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64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05
本申请提供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区块链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包括:第一区块链节点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向区块链系统上传计算所述加密密文的请求;第二区块链节点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请求;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请求获取所述加密密文;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获取的加密密文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保护区块链数据并提高区块链数据计算处理的效率。

Block Chain Data Protection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a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block chain data protection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block chain technology.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first block chain node homomorphically encrypts the encrypted data and obtains the encrypted ciphertext; the first block chain node uploads the request to calculate the encrypted ciphertext to the block chain system; the second block chain node obtains the request from the block chain system; and the second block chain node obtains the encrypted ciphertext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The chain node calculates the obtained ciphertext and upload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to the block chain system. The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can protect block chain data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lock chain data calculation an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过去20年间,我们见证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然而互联网应用却越来越集中化,资源大多被大型企业所掌控(如Google,Facebook,Twitter等)。为了使用这些应用,用户须将自己的隐私信息交给企业管理,对他们给与完全信任。目前的互联网充斥着身份盗用、垃圾邮件、广告和黑客等等。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技术则提供了构建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应用的基础。区块链底层技术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可信任的分布式网络,所有节点维护一个共享的数据库账本,且所有记录可追溯,不可更改。然而,用区块链去构造一个大型的互联网应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现代的互联网应用往往需要在用户的隐私数据上进行大量的分析和计算。而区块链的公开可追溯可验证属性,导致目前区块链上的数据都是公开可见的(如比特币,所有交易记录均可查),如果用户上传隐私数据到区块链上,那么所有节点都可见。另外区块链也不适合计算繁重的应用,区块链上的计算资源主要用来记录数据库账本的变更、交易验证以及达成共识等,并不适合在大量数据上进行分析。因此,为了能够在区块链上搭建更加现代互联网应用,需要解决区块链数据隐私和计算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保护区块链数据并提高区块链数据计算处理的效率。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包括:第一区块链节点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向区块链系统上传计算所述加密密文的请求;第二区块链节点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请求;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请求获取所述加密密文;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获取的加密密文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包括: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向区块链系统上传计算所述加密密文的请求,以使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其它区块链节点在接收到所述请求时对所述加密密文进行计算。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包括: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第一区块链节点上传的计算加密密文的请求;所述加密密文通过对待加密数据同态加密获得;根据所述请求获取所述加密密文;对获取的加密密文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系统,包括第一区块链节点和第二区块链节点;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用于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向区块链系统上传计算所述加密密文的请求;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用于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请求;根据所述请求获取所述加密密文;对获取的加密密文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第五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装置,包括:加密模块,用于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请求上传模块,用于向区块链系统上传计算所述加密密文的请求,以使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其它区块链节点在接收到所述请求时对所述加密密文进行计算。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第六个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装置,包括:请求获取模块,用于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第一区块链节点上传的计算加密密文的请求;所述加密密文通过对待加密数据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获取所述加密密文;计算模块,用于对获取的加密密文进行计算;上传模块,用于将计算结果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第七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上述的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将得到的加密密文上传到区块链系统中,从而保护了区块链数据的安全;同态加密支持多个运算(加法,乘法)以及计算上的高效率,因此通过引进高效、计算操作类型更加丰富的同态加密,提高了区块链数据计算处理的效率。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所适用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区块链数据保护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区块链数据保护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区块链数据保护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区块链数据保护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区块链节点称为第二区块链节点,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区块链节点称为第一区块链节点。第一区块链节点和第二区块链节点两者都是区块链节点,但其不是同一个区块链节点。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申请提供的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区块链网络、第一区块链节点11和第二区块链节点12,此处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限定区块链节点的具体个数,也不限定区块链节点的类型。区块链节点具体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等及其组合。第一区块链节点11用于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并向区块链系统上传计算请求,第二区块链节点12用于获取请求,对请求中所执行的加密密文进行计算。首先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对本申请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和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包括:S21、第一区块链节点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区块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区块链节点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向区块链系统上传计算所述加密密文的请求;第二区块链节点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请求;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请求获取所述加密密文;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获取的加密密文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区块链节点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向区块链系统上传计算所述加密密文的请求;第二区块链节点从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请求;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请求获取所述加密密文;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对获取的加密密文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上传到所述区块链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包括: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多密钥隐私保护外包计算算法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多密钥隐私保护外包计算算法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包括:第一区块链节点将待加密数据拆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设置的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一随机数的和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数据;通过设置的第二公钥对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二随机数的和进行加密,获得第二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预设的第一解密算法和设置的第一私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一解密算法和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第二解密数据;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预设的第二解密算法和设置的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一解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第三解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二解密算法和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二解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第四解密数据;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第三公钥对第一和值和第二和值的差进行加密,获得所述待加密数据的加密密文;所述第一和值为所述第三解密数据和所述第四解密数据的和,所述第二和值为所述第一随机数和所述第二随机数的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块链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多密钥隐私保护外包计算算法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获得加密密文,包括:第一区块链节点将待加密数据拆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设置的第一公钥分别对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一随机数进行加密,将加密后得到的两个数值相乘,获得第一加密数据;通过设置的第二公钥分别对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二随机数进行加密,将加密后得到的两个数值相乘,获得第二加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公钥对第三随机数与所述第二随机数和所述第一部分乘积的差进行加密,获得第三加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公钥对第四随机数与所述第一随机数和所述第二部分乘积的差进行加密,获得第四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预设的第一解密算法和设置的第一私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一解密算法和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第二解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一解密算法和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第三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第三解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一解密算法和所述第一私钥对所述第四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第四解密数据;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预设的第二解密算法和设置的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和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解密,通过所述第二解密算法和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二解密数据和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将解密后得到的两个数值相乘,获得第五解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二解密算法和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三解密数据和所述第三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第六解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二解密算法和所述第二私钥对所述第四解密数据和所述第四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第七解密数据;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设置的第三公钥分别对所述第五解密数据、所述第六解密数据和所述第七解密数据进行加密,获得第五加密数据、第六加密数据和第七加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三公钥对所述第一随机数和所述第二随机数的乘积进行加密,并计算加密后得到的值的(N-1)次方,获得第八加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三公钥对所述第三随机数进行加密,并计算加密后得到的值的(N-1)次方,获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振南谈扬
申请(专利权)人:区链通网络有限公司袁振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维尔京群岛,V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