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按摩乳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524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按摩乳液,属于外用中药;旨在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用药方便,用于乳腺增生的中药按摩乳液外用中药。本发明专利技术洗液由下列重量份的药材经超微粉碎后与化妆品级乳液基质、化妆品级乳化剂按20:77:3的重量比混配而成:白檀25‑35、八月扎25‑35、猕猴桃根15‑25、鱼腥草15‑25、贵州卷柏7‑13、青皮7‑13、裤带藤7‑13。本发明专利技术按摩乳液可有效增加药物分子的透皮吸收,提高治疗效果;可避免西药激素类药物诸多。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中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按摩乳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外用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按摩乳液。
技术介绍
乳腺增生是常见的女性疾病,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多发于中青年妇女。其基本病理变化为乳腺组织在结构、数量及形态上出现异常,其本质是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而造成乳腺正常结构紊乱。该病可见于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可动、增长缓慢,有胀痛或压痛,质地囊性或呈坚韧感。乳腺增生中医称为“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出见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中医认为,该病始于肝郁而后气瘀痰凝即成块,正邪相争破坏体内阴阳平衡而发病;故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女性乳房包块疾患在临床最大的问题是反复发作、不易治愈;西医通常采用长期服药或实施外科手术方式控制病情。长期服药会扰乱月经规律、破坏性激素平衡、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外科手术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术后疤痕会影响胸部美观、且术后包块的再次复发,更增加患者心理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医疗方案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旨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用药方便的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按摩乳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由下列重量份的药材经超微粉碎后与化妆品级乳液基质、化妆品级乳化剂按20:77:3的重量比混配而成:白檀25-35、八月扎25-35、猕猴桃根15-25、鱼腥草15-25、贵州卷柏7-13、青皮7-13、裤带藤7-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药材优选配比为:白檀30、八月扎30、猕猴桃根20、鱼腥草20、贵州卷柏10、青皮10、裤带藤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化妆品级乳液基质优选W/O型复合乳液或O/W/O型复合乳液;所述化妆品级乳化剂优选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白檀,山矾科白檀Symplocospaniculata(Thunb.)Miq.,以全株入药。味苦、涩,性微寒;归肝、胆经。有清热解毒、调气散结、祛风止痒、消炎软坚之功效;主治乳腺炎、淋巴腺炎,疮疖,等症。八月扎为三叶木通的成熟果实。味微苦,性平;归肝、胃经。有疏肝、理气、散结之功效,主治胸肋疼痛、乳房疼痛、乳腺包块等等症。猕猴桃根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或根皮,味酸、微甘,性凉;归心、肾、肝、脾经,有小毒。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消肿之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痛、瘰疬结核、胃肠道肿瘤及乳腺癌等症。鱼腥草,别名折耳根、猪鼻孔;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微寒,归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淋,痈肿疮毒等症,其药性可以通达人体的上中下三焦。贵州卷柏为卷柏科植物大叶卷柏SelaginellabodineieriHieron.exChrist的全草,味苦、性寒,归肝、肺、肾经。有清热利湿、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肺炎,肾炎,黄疸,跌打损伤等症。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效;主治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等症。裤带藤为中型附生蕨类干燥全草;味辛,性温;入肝、肾经。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中医认为,乳癖是因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所致,应予疏肝解郁、调摄冲任为主法,辅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进行辩治。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按摩乳液根据内病外治、热病冷治、通络止痛、活络散结的中医理论,以白檀、猕猴桃根、鱼腥草、贵州卷柏四味辛凉寒药物为主,对乳癖施行清热泻火散结、疏肝解郁宽中之法,以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辅以八月扎、青皮、裤带藤三味性味温平的药物,实现通经活络、活血行气、止痛。方中诸药合用,共奏调摄冲任、养血和营、活血止痛、清热泻火、消肿散结、疏肝解郁、行气宽中、扶正固本功效之功效,从而实现对人体内分泌环境调节,使乳腺增生组织消散软化而达到治疗目的。本专利技术按摩乳液既可避免西药激素类药物诸多不足之处,又能避免患者遭受外科手术之苦;且具有药价低、施药方便、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不复发等诸多优点。另外,本专利技术根据皮肤对脂溶性小分子药物容易吸收的生理学原理,将对中药材采用超微粉碎技术使细胞破壁,再经脂溶性乳液融合,因此药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以脂溶性分子的形式透过真皮层而进入毛细血管网,从而可有效增加药物分子的透皮吸收,提高治疗效果。以下是采用本专利技术药物对105例女性患者的治疗情况。一般资料:经各种临床物理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症的有47例,乳房肿块52例(伴有乳腺纤维瘤32例,其余20例未经明确诊断),单纯乳房疼痛6例。一、上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如下:乳房疼痛:单侧或双侧均有,多为胀痛或刺痛。疼痛轻重各异,以乳房肿块为疼痛主;重者不可触摸,轻者仅包块或乳头胀痛。疼痛者大部分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少部分与月经周期无关。乳房肿块:单侧或双侧有单个或多个包块,形状多样。小者如0.5~1厘米,大者达3~4厘米。部分患者包块大小有随月经周期变化的特点,月经前增大变硬,行经后缩小变软。手摸包块质地硬度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肿块边界不明显,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乳头溢液:少数患者有乳头自发性溢液,为浅黄色或浅棕色浆液性液体,无明显异味。月经失调:部分患者有经期不规律,痛经,量少,色淡。情志改变:半数以上患者自述有情志不畅或情志变化。二、疗效标准:鉴于目前乳腺增生病已经将乳腺小叶增生症,乳痛症、乳腺腺病、乳腺良性上皮增生病、纤维囊性乳腺病、乳房结构不良症等均归入,成为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为此申请人取乳腺增生病现行的疗效标准作为评定疗效标准。治愈:肿块消失、疼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变软,乳痛消失。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以上、变软,乳痛减轻;或者肿块缩小1∕2以上,乳痛不减轻。无效:肿块不缩小,或有增大、变硬;或者单纯乳痛缓解,但未消失。三、治疗结果:治愈82例(78.1%),显效10例(87.6%),有效7例(94.3%),无效6例。四、典型病例:例1:张女士,38岁,公司职员。双侧乳房包块伴周期性疼痛5年余,B超检查确诊为双侧乳房乳腺小叶增生,肿块2.5×3㎝大小。5年陆续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2003年3月经本专利技术乳液治疗,第六日即感疼痛减轻。连续治疗30多天后复查,肿块缩小为0.5×0.8㎝,感觉疼痛已基本消失。坚持治疗60余天,疼痛、包块消失。观察一年,症状未见复发。例二:刘女士,33岁,个体经商者。左侧乳房2点钟处包块(1.5×2.5㎝)伴经期后疼痛1年有余,B超检查确诊为左侧纤维瘤伴双侧乳房小叶增生。2002年1月起经本专利技术乳液连续治疗60天,包块和疼痛症状全部消失,观察10个月未见复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1)取白檀25g、八月扎35g、猕猴桃根15g、鱼腥草25g、贵州卷柏7g、青皮13g、裤带藤7g混合,超微粉碎,得药物微粉;2)将化妆品级乳液基质、化妆品级乳化剂、药物微粉按20:77: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按摩乳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药材经超微粉碎后与化妆品级乳液基质、化妆品级乳化剂按20:77:3的重量比混配而成:白檀25‑35、八月扎25‑35、猕猴桃根15‑25、鱼腥草15‑25、贵州卷柏7‑13、青皮7‑13、裤带藤7‑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按摩乳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药材经超微粉碎后与化妆品级乳液基质、化妆品级乳化剂按20:77:3的重量比混配而成:白檀25-35、八月扎25-35、猕猴桃根15-25、鱼腥草15-25、贵州卷柏7-13、青皮7-13、裤带藤7-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按摩乳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吉制药贵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