清洗容易。目前市场上的旋转拖把只能单向旋转,这种单向旋转清洗拖把头的方式在旋转清洗时只能将附在拖把头棉布条末端的杂物及垃圾清洗出来,而在夹在棉布条与棉布条中间的杂物及垃圾会因为拖把头的旋转使棉布条相互挤压而被夹得更紧越不容易清洗出来,往往需要人手取出这样很不方便也极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使拖把头正反转,便于清理拖把头上的杂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包括上连杆、双向丝杠、上螺母、下螺母、下连杆和滑块;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内部为中空管状结构,下连杆的上端套设在上连杆内部,双向丝杠套设在上连杆内部,双向丝杠的下端与下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下连杆的下端连接拖把头;所述双向丝杠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与双向丝杠相互啮合的上螺母和下螺母,且上螺母和下螺母的螺纹方向相反,上连杆的内侧壁上设有3个均匀分布的分隔环,上螺母和下螺母分别位于3个分隔环形成的2个空腔内,上螺母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滑槽,下螺母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上连杆上正对分隔环形成的空腔处设有通孔,通孔正对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通孔内插设有与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数目均为1-10个。进一步,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滑槽的尺寸和第二滑槽的尺寸之和。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的下部开口,第二滑槽的上部开口。进一步,所述分隔环形成的空腔的高度比上螺母的高度高1-3cm,且上螺母和下螺母的尺寸相同。进一步,所述上螺母的外部还套设有与其匹配的上单向轴承,上单向轴承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一滑槽相同的第三滑槽;所述下螺母的外部还套设有与其匹配的下单向轴承,下单向轴承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二滑槽相同的第四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所述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的数目均为1-10个。进一步,所述第三滑槽的下部开口,第四滑槽的上部开口。进一步,还包括内部为中空管状结构的中连杆,所述中连杆与上连杆螺纹连接,所述双向丝杠套设在上连杆和中连杆的内部,所述下连杆套设在中连杆的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利用双向丝杠具有双向螺纹,并在丝杠上套设有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母,从而实现拖把杆的正反旋转。该拖把杆原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很好的实现了拖把头的正反转,防止单向旋转使棉布条相互挤压而使杂物及垃圾被夹得更紧越不容易清洗。(2)本技术所述的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还设有与上连杆螺纹连接的中连杆,方便拆卸,同时方便维修。(3)本技术所述的上螺母和下螺母的外部分别套设有上单向轴承和下单向轴承,可以减少上螺母和下螺母旋转运作时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上单向轴承和上螺母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连杆;2-中连杆;3-双向丝杠;4-上螺母;5-下螺母;6-第一滑槽;7-第二滑槽;8-分隔环;9-下连杆;10-通孔;11-滑块;12-上单向轴承;13-第三滑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包括上连杆1、中连杆2、双向丝杠3、上螺母4、下螺母5、下连杆9和滑块11;所述上连杆1、中连杆2和下连杆9的内部为中空管状结构,中连杆2与上连杆1螺纹连接,双向丝杠3套设在上连杆1和中连杆2的内部,所述下连杆9套设在中连杆2的内部,双向丝杠3的下端与下连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下连杆9的下端连接拖把头;所述双向丝杠3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与双向丝杠3相互啮合的上螺母4和下螺母5,且上螺母4和下螺母5的螺纹方向相反,上连杆1的内侧壁上设有3个均匀分布的分隔环8,上螺母4和下螺母5的尺寸相同,分隔环8形成的空腔的高度比上螺母4的高度高1cm,上螺母4和下螺母5分别位于3个分隔环8形成的2个空腔内,上螺母4的外表面设有8个第一滑槽6,下螺母5的外表面设有8个第二滑槽7,所述上连杆1上正对分隔环8形成的空腔处设有通孔10,通孔10正对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且通孔10的尺寸大于第一滑槽6的尺寸和第二滑槽7的尺寸之和,通孔10内插设有与第一滑槽6或第二滑槽7配合使用的滑块11,所述第一滑槽6的下部开口,第二滑槽7的上部开口。实施例2一种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包括上连杆1、中连杆2、双向丝杠3、上螺母4、下螺母5、下连杆9和滑块11;所述上连杆1、中连杆2和下连杆9的内部为中空管状结构,中连杆2与上连杆1螺纹连接,双向丝杠3套设在上连杆1和中连杆2的内部,所述下连杆9套设在中连杆2的内部,双向丝杠3的下端与下连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下连杆9的下端连接拖把头;所述双向丝杠3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与双向丝杠3相互啮合的上螺母4和下螺母5,且上螺母4和下螺母5的螺纹方向相反,上连杆1的内侧壁上设有3个均匀分布的分隔环8,上螺母4和下螺母5的尺寸相同,分隔环8形成的空腔的高度比上螺母4的高度高1cm,上螺母4和下螺母5分别位于3个分隔环8形成的2个空腔内,上螺母4的外表面设有8个第一滑槽6,下螺母5的外表面设有8个第二滑槽7,上螺母4的外部还套设有与其匹配的上单向轴承12,上单向轴承12的外表面设有8个与第一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杆(1)、双向丝杠(3)、上螺母(4)、下螺母(5)、下连杆(9)和滑块(11);所述上连杆(1)和下连杆(9)的内部为中空管状结构,下连杆(9)的上端套设在上连杆(1)内部,双向丝杠(3)套设在上连杆(1)内部,双向丝杠(3)的下端与下连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杠(3)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与双向丝杠(3)相互啮合的上螺母(4)和下螺母(5),且上螺母(4)和下螺母(5)的螺纹方向相反,上连杆(1)的内侧壁上设有3个均匀分布的分隔环(8),上螺母(4)和下螺母(5)分别位于3个分隔环(8)形成的2个空腔内,上螺母(4)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滑槽(6),下螺母(5)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滑槽(7),所述上连杆(1)上正对分隔环(8)形成的空腔处设有通孔(10),通孔(10)正对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通孔(10)内插设有与第一滑槽(6)或第二滑槽(7)配合使用的滑块(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杆(1)、双向丝杠(3)、上螺母(4)、下螺母(5)、下连杆(9)和滑块(11);所述上连杆(1)和下连杆(9)的内部为中空管状结构,下连杆(9)的上端套设在上连杆(1)内部,双向丝杠(3)套设在上连杆(1)内部,双向丝杠(3)的下端与下连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杠(3)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与双向丝杠(3)相互啮合的上螺母(4)和下螺母(5),且上螺母(4)和下螺母(5)的螺纹方向相反,上连杆(1)的内侧壁上设有3个均匀分布的分隔环(8),上螺母(4)和下螺母(5)分别位于3个分隔环(8)形成的2个空腔内,上螺母(4)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滑槽(6),下螺母(5)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滑槽(7),所述上连杆(1)上正对分隔环(8)形成的空腔处设有通孔(10),通孔(10)正对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通孔(10)内插设有与第一滑槽(6)或第二滑槽(7)配合使用的滑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旋转的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的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滑槽(6)的尺寸和第二滑槽(7)的尺寸之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
申请(专利权)人:王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