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麻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57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麻布,旨在提高仿麻布穿着的舒适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仿麻布,包括若干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包括棉粘混纺纱,所述纬纱为涤纶加捻丝,所述棉粘混纺纱加捻有吸湿透气涤纶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仿麻布,能够有效提高面料吸汗性能,增加穿着的舒适性。

A kind of imitation linen clot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en-like cloth,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wearing comfort of linen-like clot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linen-like cloth includes several warp and weft yarns, the warp yarn includes cotton-viscose blended yarn, the weft yarn is polyester twisted yarn, and the cotton-viscose blended yarn is twisted with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air permeability polyester fiber. The linen imitation cloth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weat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fabric and increase the comfort of w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麻布
本技术属于一种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仿麻布。
技术介绍
现在仿麻布已经应用与很多球鞋制造业和服装产业,成为新的时尚潮流元素,例如新百伦和耐克。大多数的仿棉麻布料是由涤纶纤维织造的。在织物外观上,两者很相像。在手感上,两者差异也不大。但是仿棉麻布料在吸汗性等方面远远不如真棉麻布料,从而影响仿棉麻布料穿着的舒适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麻布,能够有效提高面料吸汗性能,增加穿着的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麻布,包括若干经纱(6)和纬纱,所述经纱(6)包括棉粘混纺纱,所述纬纱为涤纶加捻丝,所述棉粘混纺纱加捻有吸湿透气涤纶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湿透气涤纶纤维提高仿麻布吸湿透气方面的吸能,使本技术加工成的衣物穿着更加舒适,增强穿着者的舒适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棉粘混纺纱为R30S竹节+20DN*2的棉粘混纺纱线,所述纬纱为150D/96F涤纶加捻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R30S竹节+20DN*2的棉粘混纺纱线使得布料具有很好的悬垂感和柔软的手感,增加穿着舒适性能,150D/96F涤纶加捻丝具有粗细适中,使纬纱具有较强抗拉伸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涤纶加捻丝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上浆剂层,所述上浆剂层为羧甲基纤维素层或者聚丙烯酸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涤纶加捻丝通过上浆处理后,使得各种纤维头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从而降低了纤维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效降低了纱线在纺织过程中的断头率,进而有助于提高织布的效率和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纬纱的纬密为23-35梭/cm。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6)的扣幅为200cm,其落布长度为150米/匹,所述经纱(6)和纬纱的总纱数为4500-7000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此方式织得的面料具有更换的表面光洁,触感柔和以及较强的抗拉伸强度等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吸湿透气涤纶纤维为Coolmax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oolMaX纤维为一种高科技吸湿透气涤纶纤维,CoolMaX纤维是四管道纤维材料,CoolMaX纤维具有强大的透气性和良好的湿气控制性,能将人体所产生的过多热量及汗水抽离皮肤,传输到面料表面,从而迅速蒸发,并且能增强穿着者的舒适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棉粘混纺纱加捻有金属导电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导电纤维主要采用复合纺丝法将高浓度的导电微粒局部混入纤维中制取,金属导电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久性,特别是在低湿度下仍具有良好的耐久抗静电性,从而使经纱具有抗静电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棉粘混纺纱内设置有若干银离子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银离子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杀菌性能,这样由含有银离子颗粒的棉粘混纺纱编织成的面料又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并避免细菌在面料内滋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CoolMaX纤维增加透气及吸汗性能,并使汗液快速蒸发,能有效增强穿着者的舒适感;2、通过设置上浆剂层,降低了纤维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效降低了纱线在纺织过程中的断头率,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和速度。3、通过金属导电纤维及银离子颗粒,可以提高本技术抗静电及抗菌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经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棉粘混纺纱;2、涤纶加捻丝;3、吸湿透气涤纶纤维;4、金属导电纤维;5、银离子颗粒;6、经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麻布,包括若干经纱6和纬纱,经纱6和纬纱编织成仿麻布,经纱6包括棉粘混纺纱1,棉粘混纺纱1可以为R30S竹节+20DN*2的棉粘混纺纱线,R30S竹节+20DN*2的棉粘混纺纱线使得布料具有很好的悬垂感和柔软的手感,增加穿着舒适性能;纬纱为涤纶加捻丝2,并且纬纱的纬密为23-35梭/cm,涤纶加捻丝2具体为150D/96F涤纶加捻丝,这样150D/96F涤纶加捻丝具有粗细适中,使纬纱具有较强抗拉伸强度;并且经纱6的扣幅为200cm,其落布长度为150米/匹,经纱6和纬纱的总纱数为4500-7000根。经纱6还包括吸湿透气涤纶纤维3,棉粘混纺纱1与吸湿透气涤纶纤维3加捻在一起,吸湿透气涤纶纤维3具体为Coolmax纤维,CoolMaX纤维为一种高科技吸湿透气涤纶纤维,CoolMaX纤维是四管道纤维材料。CoolMaX纤维具有强大的透气性和良好的湿气控制性,能将人体所产生的过多热量及汗水抽离皮肤,传输到面料表面,从而迅速蒸发,并且能增强穿着者的舒适感。为了降低经线和纬线在纺织过程中的断头率,涤纶加捻丝2在外表面涂覆有一层上浆剂层(图中未示出),上述上浆剂层为羧甲基纤维素层。其中,羧甲基纤维素为织物常用的上浆剂,由此采用上述上浆剂可使得各种纤维头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从而降低了纤维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效降低了纱线在纺织过程中的断头率,进而有助于提高织布的效率和速度。为了提高本技术的防静电及抗菌方面的性能,棉粘混纺纱1还加捻有金属导电纤维4,金属导电纤维4主要采用复合纺丝法将高浓度的导电微粒局部混入纤维中制取,金属导电纤维4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久性,特别是在低湿度下仍具有良好的耐久抗静电性,从而使经纱6具有抗静电性能。并且棉粘混纺纱1内设置有若干银离子颗粒5,在棉粘混纺纱1加工完成后浸入含有银离子颗粒5的溶液中,然后再将棉粘混纺纱1取出并烘干,从而使银离子颗粒5存留于棉粘混纺纱1;银离子颗粒5具有良好的抗菌、杀菌性能,这样由含有银离子颗粒5的棉粘混纺纱1编织成的面料又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并避免细菌在面料内滋生。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麻布,包括若干经纱(6)和纬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6)包括棉粘混纺纱(1),所述纬纱为涤纶加捻丝(2),所述棉粘混纺纱(1)加捻有吸湿透气涤纶纤维(3),所述棉粘混纺纱(1)为R30S竹节+20DN*2的棉粘混纺纱线,所述纬纱为150D/96F涤纶加捻丝,所述涤纶加捻丝(2)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上浆剂层,所述上浆剂层为羧甲基纤维素层或者聚丙烯酸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麻布,包括若干经纱(6)和纬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6)包括棉粘混纺纱(1),所述纬纱为涤纶加捻丝(2),所述棉粘混纺纱(1)加捻有吸湿透气涤纶纤维(3),所述棉粘混纺纱(1)为R30S竹节+20DN*2的棉粘混纺纱线,所述纬纱为150D/96F涤纶加捻丝,所述涤纶加捻丝(2)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上浆剂层,所述上浆剂层为羧甲基纤维素层或者聚丙烯酸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麻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的纬密为23-35梭/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如裕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